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视角下的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及完善策略

2018-04-28许晶

财会学习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完善策略财务风险高校

许晶

摘要:高等院校指的是由国家拨款设立开办的公立学校,其中涉及高职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等等,不包括民办高校。自从新课改以来,高校招生的过程中,就体现了一定的自主性,但是,这样的发展模式,也相应的增加了财务风险,若想对此类风险予以规避,就要做好内部控制工作,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基于此,笔者主要根据现阶段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具体情况,明确分析了高校所承担的财务风险,探讨了它与内部控制两者之间的关系,总结了高校财务的特征和种类,最终针对高校的财务风险防控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思考,具体可见下述。

关键词:内部控制视角;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完善策略

高校自从落实了扩招相关政策以后,院校内部的学生规模不断拓展,数量亦在日渐增加, 这一过程中,趋于增长的资金总量,也间接的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方面的风险,桎梏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给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许多的压力。国务院早在二零一二年间就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相关条款,管理机制的完善,无疑为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也间接的指明了方向,当前一些高校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未能遵循相关的法律规章机制,制定相对应的财务改革和控制措施,导致高校的发展中面临着的资金筹备上的阻碍和制约,还存在内不控制机制不完善亦或是盲目投资等各类问题,使高校的财务风险被一定程度的增多,所以,笔者认为在此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若想降低财务风险,就应当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

一、高校财务风险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探讨

通常情况下,内部控制工作指的是某个组织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部门彼此之间的隔阂,根据内部以及外部运营环境,所制定的系统化的风险管体系。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反欺诈性财务报告委员会就颁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此文件可谓是内部控制发展的主要标志,其中明确提出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工作中必须把控的要点,并将其作为重点部分。基于此,现阶段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落实,定要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同时从内部控制角度着手,加强风险把控力度,提高内部控制水平,进而将各类风险因素扼杀在襁褓中[1]。

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多数高校的发展中,都意识到了传统风险控制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以往的风险控制体系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趋势。在此过程中,他们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作为基本的参考数据,尽可能满足风险管理的实际需求,相应的制定战略目标、风险应对和事项识别策略,逐步构成一个系统化的内部控制体系,将其作为基本的风险管理框架结构,体现风险管理框架的地位和重要作用[2]。

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工作所占據的地位极其重要,可谓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从风险管理工作落实的角度进行分析,它最为主要的内容,就是对财务管控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总结,而后做好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特别是在此新的发展形势之下,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人员,需要从内部控制层面着手,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真正将财务风险防范工作落实到实处,为院校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推动力[3]。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存在诱因

(一)院校内部控制力度不足

未能关注财会人员业务培训的重要性,业务技能水准不够,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不足,此外,高等院校未能构建专门的管理小组,实施高效的管理和决策,即便设立了相应的组织,也无法体现其实际作用,最后,很难认知到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使人力资源政策内容不健全、不规范、不适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4]。

(二)财务风险控制力度不够

财务风险控制和执行工作落实不全面,使财务管理工作中面临着各类的风险。大多高校未设置专门的预算编制体系,在实际的运作环节,无法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加之院校不关注预算编制工作,仅仅将其视作是财务部门的组成。而后,财务风险控制过程中还存在资产清查不彻底的现象,未能够对资产清查工作的重要性予以认知,资产管理领导人员缺少对产权的认知力,进而给资产清查工作的落实带来许多不利影响。最后,则是审查不全面,科研工作人员在申请经费的过程中,未能对资金利用情况全面认知,重视度严重不足[5]。

(三)财务内部控制监督不到位

一方面,一些高等院校未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方面的工作,无法认知到内外部监督的重要性,这样就会间接的导致院校财务管理工作中潜在许多风险因素,对于它长远化的发展具有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很多高校院校的发展过程中,未能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即便设立了此类机构,但是仍缺乏独立性,此现象的出现无外乎管理人员未认识到审计部门独立运作的作用,难以体现审计机构的地位[6]。

三、内部控制视角下的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方式探讨

若想对高等院校内部的财务风险予以预防和规避,就应当从内部控制视角入手,制定财务风险防范体系,并落实极具针对性的框架结构。

(一)对高校内部控制环境予以改善

高等院校的内部控制环境将会给院校日后的发展带来直接影响,内部控制所涵盖的内部较多,其中有岗位胜任能力、管理理念、职工道德观以及人力资源政策等等各类内容,高校可从几个主要环节入手,落实控制方案,具体见下述。

其一,关注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业务水准和技能水平,强化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力度,对每个级别财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予以提高,进而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7]。

其二,设立预算编制经济决策机构,力求使预算编制程序可以高效落实,并发挥其实际作用,减少由于人为原因所引发的财务风险事故。

其三,人力资源政策落实方面,要做好人才提拔、聘用和培训等方面的管控工作,并对相关管理机制予以完善,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最终促使财会人员实现稳健、快速的发展和成长,为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落实提供相应的保障。

(二)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估机制

高校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管理两项工作都存在一定的薄弱之处,需要强化财务风险的应对能力、判别能力和评估能力等等。笔者认为可从人员培训角度入手,将风险控制和职业道德进行有机联系,增强财务部门内部人员的风险控制力度。而后,还要设立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参照相关规章制度的内容, 对院校内部的财务风险实施全面评估,最终形成系统化的报告。再者,还要体现财务风险预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易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归类,并总结其中的规律,以此为基础,逐步构建完善的风险应急处理机制, 结合高校财务管理的实际需求,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8]。

(三)强化内部信息沟通强度

强化内部信息沟通力度,并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在实践中加强执行力,使得内部相关财会管理人员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制定适宜的沟通方式,尤其是要着重关注跨级沟通这一问题,使得上级和下级之间的沟通得以加强和深化。

其一,构建内部信息管控体系,引导相关财会管理人员可对有关问题快速总结和了解,而后作出迅速处理,为管理部门后世教学工作者提供相应的参考。其二,构建举报投诉和投诉人维护机制,重点对举报人员的个人利益予以保护,适当的给予奖励。其三,构建内部监督机制,设立专项管理小组,定期开展通报会,对各类风险因素予以规避,對内部信息沟通机制予以完善。除此之外,财务部门的有关责任人,还要将与之相关的管控情况及时汇报给校长,强化内部信息的交流,结合《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的要求,将各类财务风险予以规避,将其扼杀在襁褓中,提高风险处理水平。

(四)提高财务审计监督工作水准

财务审计监督质量把控工作的落实,要结合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两者相结合的方式,使得监督机制的构建更为系统化。笔者认为首先需要构建健全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为内部控制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另外,还要对相关工作人员实施工作评价和考核,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力度和建设方式予以审查,如若发现其中存在阻碍性问题,就要进行针对性的处理[9]。

最后,引导审计部门内部人员发挥自身的职责,使得内部控制行为更具规范性和科学性,一般情况下,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风险性因素,大多都是因为内部审计部门的运作过程中缺乏独立性,定要与其他外部审计人员相联系,方可对高校财务状况实施全面监督和管理。早在二零一五年七月,高校财务报表已被纳入到财务报表审计工作范围之内,各大高校均要配合审计工作,并加强与审计人员的沟通,使得监督机制可以极大的发挥自身的价值,为高校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落实打下良好铺垫。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的发展中,将会面临着各类的财务风险,它将阻碍实际的发展步伐,因此,高校一定要加强内部控制力度,力求做到将风险因素扼杀在襁褓中。基于此,笔者认为高校需要明确自身的发展形势,总结并分析财务风险出现的具体诱因,做好全方面的分析和探讨,对高校内部控制环境予以改善,构建系统化的评估机制,强化内部信息交流力度,将风险防控方案落实到实践中,发挥监督工作的作用,从构建严谨的监督机制这一角度入手,加强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之间的联系,进而为高校财务风险防控工作的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雷振华,邹果.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财务与会计,2014,15(10):57-58.

[2]黄瑛.内部控制视角下的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及完善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6):4-6.

[3]孙守宇.基于内部控制框架下高校财务风险机理分析及对策研究——以LYSF大学为例[J].经济师,2017,26(6):198-200.

[4]窦明霞.刍议高校财务风险防范--以X大学为例[J].商情,2016,11(37):16-16.

[5]牛艳芳,张曾莲.高校负债管理与财务风险的分析与评价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17(1):74-80.

[6]王靳云.供给侧改革下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17,26(6):112-113.

[7]周睿.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风险与审计策略[J].市场研究,2018,16(1):59-60.

[8]卫雅琦,孙文贤,李晶哲等.基于AHP法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4,22(6):64-68.

[9]汪小华.高校财务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 (1): 129-131.

(作者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完善策略财务风险高校
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途径与完善策略研究
探究现代管理环境下房地产公司会计管理完善策略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