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一粒种子的成长土壤

2018-05-06王彦习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种子教育

王彦习

摘要:一个学生就像是一粒种子,只有在优良的土壤中才能孕育出幼芽,茁壮地生长。而和谐的教育优美的环境便是每个学生得以健康成长的沃土。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我认为,优美和谐的教育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它的枝叶,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

关键词:教育;种子;成长土壤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022-01

种子埋进土里,土壤就会给它水分,给它养料,给它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种子在土壤的"胎衣"里,享受着土壤的滋润和孕育,慢慢地发芽。

一个学生就像是一粒种子,只有在优良的土壤中才能孕育出幼芽,茁壮地生长。而和谐的教育、优美的环境便是每个学生得以健康成长的沃土。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我认为,优美和谐的教育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它的枝叶,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

唐人有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回首我国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就是为了"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亭榭交错、山水相映的校园环境里,学生会潜移默化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他们在校园里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触的一切,处处是俯拾不完的美丽,身心自会有言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我校为了给学生创设和谐优美的教育环境,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池一塔,一砖一石,一器一物,莫不浸润人的情致,莫不濡染人的品格,焕发出无与伦比的教育魅力。

如果说一个优美和谐的校园就是一片培育心灵种子的沃土,那么,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则是幼苗生长所需的雨露和阳光。哈佛商学院曾做了一个有名的试验。在一个工厂车间,灯光不是太亮。于是派人换成更亮一点儿的,并告诉工人,这是领导考虑到灯光太暗会影响大家视力的缘故。结果,工人的劳动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过了两周,又把灯光恢复到原来的样子,给工人的理由是,最近电压负荷太重,承受不了。结果出人意料,--工人的效率并没有随着灯光变暗而降低。高效率的源泉在哪里?两个字:关爱。通过这个事例来说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有情感的人。教师只有用心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能在和谐的教育环境里健康成长。

一个生命的成长,就像是一棵橡树矗立在四季中,每一场风雨,每一缕阳光,最终都会以年轮的方式,铭记在他的记忆里。而现在,这把岁月的刻刀,就掌握在您---一位老师的手中。因为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考试成绩不应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应该让学生的个性如春天的枝叶一样无拘无束地伸展。你看!在我校的文化长廊中,一幀帧醒目的优秀学生照片、一篇篇精心挑选的佳作,一张张充满幻想的图画,一幅幅行云流水的书法,无不浸透着每个师生的汗水,凝聚着每个师生的智慧,彰显着个性生命的学校文化,洋溢着校园人文环境的和谐之美……热爱运动的同学能在"体育节"上一展矫健的身姿,喜欢书画的同学能在"文化节"中尽情挥毫泼墨,擅长表演的同学能在"艺术节"里赢得阵阵掌声……一个充满教育有生命力的和谐校园,就应有千姿百态、意蕴丰赡的校园文化。因为它是一种巨大无声的教育力量,是最优秀的隐性课程。它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

谁不怜爱清晓含露的小草?谁不怜爱溪流两旁的小树?因为小草活着,是为了给大地奉献一抹新绿;小树活着,是为了给生命留下一抹阴凉;教师的我们是书写学生人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实现全面和谐成长"的虔诚的传教士。希望我们的教师要隆重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一切,每一个开始,每一个结束,每一次憧憬,每一次胜利与失败,让他们换来一次次真正的心跳与微笑……

参考文献:

[1] 付艳霞.让评语开出爱心之花[J].中华少年2015年17期

[2] 傅璇洋.让欢乐充满课堂,让幸福陪伴学生成长[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3] 陈忠蓉.让爱陪伴学生成长[J].新课程学习(上)2015年03期

[4] 钟建英.用心陪伴学生成长[J].情感读本2014年23期

[5] 罗贤智.让好习惯陪伴学生成长[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年11期

[6] 吴炎红.陪伴学生的成长守护学生的心灵[J].新课程(中)2015年01期

[7] 谭振生.用智慧陪伴学生成长[J].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11期

猜你喜欢

种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什么是“好的教育”?
桃种子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