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萘乙酸浓度对饲料桑生根影响的试验研究

2018-05-04李清丰向梦斌周广源

饲料博览 2018年4期
关键词:萘乙酸桑枝根部

马 升,李清丰,向梦斌,周广源,刘 清

(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重庆 402460)

饲料桑,也称雅津蛋白桑,属桑科格鲁桑类的落叶乔木,深根性树种,耐旱、耐瘠薄、耐盐碱,抗沙埋,具萌发力强、速生、耐刈割等特点。萘乙酸是一种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无色固体,结构为萘的1号位置以羧甲基取代[1]。其是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并且诱导形成不定根增加座果,防止落果,改变雌、雄花比率等,可经叶片、树枝的嫩表皮,种子进入到植株内,随营养流输导到全株。适用于谷类作物增加分蘖,同时促进扦插枝条生根[2]。

饲料桑是我国桑产业中效益较好的新型品种,区域适应性强,具有直接的生态价值和饲料价值,开发前景十分广阔[3]。饲料桑叶是一种比较优质的全价饲料,与目前被誉为“饲料之王”的紫花苜蓿相比,其营养价值更高,特别是蛋白质含量非常丰富,而纤维含量低,还含有多种天然活性物质与生长因子,是一种很好的畜禽饲料资源。而且饲料桑枝叶作为饲料具有来源广泛,资源丰富等优点,开发成饲料后将有利于缓解目前的饲料短缺问题。此外,桑叶资源开发还可充分挖掘桑叶资源廉价与保健的优势,与常规饲料进行有机整合后能以桑叶的保健成分来弥补常规饲料的不足,丰富饲料品种来源,降低饲料价格,促进动物饲料行业的发展[5]。但目前饲料桑的种植和培育并未得到大力推广,主要是由于其种植与培育的方法未得到普及,商业价值也未引起重视,另外在生产中多利用种子进行播种繁育,但其种子又不易采收。为了探索沙地饲料桑繁育的多种途径,进行饲料桑在不同浓度生根剂浸泡下的扦插试验,以解决沙地饲料桑扦插繁育生根率不高、成活率较低等问题。本文通过为期60 d的硬枝扦插育苗试验,成功地明确了在不同浓度生根剂浸泡下饲料桑的生长状况,并增加了新的育苗途径,为大量繁育苗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四川省农科院提供的直径>0.5 cm的1年生以上的饲料桑枝条150枝;萘乙酸溶液浓度分别为0、50、100、150、200 mg·L-1,萘乙酸来自广州市林国化肥有限公司;花盆25个。

试验地位于西南大学荣昌校区草业科学教学科研示范园区,地处105°17′~105°44′E,29°15~29°41′N,年降水量为1 099 mm,年日照1 083 h,相对湿度72%,>0℃积温6 383℃·d-1,年均温度17℃,>40℃的天气约有15d。全年最低温-4℃,最高平均气温33℃。土壤类型为沙壤土,pH 6.9,有机质含量<0.5%。其中,含铵态氮16.0 mg·kg-1,有效磷12.5 mg·kg-1,速效钾85.6 mg·kg-1。

1.2 试验方案与步骤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设置5组对照试验,每组试验中有30个饲料桑枝条。主要试验流程如下。

1.2.1 不同浓度的生根粉溶液的配制

称取不同重量的萘乙酸加入2 mL无水乙醇进行溶解,然后加入蒸馏水配制成萘乙酸溶液50、100、150、200 mg·L-1,空白组中不含萘乙酸,仅由2 mL无水乙醇和蒸馏水配制成0 mg·L-1的溶液[4]。

1.2.2 饲料桑枝基部浸泡

将150枝饲料桑枝修剪到长度约25 cm,去除叶片,并分为5组,每组30枝,分别浸泡在5种不同浓度萘乙酸溶液中,浸泡深度约为20 cm,每组进行编号记录。

1.2.3 饲料桑枝扦插

饲料桑枝浸泡12 h,并晾干1 h后进行扦插,每组5个花盆,每个花盆中扦插6枝,即每组设置30个重复。扦插土壤用双氧水消毒,保持松弛通风湿润均匀、无严重土传病害、且具有良好自然条件,扦插深度大约为10 cm,斜插的角度约10°。

1.2.4 饲料桑枝生长管理

试验中饲料桑枝生产周期60 d,在生长期间观察,每天同时对全部的试验组进行合理浇水。

试验的重点是在探究不同浓度的生根粉萘乙酸对饲料桑枝根部发育的影响,因此更多的是要保证饲料桑枝扦插的存活率。试验期间的选择应该尽可能代表试验区域的气候土壤与栽培调节,选取的土壤为本地消毒土壤。插条生根前调节好温度、光照、湿度等条件,使其尽快生根,其中在生根期间确保枝条不会因为干燥而缺水枯萎,基质保持一定的含水量,主要靠其原有水成分,辅以适当的浇水、管理,通常以50%~60%的土壤含水量为适宜,因为水分过多常导致根部腐烂[6]。

在试验结束后,通过测定观察并统计生根数量,单支最大生根数以及生根率评价不同浓度的NAA对饲料桑生长状态的影响。统计中只要枝条生长根数量≥1即视为生根存活[5]。

1.3 测定内容与指标

在试验中,根部发育的状况可以用平均生根数、生根率和平均根长来判断。

1.3.1 平均生根数

整个试验期间按照试验规范执行,在试验结束后,拔出所有饲料桑枝进行根部的生根数量测定。对5个试验组共150枝进行统计,每一组统计生根数量,并以平均数计算,没有存活的不做记录。计算公式见式1。

1.3.2 生根率

试验结束后,对5个试验组共150枝生根和没有生根的枝条进行统计,然后进行计算,得出生根率。计算公式见式2。

式2中:PCT表示生根率,s总表示所有已经生根的枝条数量,a表示总枝条数量(为固定值,试验中即为150)。

1.3.2 平均根长

每组试验进行数据统计时,测出每一组各枝条生根数量的总长度(主根)进行记录,没有存活的不做记录。然后再统计该组所有根(主根)的数量,计算出该组的平均根长。计算公式见式3。

2 试验结果

试验期2017年3~5月,60 d生长期间的温度、土壤、水分与湿度基本一致,除日常水分补充外无人为干预生长。在上述试验条件下,不同萘乙酸粉浓度下饲料桑存活率、平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见表1。

表1 不同萘乙酸粉浓度下饲料存活率、平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

由表1可知,萘乙酸在浓度为100 mg·L-1处理下,平均生根数效果极显著优于其他试验组(P<0.05)。存活率效果显著优于0、50 mg·L-1浓度处理下的试验组(P<0.05),优于150、200 mg·L-1的试验组(P>0.05)。平均根长效果显著优于其他试验组(P<0.05)。

在这5个浓度萘乙酸溶液浸泡并进行扦插的饲料桑枝经过60 d生长后,在100 mg·L-1浓度下,饲料桑枝的根部生长所需测定指标均是试验组中最高的。空白组的各项所测指标最低,而在50 mg·L-1与150 mg·L-1浓度下,各项数据都明显好于0 mg·L-1浓度下的测量指标。表明一定浓度的萘乙酸对饲料桑根部生长有良好促进生根发育的作用,并可提高其扦插存活率。当浓度提高到200 mg·L-1时,各项测量指标则低于50 mg·L-1下饲料桑枝的表现。从上述试验数据可知,萘乙酸NAA对饲料桑根部生长存在影响,较低浓度可以促进根部的生长发育,浓度过高时则会对根部的生长发育起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在NAA浓度分数为300×10-6g·L-1时,酒泉地区沙地扦插的饲料桑存活率为83.4%[7]。此数据对本试验的存活率有一定的参考性。

试验结束后,拔出花盆中的饲料桑枝,直接对比不同浓度下饲料桑枝的生根状况,见附图。

附图 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处理后根部生长状况

根据试验对比结果可知,在萘乙酸100 mg·L-1处理下,饲料桑枝生根数和根长均优于其他试验组。在浓度为萘乙酸50和150 mg·L-1的处理下,饲料桑枝生根数和根长又优于浓度为200 mg·L-1萘乙酸试验组。

3 讨 论

本试验所得出的结论并没有广泛的代表性,而只能作为本地的参考,因在试验中,虽然存活率高低差异较大,但此试验并非在完全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更多的是考虑处理后的存活率。是否在其他的环境条件(湿度、温度、土壤营养等)改变之后,100 mg·L-1的萘乙酸下饲料桑生长就不会出现试验中的存活率,而存在其他值,有待下一步试验验证。在本试验中,根部发育的状况标准可以用平均根长和生根数量判断,但枝条根部生长与其吸收土壤中的物质有密切联系,在消毒过程中可能因改变了此试验中枝条在土壤中发育时的一些必要条件而出现特殊结果。

另外,根越长是否说明植物存活率越高,在此浓度处理后是否能长时间存活以至于进行生产,这些也是有待试验考证的。另外,在此次的变量处理中,所有的萘乙酸都加入了少量的无水乙醇溶解,这会不会对其根部发育产生影响也是值得探究的。每个梯度浓度的差值为50 mg·L-1,是否还因试验设计精确度不够而使得到的数据结果缺乏参考价值,在其他变量的设计下是否会得出更精准的试验结果或出现其他的试验情况,这些都是有待下一步试验去研究。

4 小结

本试验通过用萘乙酸溶液对饲料桑枝浸泡处理,扦插并自然生长60 d,测定根部生长发育状况来探究饲料桑在本地区的生长发育适应性。此种用萘乙酸浸泡后进行饲料桑扦插培育的方式为饲料桑的推广种植和培育提供了参考与比较。通过本试验可得到以下结论,在本地区土壤与水质相同的培育下,萘乙酸浓度对饲料桑根部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在浓度为100 mg·L-1的萘乙酸溶液浸泡后,饲料桑根部生长的平均生根数、生根率和平均根长都远高于其他4组试验对照,表明萘乙酸在此浓度下对饲料桑根部的促进发育效果最理想;低浓度萘乙酸可以促进根部生长发育,但浓度过高时则会对根部生长发育起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 崔国忠.沙地饲料桑扦插育苗及丰产栽培技术[J].落叶果树,2010,42(6):43-45.

[2] 兰英,牟琼,范彦,等.不同品种鸭茅在渝西地区生态适应性评价[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21):87-89.

[3] 张爱芹.畜牧业新饲料源-桑叶的营养价值及及青贮技术[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4(9):60-62.

[4] 王涛.ABT生根粉与增产灵的作用原理及配套技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5] 史倩倩,王雁,周琳,等.生根粉及不同基质对牡丹传统品种扦插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2(1):91-96.

[6] 徐兴友,刘永军,董超华,等.南蛇藤嫩枝扦插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4,19(12):56-59.

[7] 于翠萍,王建民.干旱荒漠区不同生根剂对沙地饲料桑硬枝扦插育苗生根的影响[J].防护林科技,2013(6):19-20.

[8] 赵志新.北美海棠微扦插繁殖试验[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1):123-125.

猜你喜欢

萘乙酸桑枝根部
大型桑枝粉碎机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桑枝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不同生根促进剂对玉树水培诱导的影响
桑枝屑香菇种植基料配方的筛选试验
乙酸溶液浓度对提高迎春硬枝扦插生根规律的影响
降低低压铸造铝合金轮毂辐条根部缩孔报废率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氯化胆碱·萘乙酸可湿性粉剂中萘乙酸含量
桑枝化学成分的研究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复硝酚钠与萘乙酸处理对红花羊蹄甲扦插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