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势利导,全面开花

2018-05-08钟连英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4期
关键词:学生评价小学六年级

钟连英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六年级数学教学占据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提高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措施,具体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做好學生评价工作、改良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对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论证,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学生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167-01

前言

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均关心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因为六年级是学生在小学学习的最后阶段,也是检验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关键时期。结合数学教学经验,教师应采取富有成效的教学措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构建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故而,教师们应肩负提升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义务及责任。

一、三方面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

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授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具有严谨性,其学习习惯的养成可着手于三个方面:其一,课前预习阶段。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提出解题思路等的预习习惯,使其带着问题听课,并在听课中启发思维。其二,课上学习阶段。数学教师应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可引导学生提出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师生一起讨论解题思路,不断得出有效的解题方法,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可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三,课后复习阶段。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及时复习,可为学生组建学习小组,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督促,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讨论问题,促进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帮助所有学生提升知识水平。

二、加强引导,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学中有一个“动机原则”,是由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即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动机才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源泉,并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而言,教师可在数学课堂开展动手操作的教学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在“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讲授中,教师可提供两组教学模具,每一组圆柱及圆锥均是等底等高,引导学生运用圆锥向圆柱中装沙子。在实验中,学生可发现,圆锥中的沙子装入圆柱中的结果共有三种情况:其一是三次装不满;其二是三次刚好装满;其三是三次装不完。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两组圆柱及圆锥的底、高等进行探究,其后详细讲述,使其明确圆柱和圆锥体积的内在原理[1]。这种课堂实验极具趣味性,可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其内在的学习动力。

三、随机复习,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总复习是难点之一,此时学生知识点遗忘较多,其系统的知识体系亟需构建,否则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水平。针对复习问题,许多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复习,辅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的方法可行。如此,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升了数学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关于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编者在新知识的巩固练习中编排了旧知识内容。例如,在分数四则运算章节,旧知识的复习内容体现在平均数应用题、常见数量关系等。以此为依据,教师应注重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解答过程,运用“知识串联”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并针对常见的知识遗漏点具体分析,以有效缓冲总复习的教学及课业压力,使学生逐渐明确并稳定知识结构,为今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辅导,做好学生评价工作

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多层次的知识点教学。具体而言,在课堂授课时,数学教师要了解中下游学生对难易知识点的接受能力,对知识的讲授要做到简单易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进步的教学空间。故而,数学教师应综合考虑备课内容,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关于学生辅导,教师尤其要注重对学困生的辅导工作,除课堂上针对性地提问及练习,还要对其进行课外辅导。在课外辅导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使其明确参与补习的学习目的,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从而增益补习效果。此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并结合心理学知识掌握评价技巧。具体而言,合理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信心及热情均有极大帮助,这应对了小学生强烈的虚荣心理,他们喜欢自我表现,期待得到教师的表扬[2]。因此,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把握小学生心理,可建全数学学习小组评比、阶段性测试竞赛等一系列的激励机制,做好学生的评价工作,提升其数学学习思维、习惯等方面的能力。

五、改良教学方法,拓展教学手段

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日常及常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为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除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外,也应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同一道应用题,教师可运用多种思路解答,引导学生在解答方案中选择最为简捷的解题思路,使学生在解题方法的比较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种训练可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加灵活,增益其数学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教师要拓展数学教学手段,如践行多媒体课堂教学。具体而言,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自主学习、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逐渐增强,教师可因势利导,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例如,在讲授“圆的面积”时,数学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针对圆面积的计算问题,多媒体可通过flash动画演示圆的分割及拼摆过程,将之转化为学生们已经学习过的图形,如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并得出该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此时,数学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圆形学具模仿此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等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理念,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六、结论

综上所述,因势利导,全面开花—探究如何提高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措施应结合教学实践。本文具体分析了以课前、课上、课后三个阶段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措施,并结合动机原则、知识串联等,对学生学习兴趣、知识结构等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在教学中复习、注重课后辅导、践行多媒体教学等具体措施。因此,关于提高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其措施应参考以上方面。

参考文献

[1]田国武.联系生活讲数学,激发兴趣爱数学——提高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7(05):253.

[2]王小琴.提高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6(03):267.

猜你喜欢

学生评价小学六年级
中小学“减负”的悖论与教材改革
浅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开展
浅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对策分析
如何提高小学六年级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途径
小学英语课堂中对学生评价的改革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促进班级管理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