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

2018-05-04柳春霞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肢体语言小学音乐教学运用

柳春霞

摘要:音乐就像所房子,想要进入房子里面就需要打开房门,肢体语言正是一把能够打开音乐房子的钥匙。因此,音乐老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一定要充分的对音乐学科特点进行了解与认识,运用肢体语言的方式表达对舞蹈意境的想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之中,本文以小学二年级音乐教学为例进行研究设计方案,旨在促进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肢体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3-0188-01

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无声语言也包括肢体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能够让情感更加丰富,虽然是无声的表达,但是在表达上却是充满力量,能够弥补音乐上无法表达出的情感,通过肢体语言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对于一些难度较大不容易学生记忆的歌词,教师设计的肢体语言能够形象的对歌词进行表达,不仅让学生加强了音乐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肢体与音乐的协调性。此次计划按三个表现主题分三个阶段进行实验,通过示范动作、学生模仿动作、学生创作动作三个阶段,6周为一个学习单元,共18周为一个周期,教师通过示范动作、学生模仿动作、学生创作动作。本实验预计历时一年,按示范动作、学生模仿动作、学生创作动作三个主题,每个主题分别6周时间。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例如点头、拍手、晃身等肢体动作,可以让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是一个非常具有价值和意义的音乐教学形式。即使是刚入门学习音乐的学生,通过肢体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可以很快的掌握音乐的节奏与感情表达,因为肢体语言是每一位学生都会产生的动作,一些经过教师专业编排的肢体语言能够很好的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对于接下来音乐的学习也更加轻松愉快。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之中,通过肢体动作尽情的表达内心对音乐的理解。低年级的学生学龄特点采用的是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的模唱方法,但是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例如,在教授二年级《小花雀》这首歌时,它的歌词特别难记。但教师根据歌词的内容律动用肢体语言帮助学生记歌词,学生能够很快的理解,这对于接下来的音乐教学帮助非常大。

(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力

肢体语言的表达并不是为了表演而表演,更多的是作为辅助音乐的一种素材,在这基础之上进行感情的演化。因此,音乐教师在品鉴一首歌曲时,应该首先对歌曲进行专心的聆听,感悟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并根据所听到的情感进行分类,例如欢乐、悲伤、雄壮、愤怒、优美等,设置出符合该歌曲所表达感情的肢体动作,合理的肢体表达能够带动学生的情绪变化,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力。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唱二年级歌曲《春天来了》时,教师应该抓住歌曲的主要情感表达,采用表情律动的形式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春天来了的活泼情绪,即使运用表情律动的方式,但是并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进入到氛围之中,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们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向,例如:向学生们提问“我们在高兴的时候是什么表情呀?”,在听到提问后的同学都纷纷兴高采烈的跳起来,这时教师再问:“那春天来啦!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小朋友们高兴吗?”同学们纷纷点头,“我们都非常开心春天来了,那这首欢快的音乐《春天来了》我们该怎么用动作表达出来呢?”学生们通过教师的引导很快对音乐有了新的理解,并且都能夠通过自己欢乐的动作进行表达,教师可以继续深入下去,让学生们的动作表达更加贴切,学生们一边用着饱满的热情唱着,一边用丰富的肢体动作表达着,让整首《春天来了》的气氛越来越浓。

(三)强化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与创造力

小学音乐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培养学生的肢体表达能力,肢体语言的创造彰显了想象力。想象离与创新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想象是进行创新的前提基础,小学教师应该充分的发挥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想象,鼓励学生根据自我的想象进行表演,有利于营造出积极的音乐氛围。音乐无国界,同一首歌,人与人的理解却都不尽相同,恰恰是这种不同感受,赋予了音乐一种独特的意境美。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音乐进行想象,只有真正进入音乐的想象之中,才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之中,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无法真正的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们去感受音乐,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语言协调能力,培养创新个性与能力。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策略

(一)借助肢体语言学唱歌曲

肢体语言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因为在低年级的小学生群体之中,活泼好动是他们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或许让他们安安静静的听完课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课堂之中常常出现课堂中乱走、乱动等现象。音乐课堂中的氛围是轻松愉快的,这时候大多数的低年级小学生都会释放天性,教师可能无法及时有效的对课堂进行控制,学生们也无法认认真真的学习和欣赏音乐。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利用肢体语言,可以有效的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让他们能充分活动了身体,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对课本知识理解的能力相对薄弱,所以如果让他们只是生硬的学习课本的知识,在音乐课上的表现也是十分的被动,而不亲身的去感知音乐,那么他们很难能充分的理解音乐,进而无法对音乐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小学音乐学科教学是一个能够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载体,肢体语言的应用则能将这种载体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两个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元素。学生的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前提,而创造力又以想象力为基础。低年级小学生相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讲,由于他们不宜被某些特定的物质所束缚,所以具有较强的想象力。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结合肢体语言,让学生大胆想象,给学生创造音乐大氛围,让学生充分大胆的表演。学生在音乐学生中,对音乐的感想、感悟和感受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使其更愿意进入到音乐的殿堂中。

(二)借助肢体语言进行欣赏

例如在教学节奏练习时,让学生边学边练、边练边记、边记边创作(即先口念节奏,然后手脚并用的拍击节奏,再接着就是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节奏表演各种动作),又如,我在教学第三册《学我做》演唱歌曲时,根据小学生好动的特点,适当地加入了一些律动(也就是运用肢体语言)来开展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低年级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开发学生的表演能力。鼓励学生们大胆的进行肢体想象,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氛围之中,教师根据音乐的感情色彩进行肢体动作的编排,结合学生们活泼好动的特点,可以促进学生对音乐进一步的理解,继而增强学生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与学习。

音乐的学习离不开学习者的感知,通过学习者的感知才能真正的对音乐进行表达,无论是在演唱还是舞蹈动作表达上,小学低年级学生并没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一切都在不断的学习之中,对于音乐的理解也打不到一定的深度,这导致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并不能真正的去感知音乐,投入到音乐的情感之中,在演唱的时候自然找不到情感的出发点,最终失去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但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具有着无限的想象力,他们自由的天性里蕴藏着很多的可能性,因此,音乐教师应该抓住低年级小学生群体的这一特点,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充分的结合肢体语言,鼓励学生们进行大胆的想象,努力创造出浓厚的音乐氛围,让学生们大胆的进行表演。学生在音乐学生中,对音乐的感想、感悟和感受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使其更加愿意进入到音乐这个神圣的殿堂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结合肢体语言,能够有效的加强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与创造力,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与表现能力,更符合新课程标准改革后的要求,把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充分利用在表达音乐的肢体语言上,带动了学生音乐的学习热情,改善了传统音乐课堂上的教学形式,增强了音乐课堂的氛围。

猜你喜欢

肢体语言小学音乐教学运用
例谈肢体语言在Phonics教学中的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