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民族文化教育多元主义模式研究

2018-05-04赵乐邵丹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博物馆

赵乐 邵丹

摘要:对于博物馆的民族文化教育来说,民族文化教育本身作为其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内容,做好相关研究工作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相关民族文化教育宣传研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更加科学的角度入手,融入先进、科学的管理思路,更好地分析和构建一条科学的发展模式。本文对于民族文化教育多元主义宣传模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博物馆;民族文化教育;宣教;多元主义模式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3-0217-02

在当前博物馆新的发展理念影响下,民族文化教育本身的多元性特点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和体现,同时这也是文化差异性的重要体现。只有从更加科学的角度来对民族文化教育进行审视,这样民族文化教育本身才能更好地对于民族文化的优势进行发挥,让文化教育本身得到更好地发展和带动。博物馆多元主义模式是一种重要的宣传教育理念和路劲,其本身对于当前民族文化教育工作开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和适用性。

一、博物馆多元主义模式的基本特点

(一)承认发展

博物馆多元主义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认同不同群体本身是发展的,认可其自身发展的权利。对于多元主义模式从宣教的角度来说,其更加关注不同的个体,其本身是否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不同的个体自身的社会经历、文化背景不尽相同,多元主义模式本身强调个体的发展,并从多元化的角度入手,满足了多种群体的发展需求。例如,多元主义模式下,博物馆对于弱势群体资源的发展需求进行了辅助,认可并支持他们获取更多的宣传展示的机会。在文化教育中,多元文化模式也关注少数民族自身语言文化的教育和发展,支持和重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多元主义模式下,其关注个体和群体的发展权利,这是其核心的特点之一。

(二)接受不同

博物馆关注个体之间的不同,不同多元主义模式中的个体与群体成长和发展环境是不同的,在公平的理念下,每个个体的不同都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针对于这方面的不同,在博物馆多元主义模式下,我们如何更加有效地对于各类不平等的问题进行有效地减少,实现对个体差异的有效尊重,合理地进行思考,这是非常重要的。

(三)重视理解

博物馆也关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在不同群体中,多元主义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重视其之间的和谐发展。例如,对于民族文化宣传教育来说,其增加了一些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同时也关注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关注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并且将相互理解作为其中的重要一部分准则。

二、多元主义模式在博物馆民族文化教育宣传中应用的意义

(一)博物馆可以让民族文化得到更好地发展

多样性是文化的重要特点,民族文化亦是如此。在民族文化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博物馆应该对于民族文化给予充分的尊重,同时对于其多元化的特性进行明确,将多元化作为整个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跟进内容。只有认可差异,并且认同多元化宣传教育的思路,博物馆才能更好的传递民族文化信息,同时构建一套具备更强的宣传教育体系,让博物馆的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宣传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积极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本身如果其多元化特性不能受到有效地重视,那么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博物馆应该客观对待这种多元化的需求,并从多元化的角度入手,实现对民族文化发展的有效推进,强调和认同民族文化教育的多元化发展,给予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以有效地促进。

(三)体现宣传教育价值

多元主义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宣传模式的有效指导,同时也能够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改进,实现多样化的宣传内容、教育资源,同时也能够给予受教群体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减少各类负面思想的影响,对于宣教价值的体现是具有至关重要意义的。

三、博物馆多元主义模式的应用思路

(一)深刻挖掘多元主义模式的内涵

对于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来说,博物馆应该对于多元主义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引入我国或本地民族文化的特色,更好地进行应用和改良,将多元主义模式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在宣教项目选择的过程中,也应该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机会。在实际宣教中,也应该实现充分的联动,关注受教群体自身是否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在参与民族文化宣教的过程中,组织者的主动性是否得到了有效地激发。盲目的借鉴是不可取的,只有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应用,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

(二)现代宣教的融合与应用

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对于传统宣教进行深刻的研究,同时引入现代化的宣教思路和理念。在多元文化主义背景下,博物馆应该结合传统和现代宣教的方法进行有效地融合,实现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有效宣传,提升民族文化宣教的全面性。从现代化宣教思路的角度下,博物馆对于传统宣教进行引入现代化的宣教理念,这对于提升整体宣教水平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我们需要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不但要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中保持原有的文化特点,确保传统文化的稳定发展,而且要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势相融合,保证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会因社会的发展而被遗忘或淘汰,甚至是消失。

(三)给予发展和传播上的保障

博物馆应该考虑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需求,并给予更多的空间上的支持和保障。還应该从多个角度入手,对于当前民族文化宣教工作的活动方式进行延伸,融入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更好地让民族文化的发展适应当前社会的环境。我国历史文化悠久,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阶段传统文化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少,很多优秀的文化表现都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针对于当前传统文化方面的缺失,博物馆应该在民族文化宣教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深刻地落实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博物馆中,民族文化宣教本身有深厚的文化性和人文性的特征,是传统与现代文化进行融合和渗透的一个重要的场所。在展开实际宣教上,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对于少数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进行保护,并且重视文化继承。承认和认可少数民族文化,并且从生活习俗、语言等表面上,进行深入的研究,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核,让观众更加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而避免一此“符号化”的传统文化教育。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国家,传统文化本身在实际应用上,应该进行合理的改进,而不是进行全面的替代。在当前汉族和汉语具备绝对优势的前提下,我们也要从少数民族发展的角度入手,进行全面的探究科学地思考,这也当前少数民族现代文化在博物馆应用发展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四)合理安排宣教内容的编排

在博物馆民族文化宣教中,文化资源内容是基础。文化资源的编排应该从一个更加全面的角度进行出发,对于不同民族的文化进行全方位的介绍,同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客观地让观众了解相关文化知识,提升观众对于各类事件和参与活动的理解效果。在宣教内容的选择上,增加能够对于真实生活进行反应和体现的内容,让观众了解到人们实际生活中的不同情况和特点。通过给予观众提供一个对不同文化理解和欣赏的空间,减少观众一些对文化价值理解上的偏见,避免出现文化曲解。

另外,在进行宣教内容的编排上,也应该重视专业性和全面性,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增加一些历史、民俗、地理、政治等多方面的内容,让整个宣教内容具备更强的文化价值。

(五)加强宣教人才的培养

博物馆对于民族文化宣教活动的开展来说,宣教队伍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直接影响了民族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博物馆就新时期民族文化宣教活动开展需求来说,要想更好的实现对民族文化宣传环境的有效优化,其本身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宣教空间,努力成为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开展的排头兵,并且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整个队伍应该定期组织相关学习活动,让参与宣教的相关人员参加一定的民族文化宣教培训,并且鼓励他们外出进行学习,更好的提升其自身的民族文化宣教实践水平。

在博物馆内部相关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展开相关的教研活动,更好的鼓励博物馆从事民族文化宣教工作人员参与专业实践的研究。积极有效的落实好队伍建设工作,可以更好的提升博物馆民族文化工作队伍的整体实力,进而满足博物馆当前民族文化宣教环境优化的具体需求。博物馆宣教工作者本身应具备多语言读写能力、不同文化关联能力、内容设计能力、现代宣教方法的应用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在实践中促进工作者积累丰富的经验,同时可以让宣教者在宣传中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讲解上,表达自己的见解,给观众带来更加长远深入的影响。

另外,博物馆在培养宣教人才的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宣教队伍的多元化发展。鼓励引进少数民族多元化宣教资源,让不同民族的语言优势和文化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观众提供更加全面的文化信息传递的保障。

四、结语

总体来说,博物馆在当前多元文化思想的影响下,民族文化宣教工作的发展也应该融入更多的新的思路和理念。博物馆将多元主义模式本身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提升民族文化宣教的持續性和广泛性,同时也可以提升民族文化宣教的整体深度。博物馆应该结合不同民族自身的发展需求和特点,更好地为民族文化教育即博物馆宣教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更多的展示空间。

猜你喜欢

博物馆
开启博物馆奇妙之旅
去博物馆shopping
博物馆里的“潮应用”
『博物馆之城』如何建?
博物馆里的“虎”
博物馆
流淌在水上的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