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城市中自然山水景观照明与生态环保的协调

2018-05-04夏源薇宫硕李浩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生态环保自然

夏源薇 宫硕 李浩

摘要:在自然景观中,将建筑、桥梁等人文景观作为视觉焦点,多赋予其丰富的色彩变化,而对于植物、山体等自然景观,则强调功能照明,运用少量采光,形成简约美观的衬底,体现夜晚的静谧安详。两者相结合,方可营造出旅游城市夜景照明所追求的回归自然、忘却世俗的意境。让游客身在城中,便可一目了然地了解到该城市的区域文化。

关键词:自然;景观照明;生态环保

中图分类号:TU113.6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3-0171-01

一、自然景观照明与人们内心的碰撞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因素是景观照明最重要的基础因素之一。现代城市总是千篇一律,但每一个城市的山水却各具风情。现在的城市人都渴望回到故乡,过上山清水秀的田园生活,但又对城市的灯红酒绿恋恋不舍。人们用很多外在的物质来填补内心的空白,只是为了不让内心显得那么孤单。自然山水照明是应着城市发展的需要而兴建起来的,一个城市要搞旅游经济,就要把它的特色文化、资源表现出来。每个城市都应该找到自己有特色的东西,照明的任务就是把它们在晚上表现出来。对于某些城市而言,山水景观就是它们最大的特色之处,是要表现的重點。

从某种角度而言,山水照明让我们有机会去换一个角度看看朝夕相处的城市,在这个越来越快、越来越看不清的城市节奏里。自然景观照明也许不仅是一个照明的领域,更是一种视角,让人从景观照明中看一看我们所来之地,和将去之所。

二、景观照明与自然的关系

近年来因影响和破坏夜间的生态平衡等问题一直备受争议,但是社会对自然山水夜景照明的热度依然不见消减。与灯具的发展相似,控制技术的发展也经历了电器时代、微电子时代、计算机时代、网络通信时代,从白炽灯的触点控制开关,一步步向智能化、节能化、人性化、个性化发展。

其实可以从灯具选型与安装、控制技术、设计手段等多个方面来缓解照明与生态的矛盾。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技术绝对可以改变世界,大规模的山水景观照明要实现动静相宜、联动变化的效果,同时兼顾低碳节能,控制技术是基础。

在保证合适的环境照明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一定的互动灯光,使得市民不仅仅是被动的融入,还能通过互动来进一步激发活力与乐趣,同时也可以增加一些旱喷,让市民尤其是小朋友能够直接地感受水的灵性,让市民在虚拟的水影与真实的喷泉中穿越,从而感受水与灯光结合带来的美。在绿化园景方面,通过提升绿化部分的光色,增加观赏性和趣味性;草坪上增加一些灯光装置,提升互动性和观赏性。

三、自然山水景观照明与生态环保相协调

自然山水景观照明对于生态肯定会有一定的影响,严重的可以说是一种破坏。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中国大部分城市还处于发展阶段,城市与城市在相互竞争、相互学习中不断发展。夜景灯光近年来已经成为一种宣传手段,是城市的夜景名片,而有山有水等自然资源的城市更会借着夜景照明吸引游客,拉动旅游市场,所以城市夜景照明和生态保护都不能忽略,应该找寻一种手段和措施来平衡。

自然山水景观照明首先要保护好自然景观,如果没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全都是人造景观,会显得单调,不受人们喜爱。自然山水景观照明极大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和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环境保护和光污染等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很好的建立,致使夜间的生态平衡等问题而一直备受争议。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任何新事物刚开始发展的时候都有不完善的地方,旅游城市中自然山水景观照明不仅要通过法规去规范和正确的照明理念去传播影响,还应该涵盖生态学、心理学等科学内容,详细剖析并处理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自然山水景观照明才会积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设计师的理念是做好景观照明的最重要的基础。充分了解当地植物、动物、气候等等外在条件,挑选合适的灯具。只要有灯光,就会对动植物的生活规律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没有夜景照明,一个旅游城市在夜间就是漆黑一片,而且会给夜行的人群造成潜在的隐患。所以要考虑到人的安全和生态安全。因此在满足人们出行安全的同时,要考虑到该路段植物对光的敏感度,是否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选取最环保的灯具,尽可能采取简单的安装方式,避免对周围环境的破坏,避免在动物聚集处进行灯光布置。

为了平衡自然景观照明与生态环保的问题,可以在灯具的数量、开灯的时间、分时段亮灯、设计手段、安装方式等方面去控制。以山体照明为例,我们可以用激光、投影等多重手段,达到很炫目的效果。在设计中做好“取舍”,比如放弃一些耗能的大功率投影灯,尽量采用LED灯,避免大面积的安置,可以采用点光源进行勾勒景观的形态,有舍便有得,有得便会持久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生态环保自然
佛教善书的生态环保优势
《自然》:中国的生物伦理并不狂野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