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罪恶中绽放的人性之花

2018-04-26王添阳

神州·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杜十娘封建礼教背景

摘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通俗小说家冯梦龙纂辑白话小说集《警世通言》中的名篇,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较为杰出且极具典型意义的一篇作品。故事并不算是特别新奇,在其中可以隐约看到不少唐传奇的影子。作为明代具有代表性的市井作品,其在许多文学史上定义为反封建反礼教的爱情小说,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杜十娘;背景;封建礼教

《警世通言》的作者冯梦龙,出生于明朝万历年间,这个时期很有意思。东西方文化有两次不约而同的爆发时期,一个就是被雅思贝尔斯称之为轴心时代也叫黄金时期的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这时间人类文明从原始的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奴隶社会向拥有铁质工具的封建王朝慢慢过渡,在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人们的思想在先贤们即春秋战国诸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引导下并没有迷茫崩坏;另一个时期,就是冯梦龙所处的时期,西方称之为文艺复兴时期,在东方,尤其在民间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是市井文学的井喷与高潮阶段。上述两个时期,可以发现的规律是,一般精神层面的大发展大繁荣都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进步,新兴制度和旧有制度的碰撞。在西方,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打下了牢靠的基础。在东方,尤其是在中國,封建势力过于庞大,但封建王朝也处在衰亡阶段,许多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干扰着这个社会的正常运行。社会慢慢变成了一个畸形的社会,处于社会底层的文人专注于市井文学的创作,一篇篇具有极高艺术成就的小说应运而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篇。

在着手分析这篇小说之前,我拜读了周先慎先生的相关著作。周先生对这篇小说极为推崇,认为其是整个明代文人创作的拟话本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前文提到过,从这个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唐传奇的影子,其实现在很多电视剧的故事也大多来源于唐传奇,杜十娘跟霍小玉的剧情如出一辙,概括为一句话就是——美丽无双的妓女错遇负心贵公子最后被遗弃致死。这类故事,大多揭露的是作者所处社会阴暗腐朽的一面,在唐代就是门阀制度的丑陋,在明代就是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讲究三家合流,但是在广义上的社会层面和个人的价值修养层次中,我们受到儒教思想的影响更多。注意,不是儒家而是儒教,因为两者是存在区别的,儒教对纲常伦理极为重视而儒家更多偏向自我修养与从政的智慧。所以在儒教的体系中,经常可以看到对青年男女自由爱情的压迫。可以说有压迫就有反抗,而这种压迫在封建王朝的末期尤为严重,但这个时期又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市民意识日益觉醒,对于束缚人性的理学的反抗也越来越强烈,我们熟知的汤显祖、李贽、冯梦龙等也都与西方不谋而合地宣扬人的高贵与人自身的价值和情感。周先慎先生认为他们将情作为理的对立面和斗争武器。比如汤显祖的《牡丹亭》中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充分宣扬人性中的情在梦境与冥界中战胜了较为强大的理。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一文本在思想上也是与牡丹亭较为一致的。

我们的生活中,更多信奉的是“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好的环境可以令人更好的成长,而文本中的杜十娘,更像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是一个被士人阶层既痛恨又爱慕的妓女。但是在作者笔下,我们感受到了不同,可以说这个妓女不一般。作者把她比作“误落风尘花柳间”的“一片无暇之玉”,这种形容,说明杜十娘不仅仅姿色窈窕艳城郭,心灵上更是高贵无比。虽然是贵族子弟富甲商人的玩物,是老鸨子的摇钱树,但那只是因为天生流落青楼,她从来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如所有悲剧的开头一样,杜十娘遇到了一个貌似可以托付终身的人—李甲。这个名字很有意思,讲通俗点就是李老大,后文也交代了,他的父亲、也是被周先慎先生认定为幕后黑手的李布政有三个孩子,李甲是老大。遇到李甲以后,杜十娘对未来是憧憬的。她认为遇到了一个不嫌弃她出身,并且可以做到和她心有戚戚焉的男子。但是多年的红尘历练让这个美丽聪慧的女子明白,她追求幸福的道路不会是一条坦途,反而是一条崎岖的盘山小径,只要一不小心就会粉身碎骨。所以在提出赎身的时候,她并没有拿出自己的钱财,从后来对百宝箱的描述中也可以看到杜十娘其实完全有能力拿出那三百两银子,但是她先选择让李甲去筹钱,在他毫无办法以后补全了三百两银子。后来,杜十娘的姐妹们极尽欢愉,并引出了最为关键的道具,百宝箱。

读过全文,我们知道,杜十娘以为追求到的幸福美好,其实都是空中的楼阁,只需要风轻轻的一吹,再华丽的屋宇都会顷刻间坍塌。直接原因是孙富的谗言——淫邪卑鄙狡诈的富商,这符合中国主流价值观中商人的形象,人们记忆中的商人大多是这个样子的。他跟李甲做了一个关于千金之资得见父母换取杜十娘的交易。得知这一情况的杜十娘,一个对幸福爱情充满了向往的小女人内心的挣扎和绝望可以想象的出来。最后,她选择用最宝贵的生命发出对那个黑暗时代最响亮的控诉。现在看来,这股吹踏杜十娘幸福的西风,仅仅是孙富吹出来的吗?恐怕并不是这个样子的,之前提到过李甲的父亲李布政。这个人,虽然没有出现,但是读罢全文之后,却觉得这个人一直徘徊在李甲与杜十娘生活的上空。周先慎先生认为,杜十娘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有两重障碍,第一重就是老鸨子,第二重就是代表着封建礼制的李布政。而正是这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谋杀了这美丽的花朵。杜十娘有着人性一切的高贵与美好,但就是这样人性真善美的象征,却因为出身在礼教所形成的社会中无奈凋零。相信在看到杜十娘沉江的时候,不仅仅只有我发出了深深的叹息。叹息过后,剩下的就是对那个社会的不满,这就是好的文学作品的作用。冯梦龙用这样一个故事,吹响了反抗封建礼教的号角。我想,这也是其中最为珍贵的东西吧。

参考文献:

[1]“杜十娘”三题[J].宋桂奇.读写月报.2017(15)

[2]从“百宝箱”的多重意象解读杜十娘悲剧的社会根源[J].谢国柱.企业导报.2014(10)

[3]话本小说概论[M].中华书局,胡士莹 著,1980

作者简介:王添阳(1994—),女,汉族,籍贯吉林长春,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杜十娘封建礼教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试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故事后的悲剧美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祝福》人物形象分析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三爱”“三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