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8-04-28侯仁祥

财会学习 2018年11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问题

侯仁祥

摘要: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贯穿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过程,在履行服务职能,促进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存在各种问题,影响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国家政策的落实。下面,本文首先分析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意义,然后分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完善预算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深入,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阻碍社会发展。为杜绝违法行为,保证资金安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水平,需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现从以下几点探讨。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意义

(一)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重点,对内部管理、运行有着重要作用。通过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能加大内部经济、管理活动的监管、考核力度,改善收支状况,提高经济活动有效性,从根本上规避贪污腐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管理目标[1]。

(二)提高资金利用率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不但能规范预算管理流程,还能加强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评价等环节的控制。预算管理的执行,能健全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细化预算编制,改善财政收支结构。

(三)提高宏观调控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在履行服务、管理职能时,主要的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通过我国不断改革财政管理,能提高资金监管水平。因此,合理预算管理的实施,能掌控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提升财政资金的调控、统筹能力,在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情况下,实现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目标。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预算管理意识,组织体系不健全

受传统管理理念影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并未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管理人员缺乏预算管理意识,导致在预算管理执行中,不够重视预算编制、预算监督和考核。在编制预算方案时,工作人员多从自身利益出发,致使预算编制不符合单位实际;行政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时,部分预算外的资金、其他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中,影响预算管理结果[2]。

(二)预算编制不合理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预算编制占据重要地位。因此,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对预算执行、管理水平非常重要。但是,当前的行政事业预算编制中仍存在各种问题,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降低预算管理水平。首先,编制预算方案时,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不积极,缺乏对自身经济活动的调研,造成预算编制不符合各部门情况,增加审查难度,影响预算管理的权威性。

(三)缺乏预算监督体制,绩效评价机制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执行预算期间,由于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缺乏完整的预算监督组织体系,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影响财政资金安全,降低资金利用率。并且,单位缺乏来自第三方的监督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影响预算执行结果,导致贪污腐败现象频发。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也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不够重视绩效评价,未使用合理的评价方法,未采用有效手段考核、审查预算执行情况,造成预算执行结果偏离预期。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绩效评价时,因绩效评价机制不完善,无法考核、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及资金流动情况,降低预算管理约束力和预算管理效率[3]。

(四)预算管理人员缺乏职业技能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开始更新预算管理体系,导致传统预算方式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预算管理人员职责是有效使用资金,其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单位资金的应用情况。预算管理人员缺乏职业技能,不但影响着预算管理体系的落实,还降低行政事业单位效益。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预算管理意识

首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的预算管理意识。通过领导对资金预算执行力的提高,保证预算结果的准确性;其次,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强化和预算管理相关内容的培训,保证每位员工都充分了解预算管理的意义,从而提高管理水平;最后,建立收支审核机制,预防资金浪费,提高资金利用率。

(二)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质量,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必须建立预算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编制、执行结果。预算管理制度的健全,旨在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管理,规范财政资金的收支约束流程[4]。首先,建立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加大预算执行监督力度,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其次,完善财政预算收支约束机制,减少财政资金浪费现象的发生,进一步提高资金利用率。

(三)完善预算编制方法

预算管理涉及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工作,工作量大、专业性强,为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必须完善预算编制方法。在编制预算方案时,编制人员要广泛收集资料,积极、主动的和各部门交流,并根据当年的预算执行情况、物价变动等因素,测算各项收支规模和结构,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满足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需求,实现资源配置目标。一般来讲,采集数据是否完整,直接影响着预算编制结果;项目支出预算编制过程中,需结合单位实际,尽可能的细化工作,并明确绩效目标,保证预算编制符合相关的预算管理政策,在保证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发展。

(四)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

高质量的编制方案,需要高效的执行,才能合理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需格外重视预算执行的管理,提高预算执行约束性。行政事业单位应按年度预算,层层分解预算方案,并将其细化到单位各部门,明确资金支出金额和性质,防止预算超支。同时,还要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管,明确财政资金的使用职责,预防违法乱纪,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此外,还要科学考评资金的应用效益。对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应用效益进行考核,能真实的反映预算编制水平[5-6]。若考核期间发现资金使用和预算结果存在差异,需适当调整预算编制标准,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实现预算管理目标。

(五)加强预算绩效评价管理

预算管理结果和绩效评价管理关系密切,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考核、评价中,需有机结合综合考评、动态考评方法;预算执行期间,还要动态考核整个执行过程,及时反馈、处理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使资金使用和预算目标处于一致状态,及时调整、纠正预算执行偏差。另外,还要全面考评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选用各项财务指标考核资金利用率、资金使用效益,提升预算管理质量,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

(六)提高预算管理人员职业技能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和预算管理水平密切相关。为提高管理效率,必须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工作素质,如按时开展讲座组织工作人员学习预算管理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开展相关工作前,要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检测,提高业务水平。同时,还要借鉴其他公司、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邀请优秀的管理人才,并积极、主动的培养属于自己的管理人才,进而提高管理水平。

四、小结

综上所述,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能提高资金利用率,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推动单位发展。为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效率,需根据预算管理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此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參考文献:

[1]叶霁.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师,2014,22(15):70-72.

[2]张霞玲.浅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2013,15(32):74-75.

[3]邓高霞.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9(8):194-195.

[4]王悦.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35(27):1-2.

[5]黄璇.试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2015,10(2):103-103.

[6]尉咏梅.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27(33):22-23.

(作者单位:沂源县非税收入监督管理局)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问题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