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专业类书籍阅读现状调查分析

2018-04-26黄繁琦蒋艳李开莉吴新宇杨瑜晖

神州·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大学生

黄繁琦 蒋艳 李开莉 吴新宇 杨瑜晖

摘要:本文借助问卷调查和参考相关文献内容,分析了大学生专业书籍阅读方面的现状,针对大学生在专业书籍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阅读“难”的问题,我们认为大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十分需要一个具有丰富专业的书籍信息推荐平台为自身合理规划专业书阅读计划并促进与他人就专業书内容的沟通交流,进而对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知识框架的构建产生有益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类书籍;推荐;阅读规划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各方面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高等教育事业也随之发展。伴随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进一步更新完善,相应专业书籍的种类数量也大大增加,给大学生在专业书籍阅读方面产生选择障碍。由新媒体为媒介的电子阅读系统和传统的大量纸质专业书籍为大学生阅读提供了海量的图文信息链接和资料,专业书籍内容庞杂、良莠并存,极富跳跃性和复杂性,使大学生们对如何选择需要且合适的书籍一头雾水;犹豫意识里并没有一个稳固全面的知识体系,并不知道以自己现有的专业知识掌握量,哪些书籍才是逻辑严明条理清晰,读起来浅显易懂还能有所收获有所进益。这使得大学生想从庞大数量的专业书中寻找到有用的信息,成了一件费心费神的事情。

为了调查大学生专业类书籍阅读现状,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并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82份,从阅读书籍的具体选择是否困惑、对每一阶段的专业书籍阅读量是否有所规划、在专业书籍学习时的困惑交流和书籍推荐平台的了解和对相关平台的期望等方面入手,每一个问题都具有针对性地了解调查对象某一方面的具体情况。本文通过对调查问卷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当代大学生的专业书籍阅读现状以及在此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市场调查与需求分析展望出了专业书籍推荐与共享平台在国内市场上的美好前景。

二、大学生专业书阅读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1、阅读方向不明确

在本次调查问卷的反馈中,我们发现众多的受访者均表现出不了解如何挑选专业书籍,不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向该选择哪些书籍,不了解自己选择的相关专业书籍能否解决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需求等相关问题。

总的来说,较多的大学大学生对自己需要阅读的专业书籍的方向并不明确,在调查中有占76.53%的受调查者明确表示对专业学习方面所需的专业书目感到困惑,其主要问题在于无法明确自己需要看哪些书籍以完善自身知识体系。

而问卷中的关于通过互联网途径获取相关专业书单等相关信息是否有效这一问中,有23.46%的被调查者表示互联网无法完全解决他们在获取专业书籍这方面的问题,具体困惑表现在无法判断从互联网获取的信息的有效性,众多繁杂的信息堆砌在网络上使得大学生们本就不明确的阅读方向更加混乱。

由此就现有的情况,我们认为在专业书籍阅读上,阅读方向不明确是大学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2、获取专业书籍相关信息与资源的途径有限

在调查的过程中们发现很多的受访者均表示获取专业书籍的途径较少,大部分受访者多是通过老师的推荐、豆瓣、知乎这几个途径来了解相关的专业书籍信息。

较多的受访者表示老师推荐的书单中,有部分书籍因为发行量少、发行时间久远等原因,寻找难度大;而豆瓣、知乎一类的书籍推荐多是根据他人的经验来推荐,很难针对不同的个人情况和需求推荐到适合个人的专业书籍。

由此可以发现在获取专业书资源与信息上,途径较少以及收集到的信息是否有效是大学大学生在专业书籍选择上存在的问题。

3、缺少科学的阅读规划

在调查问卷中,“请问您是否对每一学年自己的专业书籍阅读量有一定规划?”这一问中有86.95%的受访者表示没有规划,拿到什么看什么,对于能从所选的书籍中学到什么也没有初期的判断;只有13.05%的受访者表示在专业书籍的阅读方面有自己的规划。而科学规划的缺失对于学生个人知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极大的问题,进而对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4、阅读过程中缺少沟通和交流

在受访者中,对于“请问您是否对专业学习存在困惑需要交流?”这一问题,有85.92%的受访者认为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和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剩下14.08%的受访者认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需要和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我们认为绝大部分的大学大学生在专业书籍的阅读过程中需要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认为需要沟通和交流的85.88%的受访者中,认为沟通和交流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书籍内的内容,并且有助于更好交流相关专业的其他各种问题。

但是在受访者中,只有24.78%的受访者在阅读专业书籍的过程中经常和他人保持交流与沟通,他们主要的沟通对象大多包括专业老师与本专业同学,交流面较窄;而剩下的75.2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较少或几乎不和他人保持交流和沟通。

由此我们认为在专业书籍的阅读过程中应该与他人多保持沟通和交流,并且应当扩大交流的范围,因为这有助于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能力。

三、国内同类读书软件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共享的便捷性,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都使用过或正在使用电子阅读软件,但并未从中找到准确的获取专业书籍相关信息的途径。我们从受访者口中了解到的当前国内几个用户人数较多,口碑较好的与图书有一定关联性的软件入手,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分析。

1.阅读性软件

国内阅读类软件如QQ阅读、掌阅ireader等为用户阅读提供了海量的图文信息链接,这些阅读内容庞杂、良莠并存。其中并没有开设专业学科阅读板块,主页推荐内容也大都以言情小说、畅销书籍及成功学类书籍为主,大学生从要中寻找到有用的信息存在相当难度,甚至不得不在多个页面中相互切换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也导致了当代大学生“杂阅读”的特点。且该类阅读软件中也并未为学生规划阅读时间,面对专业性较强的书籍乏味枯燥的问题,带有计划性、任务性的阅读规划就起到了一定监督作用,而当前国内阅读软件缺乏类似功能。

2.推荐类软件

大部分大学生受访者表示他们会经常从豆瓣、知乎、百度贴吧等论坛性网站获取许多来自专业大神、行業大咖们的专业阅读书单。但这类途径获取的多为零散的推荐信息,普遍存在占用大部分时间去收集书籍信息且信息不完整,收集难,到头来反而失去了阅读的兴趣。由此进行的阅读往往是浏览性、消遣性的“浅阅读”,而非全神贯注、集中注意力的研究型学习。

由此可见,国内现存读书软件难以满足以当代大学生为主要群体的“技能学习型”用户的特殊的阅读需求。它们没有设置针对不同专业对专业书籍进行分门别类的功能,不能适应以大学生群体为代表的自身发展需要,既有的移动阅读软件所表现出来的明显不足,成为限制大学生阅读的“瓶颈”。由于这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以至于许多大学生觉得书籍选择的空间太过宽泛,缺乏专业书阅读的明确目标与规划,对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对书籍的阅读积极性削弱,缺少深入的学习过程,大多流于表面,进而在学生专业学习上产生不利影响。

四、结论

在新媒体时代,由于网络信息庞杂,阅读内容繁杂、良莠并存,极富跳跃性和复杂性,大学生在信息选择上面临的内容繁杂难以判断实用性,阅读焦点的分散等问题,往往会产生阅读浅显化、庸俗化的不利影响。非全神贯注、集中注意力的学习,对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是极其不利的,间接也导致大学生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中产生疲惫与厌烦心理。

我们通过线上线下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到,近八成的受访者迫切希望能为他们专业学习与书籍阅读提供一个平台来改变当前大学生专业书籍阅读“难”的问题。结合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大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需要一个具有丰富专业的书籍信息推荐平台为自身合理规划专业书阅读计划并促进与他人就专业书内容的沟通交流,进而对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知识框架的构建产生有益作用。

结合当前市场上缺乏专业书籍与书单推荐的软件或平台的现状:一些平台虽有涉及专业书籍,但不具系统性与针对性,而一些平台或软件虽有涉及专业书籍的推荐与阅读,但信息相对零散浅显;且在知识时代,人们获取知识从普遍转向精准化,加之我国大学生群体庞大,需求迫切。因此我们认为,专业书籍与书单推荐软件市场值得开拓,而这样的平台也能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构建个人知识体系提供便利,进而为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有所助力。

参考文献:

[1]吴晶娥.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读者阅读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刊,2007(01):52-54.

[2]孟晖,黄瑚.移动互联环境下阅读类APP的现状及问题研究[J].编辑之友,2018(01):25-30.

[3]任浪.大学生移动阅读应用体验评价研究[J].图书馆研究,2016,46(04):107-112.

[4]黄静.书单策展:大学生阅读推广的众包策略[J].图书馆杂志,2013,32(09):62-68.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