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8-05-08李红旭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4期
关键词:民族教育困境对策

【摘要】教育活动所特有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教育活动在民族形成过程、发展过程和消亡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传统的教育体制、模式和观念已经在某些方面不适应民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民族教育面临着困境。

【关键词】民族教育;民族发展;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75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038-01

民族教育具有特殊性:特殊的区域即民族地区,特殊的人群即少数民族,特殊的教育方式即双语教学,特殊的时期即西部大开发。面对教育的特殊部分,必须有相应的特殊政策给予必要的扶持。

第一,从认识的角度上看,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1)组织保证。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民族地区党委政府及其各部门,要认识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要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定期亲自进行调查,主持会议研究,重大部署要亲自督查落实情况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抓好基础工作和经常性工作以及具体的督促检查工作。同时,要教育广大民族群众积极送子女读书,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的良好风尚。

(2)通过立法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法律保证。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当地省、市、自治区从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制定了几十个涉及民族教育的法规,初步形成了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有力的保障和推动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3)建立健全的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民族地区教育目标责任制目标责任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实行奖惩的激励制度,大胆探索,积极试点,鼓励创新。

(4)实行定点帮教制度。建议仿照各省政府部门定点扶贫的做法,每一个省级部门定点帮助民族地区一个教育,定时期、定任务和目标,不达目标不脱钩,一并纳入目标责任考核。

(5)建议各省民委对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民族地区教育计划和规划及政策和投入落到实处。

第二,就资金的投入和师资方面来看,落实民族教育资金是基本的保证,同时,应该稳定教师队伍,壮大适应素质教育的师资力量。

各级政府必须设立专款,专款专用,除了充分保证原有经费外,还必须确定一个递增的比例,以满足教育发展对资金的需要。可以从以下将多个方面筹集经费:(1)建议建立“民族教育发展促进会”,争取社会各界力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2)把民族地区所有县的义务教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工程,争取中央给民族地区教育转向资金补助。(3)继续组织用好对口支援资金。(4)建立和完善保证民族地区教育专项经费专款专用的监督保障机制。

对于教师管理与人才引进方面:少数民族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为此,建议:(1)要花大力气办好民族院校,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2)继续保留向民族地区定向招生的优惠政策。(3)积极支持民族地区高校与内地联合办学的模式。(4)在政治、工资、福利、职称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动员组织大专院校毕业生、研究生到民族地区锻炼二至三年。(5)建议省一级政府给予自愿到民族地区支教的老师和人才实施补助。

第三,鉴于民族地区地理条件的特殊性,应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远程教育,在办学形式和双语教学方面分类指导,探索各具特色的民族教育之路。

(1)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为此,应该:一方面,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另一方面,要申报民族远程教育骨干民族院校,尽快设立专项基金,着手师资培训和专用软件的开发。

(2)实施“现代因子教育工程”。实践证明,在民族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贫困家庭中,凡是有一个高中或中专及其以上学历人员的家庭,其家庭经济脱贫致富的速度,发展的富裕程度都高于文盲或半文盲家庭,实施对少数民族贫困家庭提供一个从小学到高中全免费教育的名额,使其具有带动效应。

(3)实践证明寄宿制、民族班、免费制等教学形式无疑都是现行民族教育的有效形式,而且在实践中都有突破和创新。各地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办学方法,合理布局校点,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保证更多的适龄儿童入学,争取更高的合格率和毕业率。

第四,从教育体制上讲,要深化教育体制内部改革,增强民族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深化民族教育体制的内部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从教育的各个方面入手,值得注意的一方面:要坚持民族教育的非宗教性原则。一方面对现行的宗教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改造,努力促使宗教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另一方面,要利用宗教和教育的特殊关系,充分调动宗教人士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感情,发挥其动员子女上学。

第五,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大力调整民族地区教育结构。

(1)處理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关系,使三者协调发展。要以义务教育为中心狠抓基础教育这个重点。

(2)基础教育要注意适度集中办学,提高投入效益。重点抓好县中学和乡中心校。继续抓好片区重点高中和初中。职业教育一定要提高办学实效。

参考文献

[1]腾星.民族教育概念剖析,内蒙古出版社.2008.

[2]陈永龄.民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365页.

[3]全炳镐.民族理论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129页.

[4]于建福.教育均衡发展:一种有待确立的教育理念.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5]牟本理.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工作.中国民族2016年第9期.

[6]黄汉江.孟之军.湖北民族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2015.110页.

[7]中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教育统计报告.2016年第2期.

[8]教育部网站:政策法规栏(www.moe.gov.cn).

作者简介:李红旭,女,河南省鲁山县人,现任平顶山教育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民族教育困境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跟踪导练(一)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发展民族教育现状及解决新措施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