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实在是“高”

2018-05-09陈为强

湖南教育·C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三角尺大屏幕直角

陈为强

【课前思考】

“上课时,老师介绍的人字梁,你见过吗?”“没有。”“怎么躺着也是高?”“是呀,斜着也是高……”教室走廊上几位学生的谈话惊醒了我这个梦中人。对三角形高和底的认识,教材是先通过量人字梁的高,引导学生初步联系现实生活感知三角形的高,然后通过图示介绍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义,建立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但是现在的学生对人字梁并不熟悉,何谈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说的“躺着也是高”“斜着也是高”明显是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如人的身高、大树的高、建筑物的高等都是垂直于水平地面的,而三角形的高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此高非彼高,如何帮助学生消除生活经验的影响,顺利掌握知识呢?我通过重新寻找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进行了以下的教学。

【教学片段】

一、联系生活引入課题

师:谁能向大家介绍你的身高?

生1:我的身高是130厘米。

生2:我的身高是1.25米。

……

师:高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高度,物体都有高度的,如身高、树高、教学楼的高度。

师:这些物体的高度都指的是什么呢?

生3: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

生4:是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师:垂直距离说得真好。请拿出三角尺,你能找到三角尺的高吗?

二、操作感知,提炼深化

1.从实物中感受三角形的高

师:请找一找并用手摸一摸,再拿出尺子量一量。(学生活动)谁来汇报一下你测量的结果?

生5:我的三角尺的高是8厘米。

生6:我的三角尺的高是8.5厘米。

……

师:都是三角尺,高怎么会不一样?

生7:因为放的方式不一样,有的是横着放,有的是竖着放。

生8:三角尺的大小不同,它的高就不同。

……

2.从图形中理解三角形的高

师: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出示图1)谁来指一指它们各自的高,并用数学语言介绍一下你对三角形高的理解呢?

生9:从最高点到底边的垂直线段。这个最高点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

师:说得真好。谁再来说说怎么作三角形的高呢?

生10: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底边作垂直线段。

师:这条垂直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个顶点的对边,就是你们说的底边叫做这条高对应的底。请在你的作业纸上标上底和对应的高。你又有什么发现吗?

生11:如果把一条直角边当做底,那么另一条直角边就是高。

师:你的发现真不错,(大屏幕上的直角三角形旋转,如图2)谁来指一指它的高?(生指)(大屏幕上的直角三角形再次旋转,如图3)谁来指一指它的高?(生指,如图4所示)怎么“斜着”“躺着”也是高呀?

生12:因为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所以是三角形的高。

生13:不论直角三角形怎么放,一条直角边是底,另一条直角边就是高。

……

师:再请看(大屏幕上的直角三角形再次旋转,如图5)底还是直角边吗?(生:不是)高还是直角边吗?

生14:不是,是上边的那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

师:你们会画这个三角形的高吗?请拿出作业纸画出三角形的高。请注意画高要用虚线,画好后要标上垂直符号,并写上“高”。

生作图后汇报展示。

师:(大屏幕上的直角三角形再次旋转,如图6)再画出它的高。

生画高,教师巡视。

师:现在你会作三角形的高了吗?请作出下面每个三角形(如图7)底边上的高……

【课后反思】

一、“高”是高。

人字梁对于我们成人来说是尘封在记忆深处的东西,何况孩子呢?他们没有见过,不熟悉,借助人字梁认识高无法达成教学目标。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借助学生熟悉的素材,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身高,接着说说高表示的意思。然后认识三角形的高,紧紧抓住三角形的高和一般物体的高之间的联系,把一般物体的高度作为理解三角形的高的经验基础,让学生感受到三角形的高就是自己认识的高,两者本质相同,自然也就非常容易地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二、“高”不是高。

当学生认同了直角三角形的高以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将直角三角形旋转,学生感受到“斜着”也是高。而再次旋转直角三角形,学生感受到“躺着”也是高。在不断变换中,学生打破了已有经验中对高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认识到不论直角三角形怎么摆放,一条直角边是底,另一条直角边就是高。通过特殊的三角形(即直角三角形)的变换,学生感受到三角形的高又不是自己所认识的生活中的高,两者有区别,此高非彼高。

三、“高”还是高。

当学生的认识提升到此高非彼高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再次旋转直角三角形,把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当做底(此时的底和地面平行),让学生自己找高。有了这么多次的变换,学生很自然地从数学的角度解释什么是高,又应该怎样画高。经历了这么多的活动,学生已经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即使出现多种变式的三角形,学生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高还是高,从而在看到非标准图形中依然能产生正确的形象识别感。此时学生才真正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三角形的高。

(本文系江苏省“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构建小学数学情理相融课堂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2016/02/06)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三角尺大屏幕直角
任务驱动学习:跟着三角尺学角的认识
宁夏
三角尺上为何留孔
日本公布新年号:令和
三角尺上为何留孔
浅谈LED大屏幕在县级春晚中的应用
神奇的三角尺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单元自测题
“凹槽形”相似图形的应用
巧摆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