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LN 株基因组序列测定与致病性分析

2018-04-25阿依古丽艾班程晋龙刘晓宇张国中

中国兽医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养禽进化树致病性

阿依古丽·艾班, 程晋龙, 刘晓宇, 张国中

(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北京 海淀 100193;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新疆 昌吉 83120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 IBV不仅侵害鸡的呼吸系统,还会对泌尿生殖系统造成损伤。 病鸡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喷嚏、气管啰音,蛋鸡蛋品质和产蛋量下降,病鸡可能会由于严重的肾脏病变或呼吸道症状死亡。 雏鸡阶段感染IBV,还会对母鸡生殖系统造成永久性损伤,对后期产蛋量造成严重影响,直接制约养禽业的发展。 1991 年开始,IB 开始在我国大范围传播,其中对我国影响较大的是1997 年分离得到的QX 型IBV[1]。 QX 型IBV 主要引起泌尿生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损伤。 有研究表明,近年来,与H120 等疫苗相关基因型分离率有所下降,而QX 型IBV 的检出率逐渐升高[2,3],说明IBV 在我国的流行依然严重。 系统分析IBV各毒株的遗传演化规律和致病性,对养禽生产中提高对IB 的防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毒株的繁殖复壮 CK/CH/LN14/01/2014(简称LN 株):由本实验室从辽宁省某发病鸡群中分离获得。 鸡群已免疫过Mass 型相关疫苗。 将病毒在10 日龄SPF 鸡胚中进行传代,至出现稳定胚变,接种40 h 后无菌收取尿囊液,-80 ℃冻存备用。

1.2 实验动物 SPF 鸡与鸡胚,均购自北京梅里亚维通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鸡饲养在隔离器中。

1.3 主要试剂 dNTP、pMD18-T Easy Vector、DH5α 感受态细胞为TaKaRa 公司产品,购自北京百奥康生物科技公司;M-MLV、Random Primer、RNA 酶抑制剂,购自Promega 公司;2 ×PCR Mix,购自北京威格拉斯生物科技公司;TRIZol,购自Invitrogen 公司;引物合成自上海生工生物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1.4 反转录 利用TRIZol 提取RNA,用于反转录制备cDNA。 反转录体系为20 μL,具体如下:5 ×Buffer 4 μL、2.5 mmol/L dNTP 2 μL、RNA 酶抑制剂1 μL、M-MLV 反转录酶0.5 μL、DEPC 水7.5 μL、Random Primer 1 μL、RNA 模版4 μL;37 ℃1 h,95 ℃5 min。

1.5 PCR 扩增及片段胶回收 利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配制PCR 体系,具体如下:cDNA 5 μL、20 μmol/L 上下游引物各1 μL、2 ×PCR Mix 25 μL、无菌双蒸水18 μL。 瞬时离心混匀后进行如下反应:94 ℃预变性5 min,94 ℃45 s,退火温度根据引物设定45 s,72 ℃1 kb/min,进行30 个循环,循环结束72 ℃10 min。 凝胶电泳鉴定后,胶回收目的片段。

1.6 PCR 产物克隆测序 按照pMD18-T Easy Vector 连接试剂盒说明书操作,阳性质粒送至北京擎科新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测序。

1.7 遗传演化分析 运用Lasergene 7.0、DNAMAN等分析软件对LN 株和国内其他流行株及经典疫苗株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 应用MEGA5. 1 软件对LN 株、常用疫苗株与国内近年分离得到的IBV 的基因组序列进行遗传演化分析,绘制进化树。

1.8 致病性试验 将36 只SPF 鸡随机平均分成2组,一组通过滴鼻、点眼的方式攻毒,剂量为105EID50/0.2 mL,另一组作为空白对照。 攻毒后每天观察鸡只表现,记录临床症状,对死亡鸡只及时剖检,观察期为14 d。 攻毒后第3、5 天采集气管、肺脏、肾脏进行固定,用于病理组织学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IBV 毒株的繁殖与复壮 将IBV LN 株接种10 日龄SPF 鸡胚尿囊腔,经连续传代6 代,已出现稳定胚变,表现为鸡胚矮小,蜷缩(见封二彩版图1)。 EID50经测定[4]为107.0EID50/0.2 mL。

2.2 PCR 扩增 利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对基因组进行扩增,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得到LN 株共计29 个基因片段(图2)。

2.3 基因组序列分析 将PCR 扩增得到的各个基因组片段利用DNAStar 软件拼接获得LN 株基因组序列,共27,672 nt,将LN 株与国内外IBV 代表性毒株进行同源性分析。 结果显示,LN 株与传统疫苗H120、H52 株的同源性分别为86.3%和86.2%,与国内流行株QX 型IBV JS 株和SD 株同源性分别为96.2%、95.4%,与TW 型IBV GD 株的同源性为94.9%。

图2 IBV LN 株各片段PCR 产物电泳结果

将LN 株与国内外IBV 毒株进行序列对比并绘制进化树(图3)。 从图中可以看出,IBV 毒株可以划分为两个分支,Class Ⅰ分支为我国目前主要的流行毒株,LN 株属于此分支。 Class Ⅱ分支多为国外经典毒株与疫苗株,两分支进化关系较远。

图3 IBV 全基因组系统进化树分析

2.4 致病性试验 攻毒组在攻毒第4 天有1 只鸡出现张口呼吸症状,第5 天开始出现死亡,持续到第10 天,死亡高峰出现在第5 ~6 天,观察期间共死亡10 只,死亡率为56%。 LN 组鸡只剖检可见肾脏表面由少量尿酸盐沉积,气管有黏液。 死亡鸡只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脱落;支气管出血;肾脏间质淤血,淋巴细胞浸润,如封二彩版图4所示。 空白对照组未观察到明显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病理组织学变化。

3 讨论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侵害不同日龄的鸡群,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 由于IBV 容易发生变异和重组,不断出现新血清学和基因型,且不同血清型毒株之间的交叉保护作用较差,因此了解不同地区分离毒株的血清型对于IB 的防控至关重要。 本研究对最近分离到的一株IBV 进行了序列测定,命名为LN 株,并分析了其与国内外流行株的同源性以及致病性。

通过将LN 株与国内外其他IBV 毒株进行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我们发现LN 株属于QX 型IBV[1],与常用疫苗株亲缘关系较远。 有研究表明,QX 型IBV 已成为我国目前的主要流行毒株[5],而且QX 型IBV 与疫苗相关型强毒株IBV 在致病性上有较大的差别。 通过致病性试验,我们可以看出,IBV LN 株对3 周龄的SPF 鸡有较强的致病性,死亡率可以达到56%。 进一步提示了QX 型IBV 对我国养禽业有较大的威胁。 此次研究表明,QX 型IBV在基因组序列和遗传演化关系上与疫苗株有较大差异,且致病性较强,可能是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提示我们研发针对QX 型IBV 的疫苗是十分必要的。

猜你喜欢

养禽进化树致病性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养禽与禽病研究所介绍
我国大蒜主产区大蒜根腐病病原真菌的分离及致病性初步研究
基于心理旋转的小学生物进化树教学实验报告
虚拟仿真技术在养禽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常见的进化树错误概念及其辨析*
高职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
玫瑰基地里种草养禽
尿感方清除受感染膀胱上皮细胞胞内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作用
福州2009—2014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HA基因进化分析
艾草白粉病的病原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