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易班“校本化”建设途径的研究

2018-04-26陈国鑫

神州·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校本化建设途径易班

陈国鑫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部积极推动“易班”网络社区进入高校,但是从目前来看,“校本化”由于开展较慢,所以在推进易班“校本化”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校内系统缺乏整体规划、教学资源较为不足、学生学习习惯难以转变的问题。本文基于新媒体环境下,通过对“校本化”建设过程中与易班相结合的方式,为高校实现易班“校本化”建设提出必要的解决依据。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易班“校本化”;建设途径

引言:

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的大量涌现,我国社会舆论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一基础上,由于学生党建工作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并且入党积极分子不断增加,易班“校本化”的开展逐渐处于停步不前的困境。为了充分创新易班“校本化”建设途径,扎实推进易班“校本化”工作,适应新媒体环境,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例如微博、微信等新兴社交网络,更好的实现易班“校本化”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目前高校易班“校本化”建设

易班即E-Class,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在线教育、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学习互动平台,同时可以将新媒体融入到论坛之中,更好的将论坛、媒体、博客、微博、微信等主流互动平台进行整合,为广大在校师生定制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务交互平台。通过在高校中设立学生功能做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更好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活动的开展。

易班校本化建设能够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为学生打造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通过易班校本化建设,能够巩固并且发扬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成果,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思想家园。例如,福州大学通过结合互联网+思维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易班网络相结合,促进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好的发展与完善。经过几年探索,福州大学以易班发展中心、易班工作站为中心,辅以学生社区党员服务站、学生社区委员会、学生社区助学中心三个工作站;以“福大易班”立足本土,确立了“易+3,亮心窗”的校本化实践探索道路。在福大校园,易班已经成为广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帮手,衣食住行贯穿成线,小到失物招领、宿舍水电查询、二手物品交易,大到个人征信档案查询、医保参保报销,都能在易班轻松搞定。

此外,通过在平台上开设“时事政治”、“热点解读”等栏目、组织开展线上推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线下组织家风家训研读活动、制作励志语录宣传画、制定“翰墨飘香·勤学逐奖”学习成长成才计划、联合多所高校开展“宿舍吉尼斯”活动等一系列举措,福州大学易班将力争打造成适合本校校情、学情的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主阵地。

二、新媒体环境下易班“校本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充分运用新媒体作为“校本化”载体

通过开设网上党校、微信党校等新媒体形势,充分发挥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增强党建工作的宣传途径,及时的将易班“校本化”工作的最新活动、动态信息等进行推送,积极提升学生了解易班“校本化”工作的最新进展,时刻关注党建的最新动向。例如,在易班平台上设置“我眼中的十九大”留言板,让学生们能够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对于十九大的认识与了解,强化新媒体作为“校本化”载体的交互功能[2]。

(二)促进校内教育资源的融合与完善

易班“校本化”的建设离不开校内教育资源的整合与推广,加大高校之间的通力合作,努力将学校优秀内容或者特色内容制作成为慕课视频等教学资源,或者专门拍摄一期网络公开课,发布在易班网站之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优质资源的宣传与分享,更好的为学校树立品牌课程,在广大学生群体之中形成良好的口碑。同时,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制作成为慕课,并且在易班平台上进行投放,讓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朝向纵深化方向发展

易班“校本化”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推进资源整合的常态化发展,利用第三方公司等方式来增强课堂学习互动的分为,并且帮助师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课堂互动、课堂签到、资料共享的教学内容,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入。通过慕课视频资源能够强化信息技术实践性,通过将教师讲解、教学演示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巧,并且最终实现自我操作,从而更好的掌握相关的操作。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很大一部分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是将操作进行简单的演示,而学生也无法充分有效的进行操作和练习,所以对于各种实际操作只停留在表面,很难切实的体验到动手操作的乐趣,也很难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之中切实的按照规范的操作步骤来进行操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慕课视频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随时随地的进行练习,强化学生对于感兴趣课程的操作与把握,让学习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3]。

结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由于互联网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我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新媒体的发展,既能够成为易班“校本化”工作的重要工具,也可以成为易班“校本化”工作的阻碍。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下,高校作为培养祖国栋梁之才的摇篮,必须要坚持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战略,充分运用新媒体的功能,促进易班“校本化”的创新发展。本文通过对于目前我国易班“校本化”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了加强易班“校本化”的重要对策,并且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明确易班“校本化”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1]叶雄坤.“校本化”需求导向下的易班建设管理模式探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4(08):124-127.

[2]陈秀香,陈晴宇.易班网校本化、特色化建设路径探索——以龙岩学院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33(03):79-81.

[3]郑艳.新媒体环境下易班“校本化”建设途径探析[J].龙岩学院学报,2016,34(01):127-131.

猜你喜欢

校本化建设途径易班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完善“易班”建设探析
浅议易班在高校共青团改革中的作用
辅导员应用“易班”开展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浙江省港口建设现状的低碳港口建设途径
国外高水平教材的引进与“校本化”的改造研究
校本化视角下初中“阳光体育”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