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的“课赛融通”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2018-05-01何建武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内涵

【摘 要】 顺应现代职业教育开展的“项目驱动式”和“任务导向型”课程改革新趋势,应注重“以技能竞赛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课赛融通”教学改革新模式,以技能大赛引领教学改革,以素能本位彰显职教特色,充分展示现代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课赛融通;教学模式改革;内涵;作用;意义

一、“课赛融通”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都明确提出,要把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作为选拔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技能竞赛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职业技能提高也是高职课程教学设计的目标。

教育部《关于深化職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文件)指出:职业院校要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

近年来,职业技能大赛应运而生,通过职业技能大赛的内涵与竞争体系建设,达到“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合、以赛促学”的目的。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职业院校的“风向标”,不仅可以检验实践教学的质量,也可以对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使高职院校更加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大幅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最终使学生有更好的就业前景。

二、“课赛融通”教学模式改革的内涵

“课赛融通”是指将各种技能竞赛项目嵌入课程教学当中,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以竞赛为动力,以竞赛内容为项目驱动,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同时参赛学生可通过参加竞赛来代替相应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过申请,根据竞赛的规格和成绩获得相应的课程成绩。

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为指导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分析专业的职业标准和主要技能大赛,掌握专业的职业需求、岗位任务,全面开发课程体系,要以技能大赛为引导,研究竞赛赛点,基于“项目驱动式”和“任务导向型”开展课程建设,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实现赛点与课程内容对接,开展竞赛课程化、项目化建设。通过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将与主要技能大赛相关的工作任务分成模块,开发基于技能竞赛的典型课例。设计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课赛融通”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改革,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结合“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理念,开展技能竞赛专题综合实训,组织学生积极参赛。

三、“课赛融通”教学模式改革的作用

以赛促改。以技能竞赛为载体,引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改革。以技能大赛中出现的项目试题、训练任务、设备为载体,进行课程开发和课程整合,开发出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现专业技能应用的实训课程,开展技能竞赛专题综合实训。以提高学习效率为目标,借鉴竞赛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促使考核体系更加多元与科学,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实现竞赛与创新创业教育对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以赛促教。以技能竞赛为平台,有效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通过直接参与和指导学生技能竞赛,可以促进教师全面掌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理实一体化提升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技能研究型教学团队,促进 “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

以赛促合。以技能竞赛为桥梁,助推校企之间深度多维合作,完善实训基地建设。技能大赛为校企双方提供了一个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为校企双方找到了一个长期深入合作的切入点。以技能大赛为契机,每个参赛项目均与企业合作,有企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参与和指导,通过技能大赛,学校各参赛专业与企业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增强,能够探索出多种合作形式。完善实训基地建设,依据大赛训练条件更新实验实训设备,增加新的实训室,提高比赛保障能力。

以赛促学。带动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将不同层次技能大赛——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大赛衔接起来,各专业每年都举行校级技能比赛,确保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参与比赛,使大赛成果普惠所有学生,保证技能比赛的覆盖面和学生参与度。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的选手必须经过层层选拔,以优异的技能成绩才能脱颖而出。参加技能大赛选手,通过大赛的洗礼,在各方面都更加成熟,特别受到企业青睐。参赛选手强势的就业能力为其他学生树立了良好的示范,增强了更多同学的学习信心。

四、“课赛融通”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课赛融通”教学模式改革基于“项目驱动式”和“任务导向型”课程改革趋势,设计出了以技能竞赛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课赛融通”教学改革新模式,以技能大赛引领教学改革,以素能本位彰显职教特色,充分展示了现代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完成项目任务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学中做”和“做中学”。根据任务导向展开技能大赛教学设计,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和课程设计体现以生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教学设计体现高职教育的激励作用,发挥技能大赛的风向标、助推器和度量衡、试金石的作用,促进课程改革、促进实训基地建设、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校企合作,促进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

“课赛融通”教学模式改革着眼于行业企业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着眼于学生职业意识的有效培育、职业生涯的科学规划、职业信心的提高强化和对专业知识学习兴趣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基本实操技能的强化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对学生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课赛融通”教学模式改革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技能大赛引领教学改革,以素能本位彰显职教特色,充分展示了现代职业教育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育,检验了教学成效,培养了职业意识,激励教师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知识更新、能力提升。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有效学习,提高知识使用与技能运用的能力,增强了思考力、沟通力和执行力的培养,增强了集体主义观念、团队协作精神与竞争意识的培育,实现了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为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实现高质量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潘旭双.中职外贸专业“单证技能竞赛”与教学改革的融合[J].对外经贸,2013(11).

[2] 李贵炎.开发基于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化课程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1).

[3] 李茂英,曾庆军.课证岗赛融合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5(11)16-19.

[4] 刘凯.技能大赛与项目化教学相融合的有效途径[J].辽宁高职学报,2012(2).

【作者简介】

何建武(1979-)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试论现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网络新应用环境下JavaWeb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基于微课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论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
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在外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中的运用
木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