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

2018-05-08樊丁菱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4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初中化学策略

樊丁菱

【摘要】化学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其主要教学内容之一。通过化学实验,学生不仅可以获取相应的化学知识,还能有效的认识化学规律,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化学知识与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化学实验为突破口,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为此本文在这里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为提高初中学生化学学习水平与效率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023-01

新课改的实施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综合型人才。为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是需要注重理论与实验有机结合,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规避传统教学中的误区,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落后,导致化学教学质量落后。这大大限制了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初中化学教育的发展。为此,初中教师要重视对于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改革,全面实施与推进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一、初中化学教学问题分析

(一)重理论轻实践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并没有满足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依然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对于知识也是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并且教师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基础理论知识上,并没有重视实验教学,对于实验教学缺乏认识。就算开展实验活动,教师也只重视实验结果,忽略了学生实验探讨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还会因为枯燥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慢慢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由于在实际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都过于落后,造成课堂枯燥无趣,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在当前的化學实验教学设置中,其实验步骤和标准答案题目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造成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不高。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将实际生活中的事物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根据教学要求,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好奇心,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思维与应用能力。但是实际中,大部分初中化学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

(一)增强实验现象的观察性和新颖性,有效激发学生实验兴趣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精确的操作,清晰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可以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和分析化学的美与感受,让学生体验到实验装置的美、实验过程的美和现象美。比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实验金属钠和水的反应,在验证的过程中,教科书生给出的方法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操作不方便,现象不明显等,这就需要教师改良实验。将一小块钠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将上面罩住一个小型的玻璃漏斗,在玻璃漏斗的尾部连接一根试管,用以收集气体,收集完气体以后,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至酒精灯的火焰处,随后将听到轻微的爆鸣声。这个改良的实验方法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同时学生也能自己操作,这样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和积极性。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育改革以来,一直在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指导作用。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占有主导地位,一切的学习都由教师安排。教师让学生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一切都是编排的,学生只用“照方抓药”的完成实验就行了,缺少了自主思考与自主性,没有为学生提供创新与发展的空间,完全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自身的位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全程掌控到从旁指导。在化学实验上,实验内容也要做相应的改变,将以前的演示实验改进成实验探究,让实验更具探究性,有效促进学生实验积极性。

(三)增加学生参与实验的机会,有效培养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

在实际化学实验教学中,初中的实验教学一般都由教师演示为主,而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时间很少,甚至一些学校根本没有开展学生实验课程。虽然演示实验也能很好的为学生展示化学反应的过程,感知化学的乐趣,但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更能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演变过程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也更加的深刻。比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如果只是通过教师精准的实验演示,那么学生在观察教师演示结果的过程中会忽略装置的设计,不了解确定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确定二氧化碳收集装置时要考虑哪些因素,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哪些是易错的操作步骤等等。学生过于注重实验结果,而忽视了实验细节。

(四)引入开放性、探究性实验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化学知识和技术的有机结合非常的重视。这个模块基于化学知识,但是又不局限于教材,从知识能力方面向外进行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可以运用化学知识来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得出充分的运用,有效的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比如对于硫酸的制备、污水处理等实验原理,很难让学生直观的理解。但是如果在教学中增加探究性实验,带领学生去实地参观和调查污水处理厂。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和观察,能够有效的弥补课堂中的空洞教学,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拓展了知识与视野,而且也能让他们体验到探究过程中的乐趣,有效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不可缺少的,其是有效实施化学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实际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实验的观察性和科学性,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参与实验的机会,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最后引入开放性、探究性的实验,拓展学生知识层面,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最后达到提高综合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清煌.管窥新课改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施[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1):12-12.

[2]皇甫丙梅.新课改背景下怎样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17):7-7.

[3]赵良彦.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4.

[4]熊晓峰.刍议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2012(12):18-19.

[5]王金梅.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4):40-40.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教学初中化学策略
化学实验教学中尝试“绿色化”观念
开放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谈化学实验教学中绿色化和微型化的渗透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