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台演播室系统高清化改造技术方案探究

2018-04-25张寨军

中国传媒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制播信号源演播室

文/张寨军

高清化的广播电视制播系统已被列为我国重大科研产业项目之一,是国家在“十五”期间重点组织实施的高技术建设工程[2]。然而,地级电视台由于资金问题,在高清化改造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永州市广播电视台筹建的190m2高清演播室是演播室高清化改造的一个重要案例,它将为我国广播电视高清化改造技术留下宝贵的经验教训。

1.高清数字电视的技术指标和相关标准

CCIR中高清晰度的数字电视的标准定义是指正常观众在距离系统显示屏3倍距离以上时,依然能够获得观看原始景物或表演时所得到的质量效果[3]。要达到和实现这种“高清”的技术指标要求,就必须提高制播系统中图像的扫描速率和传递像素,以增加信息传递的数量、调整显示屏的宽高比,以更加贴近和符合人类视角的成像特性。与此同时,采用5.1全方位的立体环绕声道以深化和丰富人们的“真实”观感体验。

当前,广播电视业演播室制播的主要技术特征是行频、场频、扫描方式和宽高比,演播室制播的形式直接决定了电视媒介信息传播的内容和质量。根据清晰度等级可将演播室制播显示输出分为三种不同的格式,分别为 720p(1280*720p)、1080/60i/50i(1920*1080p)和108024p25p/30p(1920*1080p)。 其 中,1920*1080/I是最高的清晰度指标(p:逐行扫描;i:隔行扫描)[4]。我国广电总局于2000年8月份发布了GY/T155-2000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及交换用视频参数标准,其中明确地将1080/50i作为高清电视信号源的标准,这主要是由于该清晰度格式能够快速地实现与现行的标准电视信号的上/下变换,从而为演播室高清化技术改造提供了发展的基础和方向。

2.广播电视台演播室高清化制播技术的基本原理

2.1 广播电视台演播室系统高清化制播流程

演播室系统通常由视频系统和音频系统构成,其中,把直接参与节目信号制作的部分称为信号制作系统,把作为广播电视演播节目支撑的部分称为支持系统。当前通用的广播电视演播室系统一般为高清与标清电视节目混合制播兼容系统,这种混合兼容系统既能满足高清广播电视节目的录制、播出、储存和发展的需求,又能提供标清节目录制条件,以满足高清所不能涉及的特殊情况需求。下图1为演播室高清混合制播系统流程图。

图1 演播室高清演播系统流程

当演播室制播高清节目时,首先从演播室视频输入端传入高清信号源,然后将经过字幕叠加和特技处理的高清信号通过高清视频分配器传至硬盘储存设备和视频传出的播出系统。

2.2 广播电视台演播室高清化技术改造关键

信号源的传播与转化是广播室电视台演播室高清化技术改造的核心关键,高清晰度和保真度的信号源传达是高清化技术改造的主要方向和目的。因而,广播电视台演播室高清化技术改造内容主要是通过优化和调控信号源的传播与转化来实现高清的信息传达目的。

3.广播电视台演播室系统高清化改造技术方案探究

3.1 广播电视台演播室高清化制播技术改造基本原则

永州广播电视台演播室系统高清化技术改造方案的总体设计是建成一个多景区的全媒体演播室,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新型演播室,其高清化制播技术改造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如下:

3.1.1 满足各类节目制作需求

永州市广播电视台拟将现有2个100m2实景演播室、42m2控制室进行重新空间规划和布局,改造成200m2全景演播室、50m2导控室和20m2设备室,建成后将用于完成多档新闻资讯类节目的录制和直播。在演播室制播系统高清化的技术改造时,要充分考量演播室的功能定位,以确定制播系统的改造规模和所需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效益化地实现高清化制播系统的改造经济价值。

3.1.2 具有创新设计理念

创新是技术改造和发展的“活的源泉”,广播电视台演播室高清化制播技术改造要有创新的设计理念,以最大限度地保持高清化制播技术的视音质量效果和技术先进性,源源不断地为高清化制播技术改造提供新的动力。

2.1.3 节约和经济性原则

节约是指在高清化技术改造时尽量避免资源浪费,最大限度发挥广播电视台所拥有的资源效用;经济性则是指技术改造能够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收益,或者能够起到节约资源的功用,从而获得间接的经济收益。总之,技术改造应当以节约和经济性为开发的原则和方向目标,从而实现高清化制播技术的最大效益。

3.1.4 可行性和发展性原则

可行性是技术改造开发原则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是系统安全运行质量可靠性的前提,离开可行性的任何技术改造都是空谈。发展性是指在高清化技术改造时应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扩展性,在引进新技术、新理念时留下适当的技术空白以待协调与改进系统升级。

3.2 永州电视台演播室系统高清化改造技术方案

3.2.1 演播室空间区域的规划

演播室区域分布按照功能可分为大屏区、联屏站播区、绿箱区和备用新闻实景演播区,其基本布局如图2所示。

将虚拟演播室和新闻演播室整合在一起,建设一个综合性的全功能高清演播室来满足所有节目生产的需要。演播室各区域之间要求不是简单地分割,而是一种可以进行无障碍交流互动的整体,随着主持人站播和移动,镜头中呈现的背景始终保持构图完美,坐播区域、访谈区域、站播区域之间能实现良好的互动。例如,在主播区设计一块不小于17m2的P1.9全彩LED背景大屏幕作为新闻背景屏,能同时开设多个视频对话窗口,实现网络视频、微博、微信等内容接入,让主播与多个远程在线报道交流互动。与此同时,坐播区异型主播台应具有多个角度,以满足3人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拍摄要求。

3.2.2 三讯道视音频系统

视音频设备以及在线包装系统设备的系统设计均以高清内核为基础,采用高清摄像机等清晰度高的信号录入设备,以保持信号源的“真”与“清”。除此之外,系统应建立以中西矩阵为中心的信号调度方式,并将2级M/E主高清切换台作为制作核心设计,从而达到高清化的视音接收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系统设计时应当融入直播、回放、录像和重放等功能,以丰富电视媒介的信息播出和储存方式,从而延长电视媒介信息视觉传达的生命力。

图2 永州电视台演播室高清化改造基本布局

3.2.3 演播室灯光

在符合摄影机基本照度需求的条件下进行整体区域照明灯光比例的调整,如灯光系统可通过DMX512协议控制实现各区域单独调控的要求。布光方式将采用区域性的环型照明法及大面积的基本布光法进行,初步规划以平板柔光灯进行区域面积的基本布光,定点区域则以聚光灯具强调主播轮廓形象塑造,增强主持人的立体感,依三点布光的概念加强特定区域的照明。

3.2.4 演播室空调

根据演播室各区域的实际需求安排和分布空调的数量密度,以保持合适的环境温度,从而一定程度上确保了高清化制播设备的运行安全。就空调本身的质量安全来说,可通过选购国内知名品牌,以保障空调的整体服务质量。

结语

广播电视台演播室系统高清化改造技术的发展能够给观众带来更为优越的视听享受,这就是制播技术高清化改造成为我国科技研究与发展的热点的重要促成因素之一。当前的广播电视台演播室高清化改造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实践理论,还需要大量的理论研究数据支撑和实践经验积累。

[1]赵楠.高清演播室输入源改造总结[J].数字通信世界,2016(4):310-310,311.

[2]赖文耀.清远广播电视台400m2高清演播室视频系统的构建[J].影视制作,2015(5):72-75.

猜你喜欢

制播信号源演播室
新闻演播室灯光应急保障系统探讨
VR技术在船舶通信系统天线信号源驻波检测中的应用
融媒体时代电视台网络化制播业务的安全防护对策研究
一切以“大” 方向发展 20周年影音系统变迁史(信号源篇)
电视新闻演播室的环境设计探讨
聚焦4K视频播放展望未来信号源发展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的制播模式新变化研究
美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及借鉴意义
浅析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营销现状
基于FPGA的多功能信号源生成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