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思路探索

2018-05-08李奕聪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4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多样性以及丰富性受到广大青年的追捧。同时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从大学生使用新媒体技术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新媒体技术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对于如何在新媒体背景下改进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进行了探索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060-01

现如今,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改善了传统的生活学习方式。目前,各大高校将思政教育与新媒体技术相互融合,使得思政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同时也使得大学生的课堂更加丰富。据调查,新媒体技术是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获取知识以及信息的主要方式。同时,其也为传统的思政教育带来挑战。因此,探讨思政教育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且分析新媒体背景下如何改进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目前大學生使用新媒体的现状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新媒体主要是利用互联网以及数字信息技术等作为平台,通过手机、电脑等作为终端展现其形态。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校园网是高校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最有效的传播途径。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利用校园网获得知识与信息。并且百分之八十的大学生认为校园网对其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认为校园网应该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多数的高校大学生对于新媒体形式的校园网持有积极的态度,希望高校应该采取有利于校园网发展的措施。鉴于此,高校应该合理的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改善传统思政教育的模式,便于未来思政教育的发展。

二、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一)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

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融合新媒体技术能够改善传统思政教育的环境,但同时也为大学生的传统思政教育带来了挑战。传统的大学生思政课堂是以教师的讲课为主要教授途径,然而在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政教育,则是高校大学生们利用新媒体技术获取知识,学生们可以主观的依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从而削弱了教师的主体作用[1],这样对于传统课本的地位也带来了削弱。同时,由于新媒体是一项新生事物,大部分的教师还不能够熟练的掌握,其所具备的思政教育知识储备量难以跟进新媒体的发展,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难以做到有效地解答。这些,都是在新媒体背景下为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

(二)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十分丰富并且多样。其能够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的时间、空间的限制,促进大学生们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互联网上丰富的资源更加利于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目前,由于各大高校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使得我国传统的思政教育问题逐渐暴露。但是,新媒体技术能够满足学生所求,从而使其受到网络思政教育的熏陶。在新媒体技术没有大量普及时,高校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仅是课堂与图书馆。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学生们能够在网络上,例如,微信,微博以及贴吧等。学生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丰富以及多样。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其多样的信息储备量能够丰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着也是思政教育发展的机遇。

三、如何在新媒体背景下改进大学生的思政教育

(一)有效使用新媒体手段开展思政教育

如今是一个属于互联网的时代,各个学校也应该响应时代的号召,积极主动的去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发挥网络的优势。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专门的网站,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同时,为了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新媒体,学校也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比如优秀公众号评比、网络演讲比赛等等,这样不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种提升,同时也是对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强化监管创造优质学习氛围

在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注重监管,学校应该对各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保障所发布的信息的质量。同时,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科学的上网理念,老师要充当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引导者,加强对其道德教育,使其能够拥有一个正确的是非观,对学生所存在的那些不规范的行为尽早的发现并且进行纠正[2]。

(三)对思政教育内容不断完善

大学生是我们祖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希望以及接班人,其不仅代表着一个家庭的未来,同时代表着我们国家的未来,因此,引导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非常的重要。这就需要在思政教育中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抵制不良诱惑。完善相关的思政教育内容,通过各种内容的教育来帮助学生实现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四)加强团队建设

新媒体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为教师开展教学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是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的出现要求老师能够熟练的掌握新媒体技术,对网络资源能够做到有效的挖掘,在不断地学习当中完善自我,顺应时代的需求。在提升自身媒体素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求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还需要技能与实践的结合,以此来选择一个符合思政教育的新媒体教育方式[3]。例如,老师可以利用微信来完成与学生的课下沟通,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做到清楚的掌握,以便于在课堂上讨论并且解答。在学校当中,每一名老师自身所具备的的媒介素养都在间接当中影响着学生,所以,应该让学校老师树立一个自觉学习新媒体的意识,不仅需要思政教育老师和辅导员进行学习,而是每一位老师都需要。只有学校的各部门之间都达成共识才能够创造出一个适合学生的思政教育环境。

四、总结

现如今,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十分迅速,具有数字化,多样化,信息化的新媒体技术也受到高校大学生的欢迎。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各大高校将思政教育与新媒体技术相互融合,使得思政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同时也使得大学生的课堂更加多样性。因此,应该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强化监管,提供优质的学习氛围以及不断完善思政教育的内容等进行改进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使得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尹晓盛.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思路探索[J].劳动保障世界,2017,2(36):33-34.

[2]王玉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思路创新策略探究[J].知识文库,2016,11(4):87-87.

[3]邓万民,刘胜怀,刘明杨.e教育: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武昌理工学院借力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新思路[J].武昌理工学院学报,2016,3(1):78-81.

作者简介:李奕聪(1990-8),男,河北省定兴人,研究生,助教,辅导员,大学生思政方向。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