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正能量,注入“新”动能
——安康市汉滨区抓老干部工作助推引领发展侧记

2018-04-27寇青峰

金秋 2018年3期
关键词:汉滨区杨老离休干部

文/寇青峰

汉滨区作为安康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GDP占全市三分之一。同样,总量1.2万人的离退休干部队伍,也占全市离退休干部总量的23%,如何让1.2万名离退休干部在安度晚年的同时,充分发挥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助推各项工作引领发展,汉滨区通过政策引领和实践探索,创出了一条抓老干部工作,为引领发展注入新动能的探索之路。

让离休干部生活无忧

临近中秋,2017年9月25日一大早,家住恒口镇商贸街92岁高龄的离休干部杨祖照家,来了几位杨老熟悉的“家人”——汉滨区委老干部局的同志们,带着区委区政府的重托,给杨老送来了节日的问候!他们与杨老围坐在一起,倾听这位抗战“老兵”给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杨老很健谈,绘声绘色地给大家回忆着他青春燃烧的岁月,讲述过去革命工作的点点滴滴,讲到激动时,不时开怀大笑……每到重要节日,杨老的街坊邻居们总能看到这样其乐融融的场景!

目前,汉滨区还有离休干部40人,用该区老干部局负责人的话说:这40位老同志,就是汉滨区的“宝贝”,让这40位“宝贝”安度晚年,是我们老干部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同年8月,该区专门建立了由老干部局一名干部和离休干部所在单位一名领导共同联系一名离休干部的《“两位一体”离休干部联系制度》,做到定期上门走访,准确掌握离退休干部的心理和生活状况,解决实际问题,为这些“宝贝”们送去组织的关心和问候,听他们讲故事、诉心声,让他们时刻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另外,该区还建立了《离退休干部特殊困难帮扶工作机制》,对罹患癌症或因瘫痪等原因长期生活无法自理的离退休干部每年给予3000-5000元特殊困难补助。

让退休干部充分展示自我

2017年9月11日清晨,一曲《歌唱祖国》伴随着悠扬的手风琴声,给骆家庄这片嘈杂的菜市场带来了一丝文艺气息,汉滨区老年大学简陋而又宁静的三层楼房,已然成了离退休干部展示自我的“大舞台”。汉滨区国土分局退休干部李芬辉和40多位精神矍铄的“老伙伴”,在张定柱老师带领下聚精会神地学习声乐,从每位老人专注的表情中,能够感受到他们已经沉浸在音乐的盛宴中,陶醉在音符的世界里!

李芬辉说:“退休好几年了,刚退休时还可以领孙子,孙子慢慢大了,人也变得没有了生活乐趣。自从在汉滨区老年大学学习声乐以来,又有了事干,精神生活得到了充实”!声乐老师张定柱也是一名即将退休的音乐教师,他说:“在即将退休时,能够结识这么多爱好声乐的伙伴,太高兴了……”

据老年大学负责人介绍,多年以来,学校一直想为离退休干部营造一个展示自我、寓教于乐的平台,但是苦于体制机制不顺,没有人员编制,没有经费支持,老年大学工作一直由老干部局人员兼顾,办学经费靠四处“化缘”维持,一直处于走走停停、办不下去的尴尬局面。但是,2017年9月,汉滨区委区政府专门为老年大学解决了两名事业编制,将办学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前没有机构编制、没有经费来源的制约因素得到了彻底解决,用负责人的话说“这下好了,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截至目前,该校结合离退休干部的爱好特长,开设了声乐、电脑、健身、合唱等5个专业,通过聘请专业老师授课,吸引了很多离退休干部参加学习,不到一个月时间,在校学员已达200余人。周一至周五,老年大学载歌载舞,气氛安宁而祥和。

让党的建设深入人心

位于兴安西路汉滨区教研室三楼的汉滨区教体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活动室,每月支部活动日都会整整齐齐地坐着30多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在支部书记张莲金带领下,学习理论文章,视力好的老同志专心记着笔记,视力不好的老党员安静地聆听着。两个小时的支部活动,议程排得满满的。张莲金老人说:“我们虽然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内心依旧关心着党的建设事业……”

该支部每月逢五开展支部活动,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通过开展知识问答,文体活动,组织参观、互助关爱等形式,凝聚人心,丰富政治生活。不管刮风下雨,老同志就像上班一样坚持着,守护着他们的“精神家园”。

笔者从汉滨区委老干部局了解到,该区现有离退休干部党员4000多人,有离退休党支部53个。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因为没有专门的经费支持,多年来,一直靠老同志的优良党性坚持着、靠支部书记的威望支撑着、靠单位“一把手”的政治觉悟维系着!2017年9月11日,该区专门召开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离退休干部工作,将离退休党组织建设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离退休干部党费全额下拨到支部用于开展活动;将离退休干部工作纳入全区目标责任考核;结合镇办离退休干部党员居住分散、行动不便、流动性大、不便管理的实际,在安康城区离退休干部党员居住集中的朝阳、鼓楼等社区开展离退休干部党建试点工作,让长期居住在城区、组织关系在镇办的离退休干部党员,组织生活规范化,常态化。

让离退休干部发挥经验优势

该区通过在离退休干部中开展“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鼓励有专业特长的离退休干部把经验和智慧凝聚到推动汉滨区经济发展、改善社会民生、推动脱贫攻坚等工作上来,走出一条离退休干部为汉滨引领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创新之路。

家住张滩镇徐庄村的小伙子张楠木,听说养殖长毛兔效益可观,但苦于没有技术支持,不敢轻举妄动,经过四处打听,张楠木找到了汉滨区科协退休干部包承余,向包承余寻求帮助。包承余得知情况,多方联系技术专家,为张楠木量身定制了长毛兔养殖方案,从圈舍规划设计、种兔繁育、饲料科学搭配、疾病免疫防治等方面提出全方位的规范性指导,并为养殖过程提供每月一次的跟踪服务。在包承余等老技术人员精心呵护下,张楠木的长毛兔养殖基地发展顺利,规模逐步扩大,养殖数量从19只发展到现在的2000余只,年收入达30余万元。小伙子逢人就说:“没有包叔的精心指导,我还在外地打工,从心底里感激他们”!与此同时,包承余等一批退休老专家还积极为瀛湖镇洞桥村700亩茶叶基地、大同镇袋料香菇产业基地长期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在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发挥着技术优势和经验优势。

6月的安康,酷暑难耐!87岁高龄的离休干部马文忠和搬运工一起给汉滨区江南交警中队送去了价值400元的矿泉水,正要上路执勤的交警们看到马老,纷纷簇拥过来,握住老人的手说:“马叔,又叫您费心了……”!除此之外,每日清晨,天才蒙蒙亮,马文忠老人就戴着他珍爱的红袖章,在培新街菜市场,忙碌着维持市场秩序。这位可敬的老人,在整个市场,无论是商铺老板,还是摆摊设点的生意人,无不认识马老,人们都亲切地叫他“马叔”!

猜你喜欢

汉滨区杨老离休干部
笼中鸟
“党建引领”不是空口号——汉滨区“党支部+X+贫困户”模式的调查
浇水要浇在根子上——汉滨区提升扶贫资金效益
奉献一生捐资助学
攻坚致胜的根本在于“人”——汉滨区以党建促脱贫的调查
鉴宝大师
鉴宝大师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百岁翁的“三气”养生法
观山湖区增加离休干部定点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