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高效性

2018-05-06林志立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效性化学

林志立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是一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系密切的学科。在初三的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优化改进教材中的实验,以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从而来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提高学生的自信。

关键词:化学;教学趣味性;高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167-01

初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由于初三的时间紧迫,中考的压力,教师都是以讲解考试内容等知识为主,忽略了学生的探究欲,慢慢的也就失去了学习这门新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兴趣了,那么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如何提高初三化学教学的趣味性和高效性,我想谈谈个人的一些初浅看法:

1.走近学生--生成高效课堂的前提

信其师才能信其道,很多老师都能够感觉到,和某一班的学生关系处好了,那么这个班的成绩就不用担心了。教师与所教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连带关系。如果学生喜欢上某位教师,那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就会明显提高。假如学生不喜欢某位教师,那么,学生就与那位教师不配合,教学效果就自然低下了。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走进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成为朋友,用爱感化他们。教师欲在学生面前树立完美的形象,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课堂教学有深度、广度。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好每堂课,课后还要做好自身的"充电"工作。其次,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想法,21世纪的青少年是新一代的青少年,他们接受的新鲜事物多,有想法。所以,教师应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创设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模式,放手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共同开展合作学习,因此,要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课堂。

2.优化改进实验--生成高效课堂的基础

初三的化学和生活联系教紧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特别是一些特殊的实验现象可以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所以,教师要做好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当然,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将会大大的提高课堂的高效性。我们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优化设计,让学生都可以准备实验器材一起做实验来探究。比如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的实验中,教师可改进实验设计,让学生准备矿泉水瓶,饮料管,火材,玻璃片,石灰水等材料分小组进行实验 。这样学生自己准备材料,动手实验,得出结论将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学到知识。做实验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因此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必不可少。特别是学生分组实验,能让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要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学生分组实验。对新课标要求的每个分组实验都要安排学生到实验室去动手操作,做到实验目的明确,要求详细具体,操作规范,实验报告准确无误。在学生动手实验时,教师必须及时防止和纠正在实验操作上的错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例如:学生做粗盐提纯的实验时,常因仪器不干净,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做不出理想的实验效果,教师就应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出在实验操作上的错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

3.聚焦策略(方法)--生成高效课堂的根本 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当前的教材重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现,很多都是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每个课题的探究,需要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但对学生锻炼化学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提出了挑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进行必要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化学问题的思考方向和思考能力,解题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基。

4.重视反思--生成高效课堂的关键

有一位教育家曾經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假如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师都会对教材处理和教学过程设计等花费大量的心血。在课堂教学之后,如发现确实有独具匠心之处是应该归纳和总结;另外,再具体的教案也不可能预见师生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全部情况,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教师总会忽然产生一些灵感,这些聪明的闪光点往往"突如其来,忽然而去,不由自主",不及时利用教学后记去捕捉,稍纵即逝,会再也想不起来,造成很大的遗憾。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方面:①记录学生的困惑和问题。②记录教学中的疏漏和探索。③记录教学中的亮点。

总之,化学课堂的高效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学习不再是只为了分数、为了升学,而在于技能掌握、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的价值观及科学态度的形成,在于科学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在于创新潜能的激发。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为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关注社会中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学。

参考文献:

[1] 李荣华"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探索"《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3年第6期

[2] 刘晓东:《服务于化学课堂》,中国科技出版社,2005年 出版,第15页

[3] 王六新、李建"在化学教学中推行新课改"《中学化学 教学》2004年8期

猜你喜欢

高效性化学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高效性、经济性评价
浅谈水质检测的高效性发展
提升小学数学生本课堂高效性的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再思考
如何实现小组学习的有效性、高效性
语文阅读课堂高效性构建策略
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