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

2018-05-08阚梓维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4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小学数学

阚梓维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推崇,通过小组合作的教學模式让每个小学生都能够发挥出自己的能力,进而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也让学生在合作中享受到乐趣,进而认识的合作的重要性,也懂得了如果想要更好的去完成一件事离不开合作的力量。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真正的将它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对小学生带来的益处,进而才能促进小学生数学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121-01

当代的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的是对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素质教育已经变得常态化。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比较注重学生们的感受,在以学生为主的小学数学课堂中,通过让小学生进行合作,让学生们相互帮助,彼此互补,并增加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进而促进学生们之间情感的培养和知识的交流,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瞬间变得生动活泛起来,让学生们体验一种不一样的学习旅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相当于载我们旅行的汽车,它能够让我们快速且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因此,这辆“汽车”让我们在这段旅程中收获到了更多更精彩的数学知识。

一、合理地对小学生进行分组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数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注重对小学生进行分组的合理性。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分组的时候,只是非常随意地让学生们与自己的同桌之间或者是前后桌同学之间进行讨论问题,然而这并不能有效地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积极性,而且也展示不出来学生们所拥有的各方面能力,进而导致分组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所以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合理地对小学生进行分组,要综合考虑学生们的能力和特点,让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存在的价值,尽可能地发挥出自己的特长,进而增加小学生们的自信心,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数学应用题的时候,由于应用题是非常锻炼学生的逻辑性思维的,因此教师在讲课时,首先要对学生们有足够的了解,熟悉每名学生的特点,其次,在分组的过程中要保证每个小组都能有逻辑思维比较强的学生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这样一来在探讨的过程中就可以让逻辑思维强的学生带动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习,引领他们的思维方式,进而促进共同进步。

二、在课堂中要适时地引导小学生参与讨论打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热情会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很多惊喜,同时也能让课堂的学习氛围上升到最高点,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小学生数学成绩的进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们去进行分组讨论,通过有效的提出某个问题,来引起小学生的兴趣,进而让其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展示自己想法的同时也要汲取他人的优点和正确的思维方式,进而形成互补的状态,一方面让学生们感受到合作的重要,另一方面也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点加深了印象。例如:当小学数学教师在讲授加减乘除运算法则知识点的时候,为了让小学生们能够熟练的掌握和有效的运用,给小学生出题:3+5*4*(6-1)=?,首先数学教师把小学生进行合理地分组,并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其次,通过讨论不仅让数学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了,也让学生们加深了对加减乘除用法的掌握,使学生充分理解了什么样的形式是乘除在前,加减在后,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运算。最后,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先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小组中成员的观点不一致,可深入进行探讨,重新捋顺思路,不要被其他观点所影响,如若实在找不出问题的源头,同时也可询问数学教师,与数学教师进行讨论,进而发现自己在什么地方的想法有出入,也让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更近一步,有利于教师更好的进行数学的教学。

三、引导小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去解答问题

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能够快速地帮助小学生们获得解题的多种运算方式,由于每个小学生的思维模式都有不同,对数学题思考的方向也会不同,但是无论是怎么思考和操作,只要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那么这就是成功的方向,就比如说A和B走的道路不通,但是他们最后的结果都是走到了终点站。因此,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小学生运用多个思维去理解数学问题,找到更多的解题方式,这样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去探讨、去合作、去解答。例如: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练习中,教师不强行要求学生的解题做法,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研究应用题的答案,然后再与小组的其他成员交换想法,进行合作,最后通过仔细的验证,证明大家解题的想法虽然不同,但是结果却是一致的,因此会让小学生们获得更多的学习方法,也更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使学生真正的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环境中,进而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四、创设教学情境,以提升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在小组合作的学习基础上,也要适当地变化教学方式,尽可能地给小学生带来新颖的体验,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以此来调动小学生们的激情,让他们逐渐融入课堂的学习环境中,进而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数学的知识本身源自于生活,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建生活情境的方式,让小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模拟现实生活当中买卖货物的场景,让学生们理解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对于逻辑思维比较强、不易于理解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等设施进行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们感官受到冲击,让学生能够直面的、形象化的观看到知识点,进而在小组讨论中能够更准确地进行分析,解答;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各小组之间进行数学竞赛,通过竞赛让小学生们增加竞争意识,对各小组成员之间彼此形成了激励,都积极投身到比赛当中,进而为了团队的荣誉而共同努力,使之小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又向前迈了一步。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代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时候,离不开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小学生们共同合作的观念。小学数学教师要正确地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把握好能够让小学生小组合作的关键点,合理地分组,多角度的研究、探讨,创设新颖的情境模式,给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带来新的气象,让小学生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进而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丁文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15(15).

[2]印丽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4(11).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小学数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