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8-05-06黄加强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调羹梯形创设

黄加强

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我们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是积累知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为此,我们必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有效的思维情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引领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自己的精神需要,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品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决不是针对高智力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教师要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将学生培养成为创造型人才。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147-01

1.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

1.1 在操作活动中生趣。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发好动,他们的思维发展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弄学具,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圆形面积时,先让学生动手把圆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然后说一说学过图形与圆形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師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操作过程得到圆形面积=πr2。这种从动手操作到语言叙述,从语言叙述到公式的得出,就是由直观到抽象、由具体到概括的过程。在这种有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发现和解决了数学问题,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得积极、主动,尝到了探求知识的乐趣。

1.2 在情境活动中生趣。数学教材有自己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可产生学生兴趣的因素。教师应挖掘这些因素,充分发挥教材中内在的潜力作用,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兴趣。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种情境的创设已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利用多媒体设计情景,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1.3 在课外活动生趣。课外活动能创造一个非常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参加,因此它比课堂教学更加开放,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如开展数学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探索教学规律,发现规律,增强学习兴趣。又如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小知识,如古老的数学计算方法、数学符号来源,数学家们的生活片断、诗歌中的数学,让学生领略数学的丰富世界,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

2.注重动手实践,让学生会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应确立"活动教学"的新理念,创设活动化的学习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适当地操作,让学生"做中学"、"玩中学"、"学中创",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在学生很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思维已激活时,教师不是机械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每人剪出两个梯形纸板(要求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当学生剪出后,教师设问:看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纸板,把它们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开始拼摆(有的小组用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当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拼法后,教师设问:"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和面积与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和面积有什么关系?根据它们之问的关系,你能否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各小组的同学通过观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得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教师点拨下的学生动手自行操作、自行探究,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情趣盎然,自主研究活动扎实,思维得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观察、思考、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同学们的主动性发挥了,好学、善学、乐学的劲头也就更足了。

3.让小学生在课堂上,"说、玩、用"

3.1 说。"语言是率领人们冲锋陷阵的统帅,是拨动人们心灵的乐师,是争取人们灵魂的坚强战士。"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自已的思维过程,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有效调控教学的主要方法。一年级学生识字少,但已具备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加之一年级学生的手指发育还不成熟,所以强迫学生多写作业,是非常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一年级学生又是非常渴望与人交流的,为了让学生拥有轻松、愉快的心情,我在刚开学的一段时间里,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就是"说",即把当天学到的知识和数学课上有趣的事说给家长听。

3.2 玩。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为了让学生体会学习乐趣,我把一些作业设计成"玩",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感受学和玩是可以同时存在的。比如在"比多少"教学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用4个杯子装同样多的水,然后分别放入1调羹、2调羹、3调羹、4调羹糖,猜哪杯水最甜。学生通过实践,发现放糖最多的那杯最甜。第二天,我请学生汇报作业情况,学生基本上都举了手,还说得井井有条呢!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体验了水一样多,糖越多越甜的道理,而且感受到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增强了热爱数学学习的好情感。又如:"比高矮"的作业是回家和家长排排队,看看谁最高谁最矮。(巩固比高矮的方法,创设学生与家长交流的机会)"前后、左右"的作业是:请家长坐好,说说家长及自已前后、左右有些什么。以上作业把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联系,为知识的学习创设富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情节,能较好地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形成主动学习。

3.3 用。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俗话说,学以致用。"有用"是人们学习的动力。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题材中学习数学知识,不仅学得有味,而且理解深刻,掌握牢固。

总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也是我们经常谈及的问题。然而,学习和体验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联系生活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这并不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数学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数学真正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从而体验数学的意义与价值。

猜你喜欢

调羹梯形创设
玩转梯形
野菊花
梯形达人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不一样的热导体
梯形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