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述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翠翠的悲剧命运

2018-04-26罗婉滢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天保二老船夫

罗婉滢

【摘要】《边城》是沈从文先生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曾入选世纪中文小说前100强,且排名第二,仅次于《呐喊》。作者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湘西地区的风土人情,并通过对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的描述,来展现人性所具有的善良与美好。但透过这种善与美,我们却能够感受到一种隐藏的忧伤,而也正是这种忧伤,成就了《边城》作为文学作品的不朽的艺术价值,并为我们所铭记。《边城》中女主人公翠翠的一生是悲苦的,究其悲剧命运产生的原因,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偶然与命运,成长的孤独,人物过于“善良”等。

【关键词】《边城》 悲剧 命运 孤独《边城》是沈从文先生奉献给我们广大读者的“一颗千年不磨的珠玉,”小说的女主人公翠翠,是作者怀着深深的挚爱特意塑造的优美的湘西少女形象,在我国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中占有不容忽视的位置。

沈从文《边城》这篇作品正如他的其他湘西作品,着眼于普通人、善良人的命运变迁,描摹了湘女翠翠阴差阳错的生活悲剧,诚如作者所言:“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悲剧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冤有头、债有主的悲剧,一种是无缘故、无因由的悲剧。前一种悲剧的形成,往往出于某特定势力的推动,在这样的悲剧故事里,你可以找出具体的一个或一群“反派”;后一种悲剧却纯粹由命运的捉弄所造成。后者反而更为深刻,因为回头追溯时,你会发现你无法谴责任何人,能体会到的唯有宿命巨力之碾压、个人生命之脆弱。《边城》就属于这后一种。

一方面,是翠翠简单的爱情故事所反映出来的悲剧。她的爱情故事并没有大波大澜,感情很好的大佬天保和二佬傩送都爱上了翠翠,由于成长路上没有母亲的陪伴和教育,翠翠在面对爱情时,因为不知所措而次次逃避推脱,最终酿成了自己爱情的悲剧。天保溺水而亡,傩送既悲痛,又不愿意接受被安排的婚姻,最终离开了心爱之人翠翠去了遥远的桃源。另一方面,则是老船夫一生命运的悲剧,年輕时丧女,在丧女之后独自将翠翠抚养成人,为了翠翠能够幸福,又不顾门第悬殊,常常奔走在二老傩送、大佬天保和船总顺顺之间,无奈却因天保的意外死亡而让船总一家对他产生了成见,最后老船夫因为对翠翠命运的担忧而心力交瘁,最终逝于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

天保的茨滩遇难,傩送的桃源出走,爷爷的雨夜辞世,薄雾阴云笼罩了原始古老的湖面,压在了翠翠的身上,究其悲剧命运的成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偶然与命运

翠翠和傩送的爱情悲剧出于一连串的偶然与不凑巧,由于不凑巧导致了误会,最后导致了悲剧。小说中的人物都具有淳朴、善良、美好的天性,而《边城》却是个偏悲剧的结局,可以说这是命运的阴差阳错造成的。翠翠和傩送本来完全能有一个比较好的结局,由于一连串的误解,翠翠腼腆、羞涩的性格,使她不能很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从翠翠和傩送相遇之初,就充满了误会。第一个端午,天保恰好不在,翠翠与傩送暗生情愫,天保不得而知。第二个端午,傩送恰逢外出,天保对翠翠萌发爱意,傩送也不知情。第三个端午节,天保又不在,受傩送邀请在顺顺家看船的翠翠又碰巧听到看船的几个妇人关于“二老选破坊还是选渡船”的闲话,因而误会傩送喜欢的是王团总的女儿。接下来,顺顺托媒人替大老走车路向爷爷求娶翠翠。翠翠听爷爷说顺顺家请人来做媒,误以为为求亲的是二老。得知真相的她虽然难过想哭却不做声。天保和傩送得知对方都对翠翠有意,商量后决定走马路,一起到对溪悬崖边为翠翠唱歌。没想到,爷爷又“张冠李戴”误会唱歌让翠翠动情的人是大老,奉承大老不成反被大老误会。大老负气下河出走,不凑巧的是,水鸭子竟然落了水,茨滩遇难身亡。不善言辞的老船夫试探二老对翠翠的心意,反倒又被二老误会为“做作”;想制造机会让翠翠和傩送相处,事不凑巧,翠翠并不在家,这下再次被二老误会成弯弯曲曲不利索,甚至误解他害死了大老。祖父的一大堆心事正想对翠翠吐露,恰好又被过渡的人叫走。于是,爷爷和翠翠始终不明白对方的心意。顺顺也对老船夫起了误会,觉得他老而好事,大老出事二老出走多多少少有他从中惨和的原因,心里有了疙瘩,并且明示老船夫不该再管年轻人的事。这下老船夫彻底也心灰意冷。于是在连串的不凑巧和误会中,悲剧发生了,阴差阳错的偶然导致了人事上的悲欢离合。

二、成长的孤独

翠翠的父母是一对不被世俗所认可的情侣,他们偷食禁果后相继殉情而死。失去父母的翠翠从未有过母爱,也没有同龄的女性玩伴,更没有闲暇时、苦闷时说说悄悄话的好姐妹。爷爷可以给她生活上的慰藉,可一个女孩子的心思怎好说给他听,所以翠翠敏感脆弱、孤独忧伤。

首先,心理孤独的她面对痴心爱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没,躲避推脱,落得亲人离去,爱情消失,孤独凄苦。翠翠一出生就没了父母,从小和老船夫在小溪边白塔下生活,没有邻居,没有朋友,纵使每天看着人们南来北往,能说话的也不过一老一狗。她对人情世故一无所知,情窦初开的年龄,也只懵懂的对渡河的新娘子感到好奇。哪怕当地有女孩子主动向心仪的男孩子唱情歌的风俗,但翠翠是不知道的。再则翠翠与老祖父感情深厚,她多次害怕爷爷突然死亡,说明她不愿离开爷爷,所以翠翠不敢说出心里话,酿成了最后的悲剧。

其次,受这种成长环境的影响,翠翠对爱情的追求完全是自发的被动的.翠翠对爱情的追求,态度上完全不够积极主动,是一个明显的等待爱情、相信爱情终将会到来的典型代表。她天真地认为磁铁和石头之间也可以产生爱情的火花。应该说,翠翠是一个对爱情有所感知的,作者在小说一开头就通过以乐景写哀情的方式,衬托翠翠出了翠翠内心的凄凉,或许这正是她情窦初开的表现吧。然而,她并没有主动地去争取,也没有积极地去追求,而几乎完全是处于被动消极等候的状态。“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翠翠出生于湘西大自然,成长于湘西大自然,或许正是湘西大自然和她密切的关系,才铸就了她的一切都顺乎自然的性格,或许也正是这种一切顺乎自然的性格才从根本上决定了她对爱情态度,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她即将面临的是爱情悲剧的结局。

三、人物过于“善良”

的确,就是他们太“善”了,伴随着命运的玩弄,一连串的“善”反而成了悲伤的结果。翠翠太善而接近纯自然的状态,这就使她对待自己的人生也“顺其自然”。换句话说,她面对爱情和婚姻十分消极,无知亦无求地听着命运的召唤。祖父死后她变得非常坚强和积极了,独自撑船等待傩送归来,但我们都知道,傩送完全有可能不会回来了。

祖父太善,而对翠翠疼爱至極,对她的终身十分焦虑,在误会发生后,选择自己默默地扛起一切伤痛与压力,最终心力交瘁而带着遗憾离去。

天保和傩送太善,所以天保在深受打击时也愿意独身离去,成全弟弟的感情,结果出了意外;所以傩送面对哥哥的死过于悲伤和愧疚,也选择了以离开的方式来回避翠翠的爱情。

故事的最后,翠翠相依为命的爷爷死了,屋后的白塔圮坍了,而她心中的那个人,也远走他乡。三个深爱翠翠的保护伞一一离开了翠翠,“太娇了”的翠翠又将如何呢?悲伤过后,生活总归继续。死去了的人可以入土,圮坍了的白塔可以重建,只是那个人,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却不知何时回来。于是,翠翠能做的是等待,也唯有等待。这场悲剧是可预见的,又是不可预见的。因为或许她明天就能等到,或许她一辈子都等不到。因为“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若没有这句话,这故事至多只是美。而有了这句话,这故事也便成了世上最凄美的爱情。

四、结语

总之,关于翠翠的悲剧命运原因的探讨,历来是争论不休。本文从三方面入手,探讨沈从文这个民族忧患意识十分强烈的作家,如何让近乎完美的主人公在凄凉中孤独守望,守望里品尝失落的苦果。虽然翠翠的结局是个悲剧,但小说中翠翠的人物形象却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沈从文的人格理想。他把《边城》看成是一座供奉着人性的希腊小庙,而翠翠便是那个集中了作者“爱”与“美”的湘西女神。在这个理想人物的身上,闪耀着一种纯美和谐的神性之光,既体现了人性的庄严、美丽、健康与虔诚,又反映了沈从文个人的浪漫主义情怀。翠翠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体现着作者对理想生存方式的追求。

我们知道沈从文洞见了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所具有的消极等待、迷信、优美的缺陷和现代文明对传统文明的冲击而造成的物欲泛滥、古老的美德与价值观失落的严酷现实,翠翠的悲剧正是这种美好人性的阴暗面以及现代文明冲击双重作用的结果,其本意还是在呼唤健康的人性的复归,建构理想的人生形式,改造国民性,实现民族精神的重塑!

参考文献:

[1]沈从文.边城[A].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

[2]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王保生.沈从文评传[M].四川:重庆出版社,1992.36.

[4]凌宇.沈从文思想价值论[J].文学评论,2002,(04):7.

猜你喜欢

天保二老船夫
哲学家与船夫
船夫和风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郑性二老阁:尽得南雷烬余,规模仅次天一
天保工程保出了美丽新疆
李鼎、张灿玾二老新春贺词手书
推进天保工程实施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舟曲林业局天保工程建设回眸
《二老堂诗话》版本源流考论
香山二老
船夫和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