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分析

2018-05-08刘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4期
关键词:层次性科学性兴趣

刘杰

【摘要】课堂提问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当然,提问并不是“问问题”这样简单。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全面完善提问的策略,利用有效的提问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从三个方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展开分析,望给广大教师带来借鉴意义。

【关键词】科学性;兴趣;层次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113-02

古语有云:“学贵有疑。”数学课堂上引发学生思考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进而教师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传统的课堂提问方式已然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师需要加强提问环节的设计,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们思考、探究并解决问题。这样一来,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

一、保证问题的科学性,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数学课堂离不开“问题”,同样,进行课堂提问的核心也是“问题”,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问题,那么,教师将很难保证提问教学的顺利开展,课堂提问的效率也会大大降低。因此,教师必须要保证问题的质量,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才能保证提问方向不会出现大的偏差。针对设计有效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教师要全面地了解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设计问题;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并结合教学内容在学生们易混知识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们分析思考,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讲解“分数乘法”这部分内容时,这部分的重难点知识是:1.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2.理解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明确这些后,教师可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思考问题来引导学生们思考探究,帮助学生们掌握知识,突破重难点。

此外,为进一步增强提问的有效性,基于这两个方面,教师可以设计具有密切关系的“问题串”,利用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發散他们的思维,使其在思考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把握数学的规律。

二、丰富提问的手段,激发学生回答的兴趣

设计了科学合理的问题为提问教学奠定了基础。接下来,教师需要思考如何采用有效的提问手段来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提问教学不是“问问题”教学,传统的“一问一答”式的提问方式,学生一直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回答的积极性低,学习效率也受到了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创新提问的手段,利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来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回答中,当学生们处于一个主动的状态中,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才会更高。

比如在讲解“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讲一个守株待兔的故事,利用故事情境引导学生们思考“农夫天天等兔子,可能会有什么结果”这个问题,让学生们初步体会事件的可能性,以此来引出新课。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创设情境,组织学生们进行“抛硬币”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同时,教师在进行抛硬币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们仔细观察并记录结果,结合数据阐述自己的观点,以此来帮助学生们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当然,要想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必须要进行有效的提问,让学生们在愉悦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由此可见,提问教学的方式并不仅仅是“枯燥地问问题”,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利用更为多元化、趣味性的元素融入到提问教学中,创新提问的手段。这样,课堂提问才能点燃学生回答的欲望,激发他们的兴趣。

三、提问要有层次性,提高教学的效率

课堂提问要有层次性才能更高效。教师的课堂提问缺乏层次性主要体现没有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提问,通常都是想到什么就问什么,问题难度跨度太大,导致很多学生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这也打击了学生回答的积极性。其次,很多教师没有把握提问的节奏,整个提问的过程过于松散,缺乏逻辑性。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提问教学的效率。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设计难度合适的问题,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还要选取合适的时机进行提问,让提问推动教学活动更有逻辑的开展。比如在讲解圆柱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进行复习提问,让学生们回忆圆的半径和直径的概念,思考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由于这些内容学生们都比较熟悉,问题也相对简单,进而可以有效地引出新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们建立学习的信心,起到一个预热的效果。然后,教师可以具有层次性的问题,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探究圆柱的特征,让他们整体感知圆柱,认识圆柱的表面和圆柱的高。接下来,教师可以出示圆柱侧面展开图,引导学生们探究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最后,教师可以设计思考问题: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图形?并让学生们进行交流讨论,让他们进一步体会圆柱的特征,真正能够看懂圆柱的平面图。在这个提问过程中,问题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学生们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圆柱的特征,还能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实现了全面的提高。由此可见,只有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教学活动才能有条不紊的开展,教学效率才会事半功倍。

总之,课堂提问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提问看似简单,实则很多问题都需要能够教师意识到。广大教师需要从细节入手,真正完善提问的方式,为学生们构建智慧、高效的数学课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索[J].樊颖.新课程导学2014年23期.

[2]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生活味”[J].钟旻芬.新课程(小学)2014年08期.

[3]拥有一个真实的小学数学课堂[J].杨竞.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年20期.

猜你喜欢

层次性科学性兴趣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学校
多元表征:促进儿童数学思维发展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练习”
注重职校学生职业素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
关于青少年科幻画创作辅导的几点思考
浅谈新时期群文辅导工作的特征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