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2018-04-26佐一男

神州·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网络文化高校

佐一男

摘要: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多次提到互联网的建设,在我国发展的新形势下全方位的建设和运用互联网已经是当下社会建设的基础,这当中也包含网络文化的建设。高校是最具活力的互联网基地,高校大学生是互联网最基础的使用者,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对于营造一个既自由又和谐的网络内容生态至关重要。

关键词:网络文化;互联网建设;高校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已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需要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下社会交流社会建设的基础。不仅如此,习总书记还多次指出应将网络文化的建设融入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高校作为最具活力的互联网基地,高校大学生作为互联网最基础的使用者,能否建立起一个清朗的网络文化环境不仅对于培养当代高等受教育者成为合格的社会接班人至关重要,还对整个社会能够建立起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利用高校网络的软件、硬件,对网络文化进行适当引导。

在当下互联网技术不断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已经成为他们探索新世界学习新知识的工具。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和远在天边的朋友亲人进行视频沟通;通过网络直播实时参与科研研讨、名师讲座;通过网络搜集最新学科知识前沿资料;通过网络缴纳日常的学校费用、提交课程作业。而这一切的使用都离不开高校网络的软件、硬件支持。

首先,高校可以在学生经常使用的一些校园网、校园软件上安排醒目的思政教育宣传内容,如本校移动图书馆。这些思政教育还内容可以拥有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势,红歌、红色电影、中央最新讲话视频、最新人民网社评等等都可以在学生一登录自己的校园网时进行直接推送,改变学生偏见。高校应当积极主动的使用这些手中已经掌握的端口,将红色、积极、正向、健康的文化传递给学生。

其次,高校应针对网络安全进行相关建设。对于一些不利于学生成长的、非政治正确的不良信息的传播,应当做到主动拦截和过滤。针对一些黄、赌、毒、暴、涉外的网站应当及时有效的进行屏蔽,保证学生能够在一个正确、健康的网络环境中学习成长。对于网络安全的突发状况也应做到提前预警、及时干预、危急处理,保障将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的损失降到最低水平。

二、建全各类监督机制,使高校网络文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传统上来讲网络具有匿名性、开放性,谁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信息观点。这些不经筛选的信息可能充斥着大量的校园论坛和校园网,里面可能有诋毁某位政治人物的信息、可能有歪曲历史真相的信息、宣传不劳而获的信息,这些信息若被学生片面接收会对其价值观、世界观建立产生不良印象。高校因对这些论坛、校园网上此类信息进行及时的监督和删除,从源头上控制住此类信息的产生。与此同时,高校应实行登录实名制,对每一位学生的发言、浏览网页状况进行一定程度的监控,让学生明白自己并不是处于一个真空缺乏监管的环境,需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发现此类信息产生的时候,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删除,防止事态的扩大化,还应对发帖的学生进行沟通疏导交流,做好其思想教育工作,对于一些涉及法律的,也应追求其相应责任。

三、推进高校网络教师团队的建设,创造清朗的高校网络文化环境

需要建立一个既自由又和谐,积极、正向、健康的高校网络环文化境,就离不开一支优秀的高校网絡教师团队。此团队的教师应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掌握专业信息技术的教师,他们主要负责校园网络文化基础设备也就是高校互联网的软件、硬件的设计开发维护,建立有效的自动化监督机制,创建起一个即自由又有监管的网络文化环境。另一部分则是拥有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师。他们应当作为当下优秀文化的发言人在学校的校园网,各大论坛进行发言、回帖、和广大学生进行交流,创新形式贴近学生,对于一些不实信息进行权威发布澄清,传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先进的思想,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创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具有战斗力的教师团队,对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开展多样的线下活动,将网络文化建设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正如习总书记说所网络文化建设应与社会文化建设一样,高校的网络文化建设也应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高校的网络文化不是架空于校园文化的,一个积极向上活波开放的校园文化其网络文化必也不会恶劣,一个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互联网文化也会对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有积极推动作用。

因此,在互联网下,实际校园生活中应积极开展各类关于校园网络文化的宣传科普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有学生组织自发举办也可以有学校统一举行。活动的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可以是网络安全相关讲座,可以是网络法制知识竞赛等。通过线下是实际教育,让学生真正的可以做到网络自律,在面对复杂多样的网络信息的时候可以拥有自己的正确性判断,从源头上规范行为。做到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五、总结

互联网让你我他练成一个整体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符合新时代主旋律的因素。因此需要各大高校创新性运用已有资源、适当进行监管、引导、堵截,建议一只具有战斗性的网络教师团队将高校的网络文化建设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将这些不符合新时代主旋律的因素,隔绝于三观还不稳定的大学生之外,让学生可以在一个清朗的网络文化环境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立勇,吴学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

[2]李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

[3]韩庆龙,贺筱华.浅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J].时代教育.2011(03)

[4]滕晓春,郭志宏.新时期下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9)

猜你喜欢

网络文化高校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