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与“中国梦”路线图的同步融合

2018-04-23石源华

世界知识 2018年1期
关键词:走廊倡议一带

石源华

中共十九大以后,务实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将成为实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大战略的重要载体和中国向周边地区混合投射软硬实力的最佳模式。

根据十九大设计的实现“中国梦”时间表和宏大战略布局,“一带一路”倡议将与“中国梦”路线图同步融合、环环相扣、互相结合,前者并在实现后者的每一历史阶段承担和实现不同的历史使命和具体任务,其对内和对外各有互为促进的重点建设内容,最核心的内容是将中国自身“做强做大”,使“一带一路”倡议逐步由设想演变为行动,推动“中国梦”一步一步地由理想演变为现实。

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直至2020年,应是“一带一路”倡议向沿线地区推行的起始阶段。此时,“一带一路”对内的重点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三期叠加(即经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交织)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构建中国扩大开放型经济的新体制。目前已经或即将建立的合作协议、机制化产能合作、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建设以及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给中国众多产业,同时也给合作各方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崭新机遇。

对外重点则主要是在中国周边地区,欢迎和吸引更多的国家通过五个发展方向和六条经济走廊共同构建“一带一路”建设大框架。五个发展方向是: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六条经济走廊是:中俄蒙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笔者认为还应该加上尚未被国家列入规划的“东北亚经济走廊”)。由此奠定“一带一路”发展远景规划的扎实基础,使中国和沿线国家初步享受“一带一路”建设之利,同时,也为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历史性的贡献。

自2020年至2035年,中国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决胜期,是“一带一路”倡议逐步演变为沿线国家共同行动的全面建设阶段。此时“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内重点是大幅提升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以及文化软实力,彻底改变中国将强未强的局面,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变化。对外重点则是以建设“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在五大发展方向和七条经济走廊的基础上,建设“中国梦”和“各国梦”相贯通、中国与沿线国家共相受益的新局面,并成功完成关键地区的“五通”重大项目,在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同时,彻底提升中国周边地区“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自2035年至2050年,中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真正成为世界级强国。“一带一路”倡议也将进入影响和改变周边和世界面貌的历史新阶段。其对内重点是全面提升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中国方案”“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中国文化”将在中国周边和世界产生更大的影响,中国也将有条件为周边和世界提供更多更好的共同产品。对外重点则是以建设“命运共同体”为主要目标,中国将和沿线国家同步推行更高水平的合作发展,共同实现将周边和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的梦想。

“一带一路”倡议在未来30余年的推行,将始终与实现“中国梦”的宏伟事业同步并进,始终以建设中国为世界级强国为主要目标,始终以与世界各国共建命运共同体为最终归途。为此,应严格执行十九大所确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努力争取圆满成功。值得国人警惕的是,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倡议,在每个历史阶段应有不同的战略定位。不宜急于充当“世界领袖”,将“一带一路”倡议各个历史阶段的定位随意变动,甚至违背历史进程颠倒秩序,任意提出所谓“一带一路”2.0版概念,将“一带一路”倡议随意升级为“机制”;将经营地域从亚欧非大陆和中国周边扩展至全球;不恰当地主张由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去引领“新全球化”时代,承担领导周边和世界的历史使命。这些主张超越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以及提供公共产品的实际能力,不仅是不切实际的,难以得到世界各国的支持,甚至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猜你喜欢

走廊倡议一带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一带一路”我的梦
走廊上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发起携手共赢合作倡议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