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为语文

2018-04-28来燕丽

世界家苑 2018年2期
关键词:传承者学科语文

来燕丽

摘 要:何为语文?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只是简单地觉得语文,就和数学、英语一样,作为一门学科,从我们踏入一年级的课堂开始,它就一直伴随着我们。有所不同的是,它给人一种思想的厚重感,这种厚重感它不同于历史,历史是事实,辉煌也好,衰落也罢,它是对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客观陈述,不可更改;而语文,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去表达自己,去理解他人,传达给我们古人的思想与智慧,也警示我们人性的恶所带来的后果。

关键词:语文;学科;传承者

“语文”一词,它绝不仅仅是课程的代称,而应该表示着一种对语言和语言学习的生成、掌握、运用的独特理解。这种理解要比語言学家和作家都更深切明了,更富有客智和创造力。我们的语文教师都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使自已成为语文学家。这里所说,或许都是“常识”,但却都是击中要害的。[1]以“语言学家”的眼光去看待语文,语言学知识作为语文教学的中心,课文成了语言学知识的例证;用“文学家”的眼光去看待语文,文学欣赏成了语文阅读课的全部内容;陈日亮老师从语文学家的眼光看语文,他说语文是重心智体验和技能经验的学科。在我看来,如果没有语文,我们的生活就犹如一潭死水,没有波澜,没有灵动,没有交汇,没有碰击。

本文将从语文的性质及其作用和意义三方面展开谈谈何为语文。

一、语文的性质

语文的性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

语文最基本的基本性质就是工具性。叶圣陶老先生曾说:“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和书面语连在一起,就是语文。”[3]语也好,文也好,都是人们用来交流的。最早没有文字的时候,人们用口头语言来传达信息,交流思想;后来出现了符号和文字,到了东汉,蔡伦发明了纸张,渐渐地又有了书写的工具。于是,人们除了用口头语言来交际,还用文字来纪录,传递知识与文化,文字成了其中最重要载体,传承和沟通文化。现如今,学习语文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不走的一条路人们通过学习语文来获取知识和交流表达的能力,这就是语文的工具性。

人文性是语文的另一个重要性质。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团队严格筛选、考量过的,所有选文都具有相当的思想性、情感感染性,表达着作者的态度、思想、方法和世界观。古人讲过,“文以载道”,说的就是“写文章的人,在写文章的时候,要考虑思想性,要表达鲜明的思想感情;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从而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4]无论是学生学习还是教师教授,无不受到语文的熏陶和感染……

二、语文的作用

其次语文的作用,语文来源生活,表达生活。语文首先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试想一个人连说话写字都不顺畅,何谈人生?其次就是如何把语言说得美和动人。比如,抬头望见圆月,李白吟诗作赋: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冰心写下:融融的月光透过窗台,痴痴的、柔柔的漫进小屋,漫到她可以去的地方,不留一丝丝缝隙——我的眼前。她,带着神秘,带着浪漫,带着忧伤,带着哀怨;把我,带进悠远。总也不至于只会苍白地感叹:月亮好大,好圆。

语文的作用有很多种,抛开那些官方的说辞,就我个人而言,学习语文有助于我了解古代文化,在和朋友聊天时可以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学习语文,可以让我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比如现在社会常见的道德绑架,追溯到我国教育的鼻祖孔子,他并没有倡导以德报怨,而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学习语文还可以提高我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当别人用一堆冗杂的话还说不明白一个事物的时候,我可以简短准备的表达出来。

三、语文的价值

语文的价值对个人而言,表面上看来是对学生语言和文字的训练,知识水平与表达能力得以提升,其实是更重要的是思维与创新力得到锻炼,情操与品格得到熏陶, 综合素质不断发展,从而展现自己的独特价值。

语文对于个人而言是重要的,对于社会更是举足轻重的。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有特殊的意义,正如都得的《最后一课》所讲述的一般,当韩麦尔先生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的时候,母语的教学就上升到了国家层面,是一个国家的标识,一个民族的信仰,其社会价值也由此体现。

语文对我来说,是一门基础课程,我需要去钻研教材教法,积累知识方法,将来可以深入浅出地传达给学生;但它又不单单是一门课程,它存在于我生活的角角落落,伴随我经历一番番春秋冬夏,品尝一场场酸甜苦辣。语文,不可或缺的存在。

参考文献

[1]钱理群.何为“语文”——读陈日亮先生新著《我即语文》[J].语文学习, 2007(6):4-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徐林祥.说“语文”[J].语文教学通讯,2009(32):1.

[4]吴天石.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训练——在中小学师范语文教学会议上的发言[J].江苏教育,1962(12):3-6.

[5]钱理群.何为“语文”——读陈日亮先生新著《我即语文》[J].语文学习,2007(06):4-10.

[6]洪宗礼.只有一个目的:塑人——我的语文教育观[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0(09).

[7]林涛.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品味语言[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10):105.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传承者学科语文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建设特色课程,培养粤剧“传承者”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中国共产党优秀思想道德传统的传承者研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