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认识文物事业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2018-05-04特木尔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文物传统文化文化遗产

特木尔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遗产在传统意义上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各种文化遗产被深化研究和重点保护,实现了文物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大大的提高了文物事业的快速发展。但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國对文物保护的专款资金有限,比如博物馆的建设标准达不到文物的保护标准。虽然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内涵丰厚,但保护、利用、传承好我国文物是加强我国文化工作建设、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文物;文化遗产;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3-0239-01

文物是历史的重现、国家的记忆、文化的瑰宝,体现了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内涵的基础,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从历史角度看其核心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价值。但文物的保护是需要资金的,合理的开发文物的经济价值,才能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文物价值,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传承和发扬。

一、文物具有的价值

(1)历史文化价值。作为时代更替的产物,文物都具有历史的痕迹,从这点来看,每个文物都有珍贵的历史意义及特征,所以能反映出当时真实的科技、环境,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文献,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社会经济水平,更反映了人类从原始走向文明的历程。(2)艺术价值。每件文物使用者身份差异,所以每件文物都有不一样的文化内涵、艺术气息和故事。比如古代皇帝使用的物件,要显示皇帝的威严和豪华,就会在艺术层面上表现出来。且在当时的环境下,人类的科学知识和认知有限,所以每件文物都能反映出人来在不同时代对美丑、真假、善恶的表达。(3)科学价值。文物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生产水平,不管那个时代工人想要创造一个东西,都要根据当时的技术高度来做,所以直接可以看出当时的生产水平。比如:制造一件陶瓷器,对当时的生产水平有超高的要求,在旧石器时代这样一件陶瓷器根本不可能完成。

二、文物保护的作用及现状

文物作为人类在每个时代的社会活动中遗留下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其本身的文化意义是无比珍贵的。但是文化保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培养一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基础和先进理念的科研人员,就现在来说,由于文化保护工作相对枯燥、繁琐,导致我国从事文化保护专业人员稀缺,且对于文物基础知识实践能力还有所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文物、保护工作的相关培训。文物的保护和管理非常重要,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还要加大对文物保护的力度,提升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水平,对文物保护坚持“保护为先,保护为主”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文物,同时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管理。不同文物选择不同但有效合理的保护措施,科学规划,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充分发挥文化遗产潜在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三、文物保护对传统文化的作用

我国分布着全世界最多的古镇,而古镇一直被誉为传统文化的瑰宝,充分的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农耕时代的文化,造就了中华名族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明。中华文明能够保持至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习俗的不断传承,明确记录了农耕时代保留下来的历史文明,这种不可移动文物承载了过去和现在的文明习俗和历史记忆。对于古镇的发展的建议:首先让村民富起来是决定古镇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根据当地生态环境、传统习俗制订一套合理的方案,不可一味的追求短时间的经济效益。有的古镇并不适合修建安置房,让原居民全部迁出,稍微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带来毁灭打击。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要,根据当地环境、民俗,小到家家户户,做最详细,最适合的方案。不要过度开发,加强对文物遗迹的保护管理工作。不同文物选择不同但有效合理的保护措施,科学规划,充分发挥文化遗产潜在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文物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文物保护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传承和发扬,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客观需求,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与关心,得到全民的参与和呵护,增强文物保护是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永久传承因素之一,要改变为保护而保护的观念,为保护与利用创造良好条件,发挥文物永续作用。利用文物保护意识,使其有效发挥研究、鉴赏、教育、经济等综合效益,相得益彰,从而有效解决保护中长期面临的诸多困难与问题,特别是“无经费、缺经费”的尴尬境地,有利于可持续保护与利用。

猜你喜欢

文物传统文化文化遗产
文物的栖息之地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文物掉包案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