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搬出来的新生活

2018-05-05冉阿建

当代贵州 2018年13期
关键词:半坡搬迁户新家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冉阿建

“来到这里,睡觉踏实多了,再也不用担惊受怕。”搬进位于黔南州龙里县冠山街道奋进社区的新家4个月了,64岁的移民户罗大芬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100个平方,四室一厅一厨一卫,厨房、卫生间、地砖都是装修好的,扶贫干部送来了电暖炉、饮水机,自己购置了沙发、一张床……”坐在新家的沙发上,罗大芬说起了自家的变化。

罗大芬的老家,在醒狮镇平寨村石头寨,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离县城100多里路,路烂弯多,来回要花费一天的时间。一家人挤在一栋年龄超过50年的木房子里,四面漏风,担惊受怕,靠种点玉米、土豆生活。

“这里生活方便,我当社区保洁员,每个月有1000多元的工资,节俭点够开支了。”罗大芬说。

奋进社区是龙里县易地扶贫搬迁县级集中安置点,有67栋住宅,可以搬迁安置1218户4841人。按照“先找人、再盖房”的搬迁原则,经过反复摸查,按照人均20平方米的安置规划,设计了20、40、60、80、100、120平方米的户型,配套建设了休闲广场、学校、医务室、超市、农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截至目前,入住率近100%。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龙里县坚持以岗定搬、以产促搬,将安置点选在龙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园区内有卡布国际、雪花啤酒厂、龙缘盛豆业等100多家企业,针对45岁以下的人群,可以提供机械制造、食品加工、货物包装等岗位3000多个,每户至少一名劳动力实现就业是完全没问题的。”奋进社区筹备委员会主任黄银松介绍道。

龙里县奋进社区安置点航拍图。(龙里县冠山街道办事处供图)

1993年出生的龙明军老家在湾滩河镇园区村半坡组。半坡组,顾名思义,是在半坡上的村寨,这里缺水少田,上下坡要一个多小时。龙明军在外务工多年,日子刚有好转,父亲又患重病,花光了一家人的积蓄。2017年父亲去世后,为了照顾母亲,龙明军回乡靠给人打砖赚钱。“一天七八十元,劳动强度大,很辛苦。”龙明军感慨道,搬来安置点后,自己进入了贵州卡布国际公司工作,当上了外包装小组长,每月工资超过2600元。“从新家到公司上班,走路只要10分钟,小区还开通了公交车,很方便。而且在家门口就业,有更多的时间照顾老人。”

针对45岁以上搬迁户劳动技能不高、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龙里县在安置点附近建设了标准蔬菜大棚83个,搬迁群众平时在蔬菜基地务工,每天工资80元。

“我年纪大了,出去找工作都没有地方要。现在到基地种蔬菜,轻松又有钱拿,真好。”今年68岁的搬迁户顾先祥说,自己丧子丧偶,儿媳改嫁,独自拉扯两个孙儿,“现在孩子成年了,我身体还好,又找到份工作,好日子来了。”

此外,为解决搬迁群众吃菜问题,安置点还流转了150亩土地,配套了“微田园”,每户移民户只要每年缴纳5元的租金,就可以耕种一块40平方米左右的菜地。

3月15日,阳光明媚,40岁的移民户杨继兵正在自家的“微田园”里忙着翻耕土地,打算种点茼蒿、芹菜和葱。“不花一分钱住进城里的新房子,还有一块地种菜。下一步,我打算在安置点附近找份好工作。”对于未来,杨继兵充满了期待。

猜你喜欢

半坡搬迁户新家
小雨点找新家
小龙虾,我们走——“搬迁户”袁社军一家的新生活
释放“六有”活力 抓实后续扶持
臧学万
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社会适应困境研究
浅谈仰韶文化彩陶纹样
白鹿原民俗村
小鸟的新家
大瓜的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