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舞蹈编导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8-05-04王雅楠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舞蹈编导创造性思维能力

王雅楠

摘要:随着艺术创新地位的提高,创造性思维已经受到艺术家的重视,尤其是在舞蹈编导方面。通过分析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找到培养舞蹈编导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为提高舞蹈编导水平及创新提供参考,为进一步优化舞蹈编导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舞蹈编导;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J7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3-0073-02

舞蹈编导是一项充满灵动的创作模式,它与舞蹈演员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别,需要在编导过程中融入较强的创造能力。一旦缺乏创造性,呈现的作品就会没有创新,就失去重要的艺术气息,不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收获。因此,在进行舞蹈编导时,必须要考虑到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力图创造更加具体感染力的艺术作品。除了利用先天性的艺术细胞外,通过不断强化培训,培养创造性思维,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艺术表演。因此,在相关的教学中,要考虑到每位学生的特点,强化创造性思维意识,在课程中重点训练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为舞蹈编导注入新的活力。

一、舞蹈编导的概念

舞蹈编导其实创造与编导舞蹈作品的人,在进行创作时,必须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这样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才具有灵性。通过舞蹈的语言去找寻生活中的自己,捕捉生活中美的一瞬间。舞蹈编导终究是不同于戏剧导演的,相对而言,戏剧导演是对已存的剧本进行创作,其剧本都由剧作家专门创作。对于舞蹈艺术来说,舞蹈编导不同之处在于其整个创作和舞蹈中所有的动作都是由舞蹈编导所进行的。这就意味着,舞蹈编导必须具备强硬的舞蹈功底以及很好的舞蹈创作理论。一场好的舞蹈,付出了舞蹈编导的很多汗水,同时其作品对于动作、表情以及舞美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舞蹈编导只有彻底理解舞蹈的各种表现手法后,才能很好的把知识运用在舞蹈创作上面。

二、创造性思维在舞蹈编导中的重要性

1.舞蹈编导工作的需求。根据不同的舞蹈编导情况来看,对肢体要求稍微低一些,更加重视是否增加了创造性思维,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是否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效应,注重在编导的过程中突现创造性,最终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整个舞蹈编导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体现创造性,所展现出来的艺术作品将没有吸引力,与其他的作品没有差别,难以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甚至还会降低观众对舞蹈的评价。

2.教学效果的需求。随着教育部门提高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提高对创新性的要求,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导致舞蹈编导教学树立了新的方向。取消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力图提高学生舞蹈编导的综合能力。这也是对学生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所在,能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基础。在舞蹈编导过程中虽然覆盖了较多的理论知识,给学生创造创新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能够整体提高教学水平,实现教育部门对舞蹈编导的要求,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创作。

3.满足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人才对于社会而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人才层次的需求也改变了,从以前的技能型人才开始转变为复合型人才,这主要是为了增强其创新的意识的同时也提升了其思维能力,这种创新思维将可能发展为未来衡量人才的关键。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特别对高等教育而言,这是储备人才的关键时期。根据社会所需来培养人才,这就要求及时有效地调整其教学方面的多项工作,以此来提升教育的社会适应性。而对于舞蹈舞编导而言,主要以培养专业的编导人才为基础,这就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去学习编导舞蹈艺术,更加提升了舞蹈的艺术性与观赏性。

三、提高舞蹈编导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1.运用即兴舞蹈来培养。即兴舞蹈,就是跟着自己的心情随意舞动的一种舞蹈,是人们真实的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不被各种外在因素所影响。这种即兴舞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教师教学生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这种即兴舞蹈表面上讲究释放内心的真实感受,实际上缺少不了音乐的陪伴。面对这些现代抽象音乐的洗礼,学会倾听,根据音乐的旋律进行想象,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音乐的快乐,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在即兴舞蹈这个环节,教师也需要积极地投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去帮助学生突破他们身上那种程式化的思维模式。

2.提高动作创编意识。对于舞蹈教学而言,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创编教学对于舞蹈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推动着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想要利用创编来进行,必须利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在创编这方面的能力,以及如何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从身体周围的动作进行开发训练,根据不同方位的思维空间的方位点来进行训练,学生身体周围具有27个方位点,这些方位点都是学生进行训练的主要依据。同样,教师给学生足够的独立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自我设计与编排,当然,学生在编排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舞蹈与空间环境的融合,在探索中不断寻求变化。

3.加强选材结构的训练。选材结构的训练对于舞蹈编导的教学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其选材结构最有价值的东西来源于生活,对于学习者来说,这些素材都来自于日常的生活与自己的人生记忆,从中进行提炼选择,经过筛选出来的素材才能更好的融入到自我表达的舞蹈中去。对于素材的选取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时刻保持一种敏锐的眼光观察事物,善于发现自己所需的素材。同时,在同欣赏者进行交流时,充分考虑其创作者自身对于生活的诠释。

4.培养形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来源于人的主观感受与亲身体验,就是一种可以用直观形象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当然形象思维也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它们紧密相连,对于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直观思维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二者缺一不可。形象思维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积累与拓展形象思维的关键。对于教师而言,只需引导学生静下心去体会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通过自我感受去感悟生活。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是很有哲学道理可言的,同时艺术也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宝藏。

5.开发学生的想像力。想像力是创新力的源泉。在一段舞蹈的编导中,对于肢体动作的设计和舞蹈动作之间的协调性以及舞蹈的独创性都离不开学生的想像力,它们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就目前来看,学生想像力是普遍性的遗乏,制约着当前舞蹈编导的发展。这种想象力的开发对教师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去自我感受生活,始终保持一颗童心,对事物保持一种新鲜感,充满好奇心。当然对学生的感官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多种门类的艺术,以此提升学生的感官锐度,并开发其想象力。

6.突发性思维。一个舞蹈作品是否成功取决于舞蹈作品的各种表现形式是否结合了实际,光凭借舞蹈的动作来取胜似乎有点可笑。一位舞者编导所具有的创造性思维以及突发性思维主要表现在了他的舞蹈作品上了,通过逆向思维来进行创作显得尤为重要。看似简单的思维,却让舞蹈充满了灵性,同时还丰富了舞蹈形象的动态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舞蹈的情感。突发性思维很难捕捉,也就是说舞蹈的灵感亦难捕捉。它与舞蹈编导所存在的思想境界与平时生活的观察息息相关。对于舞蹈而言,每一次美的出现,都是为舞蹈动作提供依據的。舞蹈编导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分析,是掌握动作感的关键。对于舞蹈编导而言,还要具备超乎常人的模仿与借鉴别人舞蹈的能力,这不仅仅是舞蹈编导进行创作的途径之一,更是将没有灵气的文字转变为具有灵气的舞蹈动作。在选材上,舞蹈编导应该做到大胆创新,以发挥自我意识为主,让舞蹈更具特色。

四、结语

舞蹈在进行编导的过程中,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慢慢显现出来,这是一个长期且漫长的过程,只有经过长期的培养与训练,编导的自身能力才会慢慢得以提升,这对多数研究者而言,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通过从即兴舞蹈的训练培养开始,再加上动作编排训练和选材结构的训练共同进行,来进行培养,为舞蹈编导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猜你喜欢

舞蹈编导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舞蹈编导的创作能力
关于舞蹈编导创作出新颖独特的舞蹈分析
浅谈舞蹈编导应具备的创作技巧与思维能力
舞蹈编创中音乐的重要性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