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当痛风散对预防痛风发作的干预效果观察

2018-04-26李国臣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十堰442011

江西中医药 2018年4期
关键词:武当黄精高尿酸

★ 李国臣(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湖北 十堰 442011)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致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肾脏、皮下及其他组织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的一种急慢性病变。本病的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急性反复发作的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结节肿、慢性关节炎及尿酸肾病等。目前我国患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人数逐年增多。痛风的西医治疗主要是促尿酸排泄、减少尿酸生成,以及应用激素,虽起效快,但复发间隔较短,且存在较严重的毒副反应。本研究在临床治疗痛风的常用方四妙丸(苍术、黄柏、薏苡仁、川牛膝)基础上增加了独活、黄精和仙灵脾(概因择用神农武当地区道地药材,故将该方命名为武当痛风散),意在早期干预介入治疗,以达到预防本病进展的目的,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曾因疼痛住院且后续门诊巩固治疗的痛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男30例,女5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5岁;平均病程3年以上。其中:痛风性肾病1例,痛风结节6例,有痛风石14例,高尿酸血症33例,痛风性关节炎32例;合并脂肪肝27例,高血压病19例,糖尿病12例,高血脂症30例。对照组:男28例,女5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43岁;平均病程2.5年。其中:痛风性肾病1例,痛风结节5例,有痛风石12例,高尿酸血症30例,痛风性关节炎29例;合并脂肪肝22例,高血压病16例,糖尿病10例,高血脂症30例。诱发因素与高嘌呤饮食、饮酒、疲劳等相关。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程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77美国风湿病学会制订的痛风诊断标准及中国痛风临床诊治指南[1-2]。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者;(2)年龄30~75岁;(3)接受健康指导和配合服药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 (1)仅尿酸升高而无痛风关节炎、痛风石者;(2)消瘦,体重低于50kg者;(3)年龄超过75岁者;(4)肝功能异常者;(5)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6)肿瘤患者;(7)脱落时间超过4周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痛风定片(长春海外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344)4片,3次/d。观察组:口服武当痛风散(由我院制剂室提供)6g,3次/d。武当痛风散配制方法:仙灵脾、薏苡仁、川牛膝各5份,黄精、苍术、独活各2份,黄柏1份,制成干燥的每袋6克的小包装。两组疗程均为24周。

1.6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后复查患者的血尿酸、C反应蛋白、血常规、肝肾功能,记录疼痛缓解、关节功能缓解、随访期复发及生活质量评分、关节肿胀症状积分、不良反应等。

1.7 疗效评价标准[3]详细记录复发原因,发作后疼痛程度、发作频率、关节肿胀程度、尿酸指数等数据。参照1993年国家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综合评分法进行计分,见表1。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控制:疗效指数≥85%;显效:疗效指数≥70%<85%;有效:疗效指数≥30%<70%;无效:疗效指数<30%。

表1 类别分级评分量表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的比较 见表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评分的比较 见表3。治疗后两组的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两组评分比较() 分

表3 两组评分比较()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5 22.0±1.9 6.1±1.1*▲对照组 33 21.9±1.8 10.4±1.2*

2.3 两组血尿酸的比较 见表4。两组治疗24周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的血尿酸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的血尿酸无显著性差异。

表4 两组血尿酸比较() μmol/L

表4 两组血尿酸比较() μmol/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5 492.23±65.74 387.51±55.63*▲对照组 33 487.41±64.47 397.96±56.23

2.4 相关分析 两组药物都有预防痛风发作的效果,均能降低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但武当痛风散作用更突出,在观察后期,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效果逐渐加强。由于病人对疾病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或认识偏差,在坚持治疗等方面往往需反复提醒与沟通,特别是饮食方面注意不够,成为复发的关键因素,也成为相当一部分脱落病人的主要原因。

2.5 不良反应 两组个别患者偶有胃部不适或轻度腹泻外,无其他不适,且不影响继续治疗,可自行消失。武当痛风散后期几乎无任何不良反应,这也是大部分痛风患者能坚持下来的决定因素。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未发现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异常。

3 讨论

痛风属中医“痹证”“历节”范畴,是由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肌肉、骨、关节,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过食膏梁厚味,超过机体自身脾胃运化功能所能承受的负荷,导致湿困脾、脾更虚而化湿能力进一步遏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内湿一方面阻止气机运行,另一方面化热,出现湿热胶着、痰瘀互结,以及热伤津而湿热壅积于血分形成新的浊毒或瘀毒。湿热内蕴,湿热留滞于肢体、经络,使气血郁滞不通所致[4]。临床治疗本病大多从湿热入手,应用四妙丸之类清热除湿[5-6],且大多是围绕痛风急性发作期来加减治疗,显示出四妙丸对痛风关节疼痛有类似激素的缓解作用。

笔者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或人过中年,脏气日渐衰退为本病的发病基础,饮食不节、膏脂厚味或饮酒过度是其促发因素,最终导致脾失健运,肾脏蒸腾气化功能失常。脾气虚运化功能下降后内生湿浊,反过来湿困脾形成恶性循环,这是起始病因;进一步发展为湿化热,胶着缠绵形成浊毒,浊毒进而影响脾胃气机升降,导致五脏六腑一系列功能失调;后期便出现血瘀与痰湿交织,伤阴耗气不可避免,导致虚实并存,一派因虚致实而起、又因实致虚而止的状况。朱良春老中医认为痛风是浊毒瘀滞,并将其命名为浊瘀痹。痛风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因此在治疗时遵循“标本兼治”的基本原则,以利水渗湿、清热、补虚、活血化瘀和祛风除湿为主。所以,治疗一方面要标本同治,另一方面要既病防变,所以在四妙丸基础上增加了独活[7]通痹止痛,针对症状以治标;仙灵脾[8]益气温阳,针对病因扶其正;黄精[9]补气养阴,针对未病防其变。综合来看,武当痛风散具有清热除湿、活血止痛、益气通络之功效,从而实现标本同治、补虚泻实的目的。分析本方发挥治疗作用的机理有二:一是与黄精[10]、薏苡仁[11]、川牛膝[12]等药物改善糖脂代谢有关;二是与黄精[13]、苍术[14]调节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其中特别与黄精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肿瘤、调节免疫的药理作用有关,可以纠正痛风引起的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

痛风定片[15]是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用药,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干预痛风发作的针对性预防用药。武当痛风散选用神农架武当山地区本地道地药材,显示出独特的疗效优势,与其南北交界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这对于从中医药和天然药中寻找并开发出疗效明确、毒副反应少的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药物,尤其是治疗慢性痛风的中成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6]。

[1]赵东宝,万伟,许霞.痛风诊断标准的演变及其影像学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3):229-231.

[2]曾学军.《2010年中国痛风临床诊治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2, 32 (6):438-441.

[3]王诗源.清热化浊降酸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及控制痛风发生率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 2012, 31(10):713-714.

[4]申子龙,赵进喜.痛风内伤致病说[J].国医论坛, 2013, 28(4):56.

[5]苏克俭,魏华.四妙丸治痛风举隅[J].陕西中医, 2000, 21(6):280-281.

[6]夏卫明,钟青.四妙丸合宣痹汤加减治疗痛风80例临床观察[J].江西中医药, 2017, 48(4):35-37.

[7]刘建忠,郭剑华,漆伟学,等.痛风消颗粒质量标准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 31(6):588-599.

[8]梁晖,胡晓旋,苏国彬.黄春林教授运用药对治疗痛风及痛风性肾病的经验[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29(4):463-465.

[9]孙咸茂,崔德安,刘善绅.秦黄丹片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 1993, 22(6):14-16.

[10]徐茂红,李卫平,公惠玲,等.黄精多糖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J].安徽医药, 2009, 13(3):263-265.

[11]刘长林.薏苡仁治疗脂代谢异常类疾病[J].中医杂志, 2008, 49(4):341.

[12]王艳,周广举,严宗逊,等.川牛膝在去卵巢大鼠体内的雌激素效应及对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29):5 063-5 066.

[13]王艳芳.滇黄精多糖改善大鼠脂代谢紊乱的作用研究[D].昆明:云南中医学院, 2017.

[14]苏春沦,王宏伟,谢星光,等.内生真菌与苍术粉对连作花生根际微生物区系和微量元素的影响[J].生态学报, 2016, 36(7):2 052-2 065.

[15]陈新蕾,周超,丁健,等.痛风定片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急性痛风40例[J].医药导报, 2011, 30(6):756-757.

[16]袁建丽,彭梦仙,孙敏,等.痛风发病机理及其药物治疗现状和展望[J].中国药事, 2014, 28(1):56.

猜你喜欢

武当黄精高尿酸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inoleic Acid in Polygonati Rhizoma
黄精、滇黄精、多花黄精物候期差异化研究
武当佳境
武当还馍录
黄精新鲜药材的化学成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症血症与痛风40例
中医分型治疗高尿酸血症100例
武当秘传太极拳图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