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新思考

2018-05-08王焱刚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4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摘要】物理作为中学最重要的课程之一,需要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引起相应的重视。当前物理课程教学的理论性过强,教学过程中缺乏德育教育的理念。因此在中学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对物理教学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能够有效解决学科教学中的思想缺失情况。

【关键词】物理教学;德育教育;思想;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138-02

前言

在中学现代化教育观念的前提下,各个学校都开始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而中学物理作为理论性与逻辑性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但从物理学科的发展历史来看,其中又存在着大量可供挖掘的德育教育素材。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能够构建起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和思想价值观。

一、智育与德育教育结合的途径

当前大多数中学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只注重对物理理论知识的传达,忽视智育与德育之间存在的关联。由于物理学科存在着大量的公式和理论,而且物理实验流程过于抽象化,这就造成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困难。如何将抽象化的物理知识进行具象表达,成为物理教学关注的主要问题。而德育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其能够将抽象理论进行具象化的解释,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应的学科知识。例如:对于“光反射定律”的物理实验,主要包括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等内容。而由于学生不了解名词的具体涵义,常常会将入射角、反射角的关系搞混。这时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公交车概念,首先要从前门(入门)进去然后从后门(出门)出去,进去的人数和出去的人数相等,来解释入射角、反射角存在的等量关系。德育与智育教育的有效结合,能够启迪学生的想象思维,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而且德育与智育教育的结合,还可以帮助学生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

二、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实践

1.实事求是观念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物理作为理论与实验结合的自然科学,需要通过大量实验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因此在物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要以实事求是学习理念进行课题的猜想与验证。物理课程的学习与探索,要经历发现问题、假设与实验、找出规律和总结升华等阶段。因此教师要引入德育教育的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引导,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法拉弟、伽利略等科学家故事,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事求是。例如: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受到奥斯特“电流磁效应”的影响,开始研究“磁生电”。自1821-1831年,法拉第做了无数次的磁生电实验都失败了,但他坚信从反向思考问题的方法非常正确。最终法拉第设计出一种新的实验,他把一块条形磁铁插入缠着导线的空心圆筒,结果导线两端连接的电流计上,发生了指针的微弱转动,这就是磁生电发现的诞生过程。从这一故事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明白坚持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才能理解物理的原理与规律,才能真正在物理学科方面有所建树。

2.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物理学科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形态,不论是宏观宇宙还是微观粒子,都有着统一与对立的发展关系。因此在物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念,进行相应物理现象的解释。辩证唯物主义将整个世界连为一个整体,世界中所有事物都可以“一分为二”的看待。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其存在着和谐统一与互相对立的关系。例如:在质能关系E=mc?的学习中,可以使用物质守恒的观念,进行质量和能量之间关系的解释。狭义相对论中对其作出了如下解释,在微观世界中的细小粒子,其不但存在着本身的质量m0,还存在加速的动质量mk。在真空中速度达到光速c时,粒子将会释放出巨大能量,这就是质量与能量的转換关系。从这一质能关系关系式的解释中,可以看到其中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质量转换为能量的过程,也就是物质世界事物的转移过程,世界中只要有物质存在,这一变化与转移就不会结束。因此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德育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感性与理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思想道德的协调发展。

3.科学意识与爱国思想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物理作为研究事物运动本质的重要学科,其存在非常严谨的科学推理过程。但同时物理又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主要学科,其在发展过程中留下很多关于国家民族的故事。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物理教学中,需要引用一些爱国爱家的故事,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发展史。还可以向学生讲述“两弹一星”邓稼先的故事。在艰苦环境条件下,邓稼先进行了种子运输、爆发轰物理、状态方程和流体力学等科学理论的研究,为我国科学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这些感人的科技发展故事,能够在学生心中埋下爱国爱家的种子,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想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科学观和世界观。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将物理理论与教育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引导学生理解物理学习的现实意义。教师要在讲解物理课本知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分析事物的运行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科学学习态度与辩证的思想观念。因此只有将物理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效结合,才能推动科学理论的具象化,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赵吉红.如何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J].中国校外教育.2016(33).

[2]钱储.中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2017(11).

[3]薛迎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效引领高中生思想道德建设[J].学苑教育.2016(24).

[4]陶雨君.互联网+时代中学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文理导航(下旬).2017(01).

作者简介:王焱刚(1965-)男,汉族,四川省泸州市人,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物理教学。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