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朗普派高官来华谈判

2018-04-26李勇李珍青木高颖甄翔

环球时报 2018-04-26
关键词:姆努钦贸易战关税

●本报驻美国、日本、德国特约记者 李勇 李珍 青木 ●本报记者 高颖 ●甄翔

剑拔弩张的中美贸易战会在最后关头避免吗?美国总统特朗普24日宣布的消息让世界看到“一线转机”: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及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等高官将“在几天内”到中国进行谈判。特朗普表示,两国“有很大可能性”达成交易。有外媒称,这是中美经贸摩擦有望融冰的最明确迹象。谈判是好的一步,不过有分析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不应对谈判结果过于乐观,如果美国漫天要价,双方未必谈得拢。而且即使这次避免了贸易战,两国的经济紧张关系恐将长期化,因为贸易赤字只是表象,美国更大的算盘是压制中国的产业升级。特朗普宣布上述消息的同一天,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再次将指责矛头瞄准“中国制造2025”计划。一个过了壮年的“老大”,为了维持霸权地位疑神疑鬼,千方百计阻挠别国追赶、竞争,它的“安全感”怎能轻易被满足?

贸易战迎来转机?

据美国媒体报道,特朗普24日在白宫与来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会见记者时表示,美国财长姆努钦和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等几天之内就会动身前往北京,与中方进行谈判。特朗普称,“我认为中方很认真,我们也很认真,我们除了认真对待没有别的选择”。他还称,“我们有达成交易的很大可能性”。

《纽约时报》25日称,美中贸易摩擦加剧之际,特朗普派姆努钦访华,意在防止一场全面的贸易战。过去几个月,中美经贸关系越来越紧张,所以这次访问事关重大。特朗普对两国达成协议感到乐观,不过他也警告,如果达不成协议,美国将推进对1500亿美元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

《华尔街日报》称,姆努钦访华是中美经贸关系融冰的最明确迹象。报道援引一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美国代表团可能在5月3日和5月4日左右到访北京。除了姆努钦和莱特希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和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也会一道前往。按照美国媒体的分析,姆努钦和库德洛相对倾向于接受自由贸易,而莱特希泽和纳瓦罗则是贸易鹰派。代表团的人员构成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内部存在的分歧。

上周末姆努钦曾表示正考虑访问中国。中国商务部随后回应,已收到美方希望来北京就经贸问题进行磋商的信息,中方对此表示欢迎。25日在记者会上被问到特朗普的表态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重申了这一态度,未做过多评论。

引发全球担忧的中美贸易战会迎来转机吗?德国《明镜》周刊称,中美贸易战的危险依然没有消除,但缓和的希望越来越大,谈判将是避免争端升级的第一步。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冲突升级将影响整个全球经济。《纽约时报》称,曾在小布什政府内担任财长的保罗·奥尼尔表示,美国代表团的这次访问是个好迹象。美国瑞杰金融集团公共政策分析师米尔斯则表示,双方通过谈判避免加征关税的可能性很大,不过有关谈判或许长达数月,也会影响两国经贸关系。

“派多名高官来中国,这体现了特朗普确实有一定诚意,想跟中国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贸易战是双输,对谁也不好,美国国内的反对声让特朗普感受到了压力。愿意谈当然是好事,本身就是善意的表示。但我们也不要过于乐观,谈归谈,不一定能谈出很好的结果。特朗普政府的不确定性很大,他们内部的分歧也很大。

中美经贸斗争或长期化

美国商务部长罗斯的一番表态也显示,中美贸易战即使能避免,贸易摩擦恐怕将长期持续。据法新社报道,罗斯24日指责“中国制造2025”计划“令人恐惧”,让美国知识产权“面临风险”。他对一些美国企业高管称,“美国科技成果被窃取”是一个巨大的、挥之不去的问题。北京搞“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要在太空、电信、机器人、电动汽车等“所有热点产业”都占据主导地位。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计划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瞄准“中国制造2025”计划,打压中国高科技产业。美国商务部上周对中国中兴公司祭出“封杀令”,也被舆论广泛认为是借机打击中国通信产业。《纽约时报》24日称,美国商务部下月将宣布进一步限制中国对美国企业投资的规定,中方投资受限领域会包括涉及敏感国家安全问题的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华尔街日报》25日爆料称,继中兴之后,美国司法部正在调查中国华为公司是否违反对伊朗禁运的有关制裁。

“关税纠纷只是中美长期斗争的一个环节”,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网站24日以此为题称,特朗普政府近期一系列打压中国举措的真正目的不光涉及贸易逆差,其策略包括两方面:一是迫使北京进一步对美国商品和服务开放市场,为美国企业提供更优惠的投资条件;二是打压“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得到中国政府支持的高科技企业。第二点反映出特朗普及其白宫鹰派同盟的担忧,那就是中美经济竞争的天平可能倒向中国一边,威胁到美国的高科技产业。

“美国瞄准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科技竞争力的核心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能多大程度上让步?中美能达成谅解吗?”信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我们要告诉美国,在这方面不要指望中国让步。“无原则地单方面施压,让中国自废武功,不可能!”

美国CNBC网站24日引述欧亚集团分析师赫森的话称,因“301条款”引起的中美贸易纷争,最可能的结果是双方经过一轮关税报复,进而寻找解决方案。但是,两国经济关系的紧张将始终存在,并且日益聚焦技术之争和投资限制。

美自私做法受到唾弃

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反制决心让美国不得不有所顾忌。《芝加哥论坛报》24日称,特朗普政府与中国的贸易纠纷威胁工薪阶层社区的工作岗位和企业效益,而这正是特朗普所谓“美国优先”口号的主要支持者。美国商务部已收到2400多份要求政府放弃征收钢铝进口关税的企业申请。有些信息显示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策略引发深度不安,在2016年选举中为他提供强力支持的地区尤其感到焦虑。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称,许多经济学家警告,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可能导致消极后果。世贸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主要国际组织也警告,美中贸易战可能影响全球经济。美联储近期发布的褐皮书36次提到“关税”,而3月则没有提到“关税”这个词。据彭博社报道,在中国有巨大商业利益的苹果公司总裁库克当地时间25日下午将在白宫与特朗普会晤,苹果希望阻挡中美酝酿中的贸易战。

特朗普政府破坏国际规则的做法也让盟友感到不安。德国新闻电视台25日称,尽管特朗普目前在贸易战中主要对准中国,但是这并没有获得盟友的热情支持,相反它们正疏远美国。日本电视台25日援引一名经济学者的观点称,特朗普的“美国第一”“交易外交”正在大幅扰乱着世界经济秩序。▲

猜你喜欢

姆努钦贸易战关税
欧盟对美输欧飞机征收15%关税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试行开展 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的公告
美国:GDP增速将达3%
贸易战重压市场 等待企稳再低吸
如何争取中美贸易无战事(经济茶座)
美国历经三次税改 上次带来史上最长经济和平发展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