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年级总群对专业名称的不解之争

2018-05-04李敏慧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1期

李敏慧

摘要:高校年级总群经常会对专业名称不太理解,这是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学生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本文对本院的专业名称的不解之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校年级总群;专业名称;不解之争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3-0277-01

工大艺术2012年级Q群里有人问起一个我觉得很幼稚的问题:(环艺的某同学问)“我们的专业是环境艺术设计还是环境设计呀?”“怎么有人说我们专业是环境设计?”

工设(工业设计)某同学给出学院官网的截图(环境设计),道:“可能真的是叫环境设计?”

另一环艺热心的姚同学,按照教务系统写的应该是“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工设(工业设计)某同学又突然截图说:“点进去就变环境艺术设计了。”

到这里看不下去了,打从一开始就觉得明显是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竟然展开如此无聊的讨论,很想勇敢一次做个语言终结者结束了这个话题——以录取通知书上的为最标准。

环艺的姚同学称道:“13级的确实叫环境设计,关我们(12级的)屁事。”

的确,工大在12级之后,学院是对13级以后的专业名称作出过更改,听说是为了更好地招纳新生,又听说是教育局不让学校在一个专业内设置几个方向,典型地以服装系专业为例:12级服工全称:服装设计与工程(工程方向);12级服设全称:服装设计与工程(设计方向);12级服表全称:服装设计与工程(表演方向)。

以上是2012级工大录取通知书上写的,我在学院办公室当兼职辅导员有三个多月了,能确定12级学生拿到手的毕业证书上面写的专业名称绝对与当年录取通知书上的对应一致。因为一次机缘巧合我亲自打电话问过毕业证书的制作部门,但由于我还是没毕业的兼职辅导员,群上说话的公信力自然比不上专职辅导员。只能在群上对环艺的姚同学回答表示支持,进而加多一句:“后面师妹师弟他们改不关我们事。”

但此后又出现一位产设(产品设计)学霸道出一套貌似挺官方的回答:“(1)产品设计专业;(2)环境设计专业;(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4)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5)工业设计专业;(6)动画专业;(7)美术学专业;(8)数字媒体艺术专业;(9)数字媒体技术专业;(10)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11)服装与服饰设计(时尚展示与传播)。”

我坚持己见:“这个是13级或者是14级的,我们12级的不是这个。”

当初提问的同学更是一头雾水:“到底是哪个啊?”

环艺的姚同学还是:“按照教育系统的就好啦。”

产设学霸:“所有的都按这个来。”

当初提问的同学呼呼:“有没有出来个老师矫正一下”?

当时我对产设学霸表示质疑:“哪里说的?还是哪个官网公布了?”我到底还是坚信以录取通知书为标准的……

产设学霸:“这是之前我帮老师整理的,奖学金申请就是按这个来的”

此时此刻,来了一位拥有语言终结者潜质的未明专业同学:“其实我觉得是不是不应该在通知事项的年级大群闲聊?这样假设老师发个什么重要信息。都被你们的信息顶掉了,还要一条条看。”

环艺的姚同学:“有聊天记录这东西。”

产设学霸继续:“现在专业一致以这个为准。”

未明专业同学:“同学你很闲吗?你还要一条条看聊天记录?”

环艺的姚同学:“有搜索功能的,谢谢。同学你究竟有多忙。”

未明专业同学:“你要是闲的慌找点事做。别在群上唧唧歪歪。这个群是用来通知事项的。不是用来让你扯蛋的。反正比你忙就是了。说多无益。”

环艺的姚同学:“你放什么狗屁,我得罪你了?真会装圣人。”

这样的情景其实在Q群中实属常见,特别是这种进群人数超600的大群。对于一开始提出这个问题的环艺同学,难道他错了么?一个问题引发了这么一场热论,该高兴还是该无语……总之这么一轮热论以后,最初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最官方最令人满意的答案。

终究需要一位乐于伸张正义的人出来终结吧,产设2同学:“这是大家共同问题吧,不算闲聊,@陈老师(年级辅导员)确认一下赶紧结束这个话题吧。”到这里,群上在线的人可能觉得最初提问的那同学真应该直接私聊老师就好了啊,干嘛要来群上问。思考了一下,简单分析同学们喜欢到年级群上提问的原因,可能有:(1)或许曾经能在群上得到过令其满意的答案,并且是快速得到了答案。(2)或许觉得在群上一问等于问了好几个老师,比起一个一个老师去私聊来得方便来得快捷。

其实高校辅导员起初在开这个群时就考虑到,社交群聊一定有“刷屏”这一特性,毕业班辅导员也曾再三强调,重要信息会以“附件”形式共享到群上,因此那位前来抱不平且害怕错过重要信息的未明专业同学,他的担心就显得多余了。

环艺的姚同学又愤愤不平道:“不喜欢看就屏蔽嘛,老师都说了,一出口就瞎BB。”

笔者私下并不认识环艺的姚同学,仅仅是赞成他的说法,那位未明专业的同学瞎抱不平,估计是未曾在Q群上提问过,未曾得到过這么多热心人士的帮助。总会有那么一天,到他想寻求帮助的时候,也会以这样“闲聊”方式发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