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控研究

2018-04-28潘灵芳

财会学习 2018年11期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

潘灵芳

摘要: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大环境下,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是近几年会计造假案件层出不穷,使得他们的信誉度受到公众的质疑,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会计师事务所必须采取一切措施,尤其要提升审计风险的防控能力。本文提出了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主要审计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近几年,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发展迅速,在各种会计事务工作中占据主要地位。然而,新形势下的经济环境也造就了各类新型的审计风险,如果不重视这些审计风险,不采取积极的措施对其进行预防和管控,势必将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所以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必须认清现阶段面临的形势,承认自身管理方面的不足,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防控审计风险,从而帮助企业长远发展下去。

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定义及特点

审计风险指在会计报表由于漏报、错报等因素而致使注册会计师提出不正确的审计意见发生的几率。从风险发生的原因来看,审计风险主要分为固有风险、检查风险以及控制风险等。其中的固有风险主要是由被审计单位特点决定的,不能通过采取审计方法而加以防范。检查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按照特定的检查手段进行审计,但是没有发现会计报表中的错报、漏报的问题。控制风险主要是指被审计单位在业务和相应的会计操作上出现严重错误,而且通过内部管控不能被纠正和改善的可能性,这主要是由于被审计企业自身内部控制系统存在漏洞或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并将错误带入财务报表体系中而造成的。

总体来看,审计风险具有三个主要的特点:第一,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们主观想法的操控。审计工作人员通过一定的措施只能预防风险的发生或将风险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不能做到让风险完全不发生;第二,审计风险虽然不能被完全消除,但是可以通过规范的影响和管理,降低审计风险发生的几率,所以说审计风险是可以通过一定手段进行预防和控制的;最后,审计风险无法被进行精准的定量化测量,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时时可能会发生的。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对各种审计风险进行识别,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规避和管理。

二、现阶段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会计师事务行业风险防控体系不完善

首先,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及结构体系不完整。由于一些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大部分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者或股东都没有相应的注册会计师资格,而且他们的年龄结构趋向老龄,使得他们认识不到目前企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落后、陈旧的经营理念损害了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設。其次没有合理的质量责任承担体系。目前我国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中小型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获取利益,并不是从提升自身服务水平的角度出发,而是通过降低价格来赢得业务,低收费又使得他们不得不降低审计质量,从而增加了很多的审计风险。并且我国很多的会计师事务所不能为长远发展做考虑,没有建立明确的质量责任承担体系,使得责任落实不到位而引发重大风险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被审计项目风险防控体系存在问题

首先,承接业务时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控制。有些会计师事务所工作重心以利益为重,认为只要有业务就能创造利润,所以在业务接待时,没有建立完整、严格的风险控制和审查体系,更有甚者,有的会计师事务所中项目承接业务仅凭项目经理个人喜好决定,只是凭借“个人经验”觉得“此项目可行”,忽视了被审计项目本身或者后期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没有严格进行审计或执行风险防控标准。在后期业务审计过程中相应的审核人员、项目承接人、负责人以及复核人员之间没有严格的职责区分,容易引发审计风险。其次,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做到防控风险。在项目报表和资料复核过程中,虽然有一定的审核报告质量复核制度,但由于没有明确的职责划分和责任承担要求,有些审计人员缺乏有力的执行,造成各种审计风险的产生。并且由于项目复核工作一般都是由合伙人联合完成,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与结果,使得风险预防和管控机制无法正常工作,很难真正做到对风险进行有力监控和执行。

(三)注册会计师团队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首先,部分注册会计师没有进行规范的职业操作,在项目审计过程中没有彻底按照行业规范对审计风险进行有力监控,不注重审核程序的具体细节,从而耽误有力的审核证据及时发挥效用。另外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缺失加剧了部分企业财务造假问题的发生,比如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在莲花味精中的报审有误、湖北三峡新材财务造假等事件,不断给企业带来难以承受的审计风险。如果会计师与被审计企业之间有关联,或由于某种不得已原因降低审计标准,就会给审计工作带来极大的风险。其次会计师事务所不能保证完全的独立性。被审核企业与事务所之间既是相互依存又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事务所需要依赖企业提供的业务资金,以保证自身正常运作,另一方面又要对企业项目审计进行监督、制约,如果事务所审计不能真正独立,那么做出的财务审计报告也必定没有真正的客观性。

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控措施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

首先,完善事务所的责任质量承担体系,从根本上规避审计风险的出现。事务所的管理人员应该认清形势,转变自身观念,必须引进科学创新的管理方法,在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整个事务所的工作关系进行分析,建立有效的责任质量承担体系,明确各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对企业中存在的违规、违法、不道德操作等行为严惩不贷。第二,合理建设审计收费机制。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制定费用收取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在一定范围内重点对不同难度类型的项目费用收取标准进行科学的规范。这样一方面规避了只看利润不顾风险的做法,另一方面也保证工作人员的合法收入。对待不按章收费的事务所绝不纵容,严厉惩戒,减少违规操作造成的风险。

(二)加强项目风险审计的防控力度

一方面,在项目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对被审计单位及其项目的详细信息进行了解,并根据其行业未来发展趋向做出准确、客观的评价和定位,从而制定出真实、详细的审计报告和风险评估。比如在进行房地产项目审计时,除了对被审计单位资质、水平的核实,还要对该单位日后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准确的预估,一旦该单位可能受到政策、经济或其他方面的影响,可能导致在日后发展中出现问题,就要及时采取措施。在审计工作开展的前期过程中,如果发现被审计企业有任何的非正常信息变化,要缩小审计工作范围,将可能造成风险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规避审计不力造成的风险。另一方面审核评估人员还要关注被审计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对其涉及到的问题询问其工作人员,判断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存在漏洞,一旦发现无效或错误问题可以在审计评价中及时纠正,甚至暂时中止评价工作。

(三)注册会计师整体素质要全面提高

针对会计师行业存在的违规行为建立监督和管理机制,配套完善相应的惩处规定,让会计行业更加透明和纯洁。当然,对注册会计师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并不是说剥夺他们的自主权利,在制定监管机制时应赋予他们一定范围的弹性操作权利,从而保证监督工作高效、顺利展开。

并且,事务所要注重高质量人才的吸收,如果依靠外界得不到素质较高的人才,就要利用各种手段培养自己的人才,不仅要丰富他们的财会、审计知识,还要让他们对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进行了解,提高他们整体审计操作和风险防控的能力。

四、结语

本文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风险防控方面存在的弊端,并从内部建立科学的审计风险防控机制、外部加强审计风险防控力度、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整体素质以改善内部的执业环境等方面给出执行措施,以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樊翠云,刘炜.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10).

[2]付丽梅.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16).

[3]战戈.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2015,(28).

(作者单位:浙江中瑞江南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
基于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的探讨
关于降低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质量的研究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研究
河南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