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伴互助学习在教学中的运用

2018-05-08朱燕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4期
关键词:同伴互助运用意义

【摘要】同伴互助学习是学生两人结对、几个一组,在教师组织与指导下通过共同的学习提问、相互指导、相互检验等来达到获得知识、共同进步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它包括课前、课间、课后各个时期分别进行互帮互助、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同伴互助;运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168-01

一、同伴互助学习,方法

(一)开设竞赛,以竞赛促互助。利用青少年上进、好胜的心理,组织学生进行竞赛,以激发学生外在的好胜心,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竞赛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问题中巩固知识,不但培养了他们向同伴学习的信心,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向困难挑战的精神。

(二)游戏活动,引发冲突求互助。由于学生注意力的持久性较短,恰当地组织好学生游戏活动,让学习内容融入有趣的游戏中,可吸引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在游戏中设置有争议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挑战欲更强。

(三)构建润泽的学习空间

1.科学、合理的分组:根据需要组织不同规模与人数的互助组;分组原基本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进行;

2.座位的安排:依据学生的性别、性格、成绩等排座,尽量使班级内布局匀称。

二、同伴互助学习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课前合作进行预习检验。课前的预习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一环,同伴互助可以在预习新知识时进行运用。同伴互助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参与、互帮互助的任务式学习活动。课前的同伴互助活动以预习课文为主要目标。任务也包括:查阅词典明确生字音义、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熟悉课文内容等常规准备,也可以是思考问题和提出质疑等深层次的预习。与一般的课前预习不同的是,教师经常要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

(二)课堂同伴合作进行学习。在原有预习检验基础上,借鉴新的教学模式,找到有机的融合点,也就是在适当的环节上,使用同伴互助,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和教学目标的反馈矫正为主要的内容。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同伴互助解决,互助方式小组内解决疑难问题,最后的问题由全班同学一起研究解决。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成员的发言代表整个小组的意见。通过反馈矫正了解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使全班学生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小组互助学习(合作研讨交流释疑)。对于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先找同伴解決。互助方式一般采用“2—6—n”的方式,即先“一对一”讨论,再有问题则在“六人小组”讨论,最后的问题“全班”一起研究解决。1.小组内交流。课堂上,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就参与交流,交流无实效。有些问题能独立解决的,就自己解决;可以两人解决的,就两人解决,能在小组内解决的不在班上解决。建立一个“1—2—6—n”的合作交流秩序。对小组内交流的要求是:1)小组互助检查,解决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2)小组互助学习,解决预习中提高性的问。3)小组交流研讨,探索预习中发展性的问题。4)小组对需要展示的问题分工与合作。5)对一些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在班内展示交流,集体解决。6)互助学习中①每个学生必须做到六行并举,即“听、读、思、问、议、评”,亦即“真听、实读、勤思、善问、能议、敢评”。②掌握和推行练习的基本方式:提问、对话、复述、争辩、阅读、默写、摘抄、作业、实验、设计、小结、表演、游戏等。③重视动手习惯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随堂笔记、随堂练习、黑板板书及课后作业等解决“眼高手低”的问题。2.课堂展示。1)确定需要展示的问题。2)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展示的问题3)学生分组将需要展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同时展示),其他同学交流,对展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不同的方法、思路也展示出来。4)学生讲述、解释课堂展示的问题。明确课堂展示的问题。5)教师(或学生)适时将问题发展、提高。6)归纳得出结论和方法。即形成观点、形成能力。7)教师强调、落实。8)课堂问题变形与训练。3.课堂小结。课堂教学的小结是一节课的总结与提升,是保证教学效益的重要环节。课堂反馈矫正中,在自主学习、合作互助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班内交流展示。学生通过展示使成果共享,使错误显现,使思维碰撞,使思想升华。

如:我让学生在课堂中同伴互评作文,我发给每一个学生一篇作文,给学生提供一个作文评估表,评估内容包含:内容结构方面(思想观点是否正确、中心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切题、详略是否得当),文字方面(用词是否恰当、语句是否通畅、意思表达是否清楚),技术细节方面(格式是否适当、时态人称选择、句子结构、动词形式搭配、标点符合是否存在错误等),引领学生分析例文,分析后共同探讨该文的优缺点。邀请每小组分享他们的评语,同时划分评阅小组,组织学生进行同伴互助评阅,每组由4-5人组成,每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同伴互评监督和作业分发工作,经过几次集体作文评阅培训,学生基本掌握了评改作文的要求和方法学生也能提出更多建设性修改意见,反馈的内容也开始关注高层次问题,如观点如何展开,文章结构应怎么样,对于评论的文章,主要由朗读、评论、讨论、和给出修改意见几个环节组成。

(三)课外合作复习、批改作业、交流阅读作品等。课后复习可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不论是对字、词、句、课文等,都应该经常复习,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在同伴之间进行合作复习,可以互相讲解一下自己从本课中学得的知识点以及学完本课的感受,在轻松的交流中对知识进行总结、查缺补漏,完善知识结构。教师还可以将部分作业的答案,写在黑板或者打印出来,交由结对小组互批互改,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达到互相提醒的目的。至于作文,也可以将其中小部分试行由结对小组的学生根据评分标准,客观、公正对同学的作文进行评改,然后写出评语。学生互评作文,可以取长补短,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总结

“同伴互助”活动中,大家都积极主动地钻研教材、探索教学方法,我们从中受益良多。“伴”是集体的智慧;“助”是集体的精神。在这学期“同伴互助组”的活动中,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真谛,只有在集体智慧的帮助下,老师们才能更快地成长。在今后,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共同探索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开展课程改革等方面的研究,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邵清娟.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2014(16):46.

[2]王淑华.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成才之路,2013(17):84-85.

作者简介:朱燕平,女,本科,1975.2,广东三水,职称: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同伴互助运用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同伴互助学习在英语诵读中的应用研究
同伴互助英语课堂观察研究
“同伴互助”学习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