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秦腔老艺术家口述史研究始末

2018-05-04王玫王淼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口述史秦腔非遗

王玫 王淼

摘要:秦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抢救第一手资料成为当务之急。以秦腔老艺人口述史为研究对象,口述史与书籍资料记载内容、实物资料可以进行互证,第一可以纠正资料记载的错误,第二可以补充资料记载的细节性内容,第三可以为秦腔研究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关键词:非遗;秦腔;口述史;老艺人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3-0041-01

一、引言

(一)戏曲口述史研究现状

“口述史”(oral history)是“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而戏曲口传心授的特点与口述史较为契合,口述是戏曲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2006年,秦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意味着其保护、研究上升到国家层面。秦腔作为梆子腔最重要的分支,在二百多年的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声腔体系;作为民间艺术形态,长期以来缺乏理论总结和系统研究,文字资料较为匮乏。历史上,无论是剧目、舞台表演、历史,都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在世的老艺人不仅是艺术的载体,更是活的历史书,活的秦腔史。

秦腔史的研究和撰写已经进入到学术层面,愈发细致具体。口述历史理论的运用和实践,无疑会拓展和进一步深化秦腔史的研究。

口述史在学术界早已有之,如著名的华人历史学者唐德刚先生以《胡适口述自传》成为了中国口述历史的开创者之一。当下,口述史在戏曲界已逐渐展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类已立项课题主要是从剧种层面展开,现有书籍、论文资料仍停留在艺术经验的总结层面。

(二)秦腔口述史研究现状

目前,秦腔老艺术家口述史的课题研究较少。秦腔口述史的意义不惟是填补秦腔史一个空白,更在于运用秦腔研究、戏曲研究的一种既旧亦新的观念、思想和方法,充实戏曲研究内容和方法,它也是秦腔研究、戏曲研究进入21世纪后学历化的表现。

口述研究是既旧又新的一种研究。旧者,这也是过去的一种传统;新者,现代又赋予这种研究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格式。旧时代,多数演员艺人没什么文化,靠口传心授,鲜有文字或其他媒质留存。新中国成立后,戏曲演员(包括秦腔演员)地位得以显著提升,也开始关注他们的从艺经验和表演体会,故在20世纪50、60年代有一批戏曲、秦腔演员艺人“谈艺录”,就是今日之“口述”历史。

如:《秦腔种种——访秦腔演员何振中》、《刘毓中先生谈秦腔须生基本功》等都是早年的口述史雏形。1990年代后期,由于书籍出版的普及,秦腔老艺人开始出版带有口述自传性质的回忆录,如《舞台人生——杜秀霞戏文选》、《从艺六十年》(余巧云自传)、《艺海搏击60年》(张咏华自传)、《梨园行歌》(王保易自传)、《我的艺术之路》(吴德自传)等。

就出版的秦腔口述书籍来看,多属于个人回忆(包括对自己或者对同行的回忆)和艺术经验总结,留下完整口述史记录的老艺人不过三四位,出版回忆录、艺术自传的老艺人不过十位而已。这对于漫长的秦腔史、20世纪秦腔口述史而言只是沧海一粟。这些资料主要集中在陕西的中路秦腔,而陕西的东路、西路、南路秦腔则少有相关的口述资料,其他省份目前也较少。

二、陕西秦腔老艺人口述史研究始末

2015年,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立项“非遗视阈下的陕西秦腔老艺术家口述史”,使得秦腔口述史第一次步入学术殿堂。2015年1月、3月,2016年1月、7月,课题组分五次到渭南市、临潼区、西安市等地采访老艺术家,共计采访14人,录制口述史30小时,共录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余巧云、马友仙、李爱琴、康少易,因吕明发、负宗翰、肖玉玲三位老师先后去世,未能采访,另录制老艺术家凌光民、闫瑞民、左福成、李喜堂、余仙花、申水琴、张咏华、郝振易、杜永泉、卫赞成的口述史,共计14人,超过预期7人的录制计划。带动民间研究者走访老艺人80多位,基本涵盖了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主要秦腔老艺人。录制视频40多小时,音频近200小时,拍摄老剧照上百张,抢救了大量资料。

(一)价值意义

1.抢救、构建20世纪秦腔史。首先是抢救,随着老艺人的不断离世,许多问题成了不可破解之谜,时间的紧迫性;其次,构建大的历史框架。档案和文献是冰冷的,口述是有温度的,在现象层面比任何历史文献更丰富。口述历史对现象层面的挖掘,具有特殊的优势。口述史可以还原大量细节,通过生动活泼的口头描述,再现秦腔历史。

2.对于秦腔史料、书籍具有辑佚、补遗、缀合作用。通过口述史可以校勘、考订、鉴别其真伪,考索其源流和特征,将文献资料与口述历史资料配合使用.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集中说明一个问题。

3.完善戏曲口述史。中国戏曲是一个整体,数百年的流传、演变才成了今天众多的地方戏,但众说纷纭,资料记载语焉不详,口述史将会在戏曲史的梳理上起重要作用,为我们日后研究梆子腔、皮黄腔、弋阳腔、昆腔的传播演变提供坚实的基础。

4.研究秦腔的传播、演变、发展、传承,西路梆子和东路梆子对于梆子腔的意义。秦腔是最早的梆子腔,研究秦腔的口述历史对于梆子腔整个声腔系统的研究有着莫大之价值和意义。

5.秦腔研究从经验分析总结上升到学术理性。秦腔从有文字记载的“西秦腔二犯”开始,一直停留在艺术经验的总结、舞台表演的个体感受、独立圈子的个性化研究,通过口述史我们将秦腔口述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打破行政区域划分,打破门户之见,立足历史的角度将秦腔研究上升到学术理性研究范畴。

(二)研究方法

采取现代科技技术,以录像、录音、摄影的方式对老艺术家进行采访,现场的采访录像、录音与之前的访谈录音相结合,将口述与演出录音录像相结合,将口述内容与文字记载相结合,相互佐证,校勘。区分老艺术家的口误、忌讳、隐瞒,以及漏记、错记等,对于口述史不能全盘接受,在文字实录之后,以注释形式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关解释,以备后来者查验。

以口述史来打量20世纪秦腔历史。口述史能够提供第一手的鲜活资料,能提供最直接的感受和最原始的舞台经验,能提供最真实的(相比从资料研究而言)秦腔演出史、演变史。从口述实录的角度出发,将资料并不丰富的秦腔研究拓展一个广阔的视野。不再局限于有限的文字资料、实物资料,能够从活历史观照秦腔发展。

(三)研究过程

第一步,对老艺术家进行实际拜访,根据身体健康状况、年龄大小,确定研究的先后顺序,口述史无疑是和时间赛跑,老艺术家平均年龄都在75岁以上,各種意料不到的情况都会出现,先采访身体最差的,年纪最大的。依次展开。

第二步,分工协作。课题组成员分头行动,争取时间的最大化。老艺术家退休在家,居住地比较分散,分布全省多个城市,分头采访可以加快课题研究的进度。按照城市分为西安、西安周边、渭南、宝鸡、汉中。

第三步,对采访录音进行文字稿整理,对录像进行后期编辑制作。对于第一次采访未完成任务的需进行第二次采访。

第四步,对文字稿进行研究。参照书籍、论文、录像等资料,对其中有关问题做注释说明。

第五步,撰写报告。

(四)观点与结论

秦腔一般认为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以山陕梆子为源头的同州梆子、蒲州梆子,另一个是以西府秦腔为代表的西路戏。需要在口述史做出印证的便是这两个源头的关系,以及汉调桄桄和西府秦腔的关系。

由于跨地区、跨院团,且全部已经退休,采访难度非常大。有的老艺人身体逐渐衰退,记忆力减退,时间紧迫,研究过程中艺人患病、去世等无法接受采访。

口述史必然存在说法不一致、多种说法并存、误记、漏记等情况,需要丰富的秦腔知识及戏曲理论知识,才能辨认。利用现有资料及口述史对秦腔百年历史进行梳理和研究,主要分析其生成的机理、原因、影响、传承等。

三、结语

该项研究其实刚刚起步,口述史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有大量的资料需要去抢救,任重而道远。秦腔口述史的进行给秦腔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注入了新的血液。在未来,秦腔口述史的研究需要从数量及范围上进行扩展,扩大研究面,扩大研究范畴,建立起独特的研究体系和学术标准。

猜你喜欢

口述史秦腔非遗
“秦腔名旦”是怎样练就的?——《双官诰》、李娟及秦腔艺术的传承
在“秦腔现代化与现代秦腔实践之路”研讨会上的发言
《主角》与秦腔:彼此成长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关于口述史的若干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