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陕北剪纸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2018-04-26郭如林

神州·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老姨窗花陕北

郭如林

近年来陕北剪纸伴随陕北黄土黄河文化在不断的前行,它已是陕北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种生活娱乐形式。从母亲炕头上的针线铺篮里到包裹着各种鞋样、袜样、绣花底样及小窗花花样的包袱里,陕北剪纸由各种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题材、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用途,也包括妇女们不一样的想法,不一样的感受及不一样的寓意蕴藏在人们的生活当中。

贴窗花是陕北人逢年过节美化环境生活最普遍的一种民间生活方式,也是剪纸在人们生活中引用最为广泛的形式之一。陕北过大年,家家户户贴窗花、贴对联、放鞭炮,大大小小,红红绿绿。从十二生肖到花鸟鱼虫,五彩纷呈。但陕北贴窗花是有讲究的,六六三十六,吉祥蛇盘兔,四角对八卦,辈辈都能发。最不能缺失的是对鸡,对虎它赋有消灾驱邪的神气,更寓意大吉大利的灵气。包括贴在那眼窗格子里都是有讲究的,当然门贴花、门神花、碗柜花、灯笼花,财神灶君等都各自有各自不同的寓意。激发人们的精神需求,在人们的生活中得以引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项工艺正面临着现实的考验。正是这样,传承和保护的工作迫在眉睫,因为只有传承好保护好,才能发展好。

一、陕北民间剪纸的传承

提到剪纸的传承与保护,大家都会想到这块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从我个人多年来的亲身经历来说,我总结如下:

(一)谁给我传与我给谁传的问题

谁给我传的问题有人问过我,谁是我的老师,也有人问过我,同样的问题我也问过别人。很多人都会说,奶奶传下来的,外婆传下来的,母亲传下来的,大多是这样的说法。我是从小失去母亲,大半辈子过来了,没见过母亲和奶奶的面,我学剪纸是七八岁时,看见老姨(姨奶奶)偶尔的剪纸,萌生了喜欢剪纸的念头。因为偷偷地拿起老姨的小剪刀试着剪剪纸,也遭到过老姨骂,老姨说:“男娃娃家,女风汉气象什么,不好好念书,好好受苦,指望这长大能过光景吗?”不论老姨也好父亲也好他们说什么,喜欢剪纸的心长在我身上,我总在偷偷的看,偷偷地模仿,偷偷地试着剪。我认为老姨的剪纸是我一生剪纸的火种,也是我一生剪纸的影子,她点着了我心里的这把火。她的影子总在影响着我、提醒着我、召唤着我,而身边众多的剪纸人群和社会氛围才是我剪纸生涯的催化剂。传承的过程免不了需要高人的指点和保护,但我那时的剪纸是不敢让别人看的,总是偷偷的,静静的,慢慢的,自己一个人悄悄的剪。上学阶段,劳动空余,剪了不少的大大小小窗花,从上一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才真正走进民间剪纸的创作领域,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假若说后面这二十多年的剪纸是我成长经历的话,那前面的二十多年是我剪纸的基础。老姨三十年前就走了,她只给我留下影子。一路走过来,我想了很多,我思考过很多,我认为所有让我受过剪纸影响的人,让我经历和思考过的地域文化,让我感受到人间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在培养着我,都在历练着我,教我学会成长,同时也教我学会剪纸。生活赋予我的成长和智慧是我做值得最尊敬的老师,而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感才真正是值的我们保护和传承。假若我和老姨当年的邂逅是偶然的话,我走进剪纸这里领域一定就是必然。老姨当年一定不会想到今天的我是她的未来剪纸和传承者,老姨更不会想到我把这门手艺带向何方。我认为上承下传即要看机会,更要看信念。有了这样的机会,我们能够把握,拥有这样的信念,我们学会坚持。我相信缘分,我更喜欢会把握。做有信念的人才会把我们的手工艺很好的传承下去,这一点很重要。

(二)咋样传与传什么的问题

咋样传?传什么?关于这样的问题我想了很多很多,我认为:第一,认识剪纸,理解剪纸,读懂剪纸是一个学习剪纸过程当中很重要的环节。第二,做好剪纸课题让学员从中找到造型,学会布局,掌握剪纸语言,赋予剪纸内涵。第三,让学员把课节中的感性认识,引用在理性的创作当中。第四,提醒学员从历史文化,社会知识,审美兴趣,哲学观念,人文情感等等。全方位的与剪纸创作跟进、融合、演绎、强化,诠释剪纸背后的生命意义和剪纸现实的文化价值。第五,根据学员实际情况,结合剪纸艺术固有的材料,工具从技法引用、文化内涵、符号寓意、哲学观念等,让他们带着中国民间剪纸本真的艺术形式,带着自己对剪纸艺术深刻的理解,带着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情感,编好剪纸故事,剪好生活艺术。剪纸的传承,不仅仅是传手法,传技巧,传式样,更重要的传文化、传思想、传思维、传理念、传精神、传灵魂。

二、陕北剪纸的保护与发展

民间剪纸的保护是一个民间剪纸从业者很难独立完成的事情。上一个世纪末国家才正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列,同时中国民间剪纸也随即被列入保护名录,“中国剪纸大师”“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由然而生。仅有这些荣誉的授予,和保护条列的出台对于剪纸这一特殊人群及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又能带来多大的保护与发展的效果呢?本人的确没有发言权。以我本人亲身经历而言,我实话实说,“只闻其声,难得其感”从事剪纸学习,创作,研究近五十个年头。出版剪纸专辑五部,为全国各地剪纸学习班讲课近百场。由国家文化部,国家教育部主办地方文化厅及指定的大学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群培训计划”剪纸培训班授课六次;为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高級研修班”授课六期,课时近六十节。我相信,传承和保护中国民间传统剪纸是大家共同的事,有一部分工作是我们剪纸从业人员不论你是不是传承人都应该努力的去传承,去保护的。我们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就是在传承,就是在保护。但有一部分工作是需要国家行业部门从上到下,认真负责,深入调查,亲临现场,才能扎扎实实做到传承和保护工作的。

最近我又相继组建了“陕西非遗剪纸联谊群”其目的为的是让更多的非遗剪纸作者,有一个交流的机会,探讨的场所,学习的平台,提高的塔标。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运用电视、网络、平面等媒体,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保护非遗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坚决不接纳不传承非遗剪纸的绘画型剪纸,肖像剪纸,美术剪纸。因为陕北传统民间剪纸融不得污染,更不可糟粕。我们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陕北传统民间非遗剪纸;我们拥有的是永远不掉色,不变形,不走样,不浮浅的陕北传统非遗民间剪纸。我们做到这样,必将对陕北民间非遗剪纸起到传承,保护与提高的作用。让陕北民间剪纸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条关系到民族民间文化挖掘,传承,保护,弘扬及发展的沃土地上,根正苗壮,枝繁叶茂,花朵簇拥,硕果累累!

猜你喜欢

老姨窗花陕北
剪一朵窗花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剪窗花
我的童年“女神”坐牢了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剪窗花
屈 老姨的假期
毛泽东转战陕北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