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药品检验中常见差错及其防控探究

2018-04-26陈秋菊

神州·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食品药品常见问题检验

陈秋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药品的质量要求也相对提高,以前人们对食品药品没有高度重视,而食品药品中毒事件也相对发生,这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食品药品的检验工作也成了主要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检验过程中,由于技术手段以及检验人员的检验方法不明确,导致检验过程中好出现差错,食品药品的安全系数不能明显的呈现出来。文章主要针对食品药品检验中的比较常见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提出了一些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策略。

关键词:食品药品;检验;常见问题;对策

一、食品药品检验工作现状

(1)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产生形势极为严峻

近几年来,我国出现了齐二药、欣弗、三聚氰胺奶粉等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也引起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关注。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我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受到质疑。这些质疑就是不信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非常的不利,形势相当的严峻。

(2)科学检验理念的应用不够深入

现阶段,人们对一些基础的检验理念还不够深刻,也使得食品、药品安全检验工作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政府和党中央一贯高度重视食品、药品的安全形式,不断改进和加强食品、药品的检验工作。但是截至目前,大多数地区的食品药品检验工作仍然不够深入,对于党和政府的规章和制度也未曾深入贯彻,这就使得这些地区的食品药品安全检测工作紧紧是流于形式,而未曾深入的开展,造成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仍然频频出现,给人们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二、食品药品检验中常见问题差错

(1)食品药品检验报告中缺少基本信息

食品药品的检验报告要包括全面的食品药品基本信息,食品药品的名称、规格与型号、商标与批号、生产日期与保持期、质量级别与出产单位、产品的数量与状态、检验的日期与类型等等都是食品药品的基本信息。在这些内容中,无论缺少哪一项都属于不合格的检验报告,而这些项目也是在食品药品的检验中不能缺少的主要环节,如果哪一项漏检或者不检都是行不通的。但是,在实际的食品药品检验工作当中,并不是所有的检验报告都具有全面的产品信息,在进行检验报告的编制之时,经常会出现漏填与错填的现象。

(2)食品药品检验的依据不科学

我国在食品药品检验方面具有明确的标准,食品药品检验的依据主要是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产品标准与行业卫生标准。就我国食品药品检验工作目前的依据来讲,主要有国家、行业、地方与企业四个层级的标准,国家标准在所有的标准中是最有权威性与强制性的[1]。鉴于食品药品的种类很多,食品药品的检验标准也不计其数,这就要求食品药品检验部门加强对所有产品状况的深入了解,选择最适用于每一种食品药品的检验标准与方法。但是,在实际的检验中,一些食品药品没有明确的检验标准,这就使得某些食品药品的检验报告缺少科学性。另外,一些食品药品检验报告在数据单位与专业技术要求上没有充实的内容,二者的一致性得不到保证,也使得食品药品检验报告的质量下降。

(3)食品药品检验的结論不合理

所谓的检验结论,不仅是食品药品的质量是否达到标准、合格与不合格。在食品药品的检验报告中,要明确填写出食品药品检验的具体依据,从什么样的角度与内容进行判断得出食品药品合格的结论,从什么样的角度与内容来判断得出食品药品不合格的结论[2]。食品药品的检验分为实物质量的检验与标签检验两个环节,但在实际的检验过程当中,工作人员经常出现不正确的操作,造成食品药品标签中内容不足,一些特殊产品的特殊要求没有得到体现。比如说食品药品属于转基因食品药品,转基因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没有在标签中进行体现,就是食品药品检验工作的重大失误。

二、食品药品检验中常见差错防控措施

(1)建立健全食品药品检验报告编制制度

食品药品检验报告编制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对于食品药品检验报告质量的提高有直接作用。我国的检验部门要根据食品药品的相关规定完善和落实食品的报告编制制度,从检验工作的样品选择到样品的储存、检测与记录、报告的编制等不同的环节进行明确的规定,规范工作人员的检测行为与检验编制行为。对于每一个检测环节行为规范与不同类型食品药品的检测方法进行明确的规定,使食品药品检验报告的出具工作可以有规范可依,逐渐走向专业化,提高食品药品检验报告的质量。

(2)加强对食品药品检验报告质量的重视

食品药品检验工作人员与检验报告的编制人员对于食品药品检验工作的重视是影响食品药品检验报告质量的重要因素[3]。因此,食品药品检测部门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思想动员,使工作人员重视起自己食品药品检验的工作的意义,认识到其肩上关系食品药品安全与人民健康的责任,从思想上加强规范力度,提高食品药品检验工作人员与食品药品检验报告编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端正工作态度,促进食品药品检验报告质量的提升。

(3)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报告编制管理

食品药品检验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药品检验报告编制工作的管理,通过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实现食品药品检验报告质量的提高。首先,食品药品检验部门要加强检验报告质量的考察力度,不定期地进行抽查,了解食品药品检验报告质量状况明确提出要求[4]。其次,要加强奖罚制度,将食品药品检验报告的质量与工作人员的薪酬与升职等挂钩,以此来提高食品药品检验报告编制人员的自律与自我控制能力,提高食品药品检验报告的质量。

(4)科学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升依法检验水平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政治工作人员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从多个角度出发,对于不同职工的特点和单位性质,将政治工作高效、全面地渗透到干部职工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去,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使单位能达到长远的发展。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实践经验我们知道,为了适应我国食品药品的监督管理工作,就需要从不同途径下功夫,完善检验设备以及检验流程。好要加大检验人员的管理力度,提高检验人员的检验水平,在提高检验技术的同时,做好实践工作落实检验系统的完善化,保证最终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研究探讨。在检验的过程中同时提出改进建议,希望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食品检验报告质量,促进食品药品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毅.雷晓青.连爽.李雪芹.刘鑫.许斌.地市级食品药品药品检验新建机构发展现状分析——以贵阳市食品药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为例[J].亚太传统医药,2016(14):121-122.

[2]沈怡.汪雪君.杨慧元.LIMS在食品药品药品检验实验室成功实施因素的探讨[J].中国药事,2015(03):287-292.

猜你喜欢

食品药品常见问题检验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2017食品药品监管大事记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征订启事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常见问题分析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食品药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