APP下载

中式教育出国记
——西方教育向东看

2018-05-11屈一平

人民周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民选数学教师英国

本刊记者 屈一平

中国过去100多年来,向西方学习要做好学生,今天,我们要学做好先生。

2018年3月,中国的乘法表测试,正式进入英国小学课堂。来自近300所英国小学的约7000名4年级学生参与该测试,之后将于2020年在全英国强制推行。

对于消费6镑抵死拒绝收11找5,非要收10找4个钢镚儿的国外收银员这一场景,相信出国的小伙伴们大都见怪不怪了,真心替他们从小的数学教育捉急。

今天,这一现状终于要被中国人改变了,中国的数学教育正在逐一叩开世界之门。

乘法表走进英国课堂的背后,是推进近十年的上海“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这是第一个与发达国家间的教师互派项目。上海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上海TALIS项目负责人张民选接受本刊采访,表示其对中国基础教育“走出去”意义重大,该项目的实施对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提升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深远。

前不久,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访华期间促成中英两国教育合作项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一系列教育合作项目总价值高达5.5亿英镑(约合47.9亿元人民币),其中就包括双方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延长至2020年。

记者发现,中英两国的教育合作开始于30年前,当时中方是文化输入方。1987年,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国朗文集团合作,将朗文教材引入中国。30年后,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中国实现了教材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变。

“上海模式”渊源

九年前,上海中学生在国际赛事上的一次亮相令西方国家震惊!

2009年4月,上海152所学校的5115名学生首次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考试(PISA)获得第一名,击败了来自包括英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的竞争对手,且数学平均分和优秀率远高于英国,这样的成绩令全球教育工作者震惊。

PISA是一项由“发达国家俱乐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主要对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评估,测试学生们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2013年12月,经合组织公布了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2012年PISA测试结果,上海学生在三个科目中均排名第一。不少国家纷纷掀起学习上海基础教育经验热潮。

这一结果立即引起国内外教育界及媒体的广泛关注。欧美多家媒体惊呼“意外”,并追踪分析上海及亚洲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比本国学生在测评中的表现,美国联邦教育部部长阿尔尼·邓肯表示,这是一个“警醒”。

“测试15周岁男女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的基本素养是衡量一个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指标之一。”上海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张民选告诉记者。

2014年2月,时任英国教育部国务大臣伊丽莎白·特拉斯(Elizabeth Truss)访华期间专门观摩了上海小学阶段数学教学。随后邀请中国教师70个人示范教学。英方完全出资。

“这是历史性的,英国首次出资向发展中国家学习教育。”张民选表示,上海对此积极回应,并在教育部指导下与英方开展了具体沟通。

近年来,已有文献报道ZIF-8 MMM应用于气体分离领域,但在超滤膜领域却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本文通过制备纳米尺寸的ZIF-8并与PVDF材料制备了高性能混合基质超滤膜,通过实验考察了ZIF-8对PVDF超滤膜的影响,同时深入研究不同粒径的ZIF-8对所制备的MMM的不同改性效果并且探究其机理。

2016,特蕾莎·梅当选英国首相,再度推动了中英数学教师交流的项目进一步发展。英国教育部2016年7月宣布,英国将在未来4年投入4100万英镑,在8000所小学推广“上海模式”。

“英国破天荒的花巨资来中国接受培训。”张民选激动地看到英国专门成立数学研究中心,研究中国数学教育。

2016年12月,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四次会议期间,双方签署了第二轮《关于数学教师交流的谅解备忘录》。根据上述协议,双方共互派数学教师540人次。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评价该项目是“中英两国文化教育交流的典范”。

英国小学生捧起中国课本

英国近年来的数学教育问题颇让政府头疼,据其官方2013年的一项统计结果显示,由于民众并不理想的数学水平给英国带来的经济损失占该国GDP的1.3%,约合200亿英镑。

2014年,中英两国启动数学老师交流项目。英国《卫报》等媒体评论,英国老师对乘法表感到震惊,中国老师把“数学的艺术”带进英国课堂。

英国媒体认为,中国教师让学生反复学习相同的知识点,并随着课程的推进逐渐提升学生的水平,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纠正学生的错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跟上课程进度。这就是“上海精通式教学法”。它是一套系统性课程安排,旨在让学生对基础性数学概念有深刻认识和清晰理解。

“中英基础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基础教育比较重视“双基”,而欧美国家过分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兴趣爱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在回答记者关于中英数学教育差异时,张民选告诉记者。

2014年,英国教育部选派72名小学数学教师到上海考察学习。在上海30所小学学习考察结束后,英国教师进行了专门的讨论总结,张民选将此次讨论写作成《英国教师眼中的中国数学教育秘密》一文,在文中,张民选指出,上海数学教育的几大优势:包括中国教师普遍认为,每个孩子不仅都应该学好基础性的数学,每个孩子也都有能力学好基础数学的相信和期望;中国教师专业性较强,在职进修的机会,更强调“集体分享”;同时,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数学教学方法和信念有价值, “乘法口诀表”、“珠算”和“心算”,都令他们震惊。

图 / 2017年11月14日,上海市徐汇区汇师小学教师顾蓉婷在曼彻斯特Alexandra Park Primary School,“分数的大小比较”课堂给学生教学。

从追兵到标兵的转折

每个好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好老师。

2017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39届全体大会在巴黎总部以“无辩论”通过的方式,批准在中国上海设立“教师教育中心”,这是迄今落户上海的首家联合国二类机构,其目标明确为“成为教师教育领域的服务提供者、标准制定者、研究与资源管理中心”。

“中国过去100多年来,向西方学习要做好学生,今天,我们要学做好先生。”教师教育中心申办筹建工作小组负责人、上海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张民选表示,中国的优质的教师教育体系正在赢得国际认同。中国有条件也有能力在这教师教育方面从“追兵”变“标兵”。 “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增强我们在教师教育上面的国际发言权”

教育自信彰显文化软实力,也成就了中国教育从“好学生”的“追兵”到“好先生”的“标兵”转变——早在2015年,中国的《一课一练》数学分册就已被翻译成英文,迄今已被400余所英国学校采用。中国基础教育的辐射力早已不止于英伦三岛。美国、芬兰和南非等许多国家,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不少国际组织,也都来过中国“取经”。

不过,中式教育走出国门,是机遇更是挑战。

“刚刚开始,万里长征第一步。”张民选冷静分析,首先,中国要有自己的优势,第二你要找到优势所在,第三,有了优势你要怎样讲给外国人听?跨文化的教师教育存在很多差异性。

值得一提的是,中式教育“出海”,走的是取长补短的双赢路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也在汲取西方经验,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权。

“我们也有反思,过多时间用在基础知识上,应该多让一些时间出来,让孩子们发展自己的个性。”张民选补充,借鉴不同教育理念,对中英数学教师共同成长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真正实现互利共赢。

猜你喜欢

民选数学教师英国
英国的环保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英国圣诞节
真真假假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
台湾县市长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