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登高望远:中国对拉美战略需要跨越式想象力

2018-04-23周雷

世界知识 2018年7期
关键词:土著拉美巴西

周雷

南美国家虽然发展水平不一,但是在中国的媒体报道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它通常被理解成一个发展中国家集群,而且存在严重的经济停滞、政治变迁、族群政治问题,在这个区域进行跨国互动,能否超越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业化窠臼,实现前瞻设计和跨越式发展,这考验中国决策者和海外中国投资者的智慧。

2018年1月22日,当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智利召开之际,笔者正在巴西、阿根廷、智利三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考察,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中国人的拉美存在,以及大豆种植、锂矿开采等,通过几种具体的物品贯穿,整个考察采访了数十位当地不同背景的报告人,涉及农业、文化旅游、非政府组織、政府官员、国际政治、人类学等多个方面。

中国是巴西、智利、秘鲁、乌拉圭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墨西哥、阿根廷、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古巴、哥斯达黎加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巴西、智利、秘鲁的第一大出口市场,阿根廷、哥伦比亚的第二大出口市场。与此同时,中国对于拉美的研究相比较对某些发达国家研究而言,较为粗浅和概略,缺乏现场调查、实时互动等。

中国在南美的大豆种植和跨境收购因其庞大规模已经产生了全球影响。根据2018年1月美国农业部数据统计,在2017年最后四个月,巴西出口到中国的大豆达1100万吨,比2016年同期增长了三倍之多。大豆的大规模种植产生了连带的生态影响。不可否认的是,大豆的转基因问题、农药和化肥施用产生的水源污染问题,以及亚马逊生态过渡带植被破碎化问题都是需要在长期框架下思考的议题。

农业的生态影响是一种综合效应,产区、劳作方式、消费方式、种植规模这几个因素决定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大豆种植和收购存在很强的生态影响力。中国的投资一方面带来可观的经济效应,成为中国“走出去”的有效形式,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得不与当地复杂的政治变动产生关联,进而形成一种“大豆的地缘政治”。

联合国拉加经委会统计数字显示,2017年中拉贸易额达到近2660亿美元。根据《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中拉将力争于2025年使双方贸易额达到5000亿美元。2016年,拉美在农牧业方面对中国出口顺差达近230亿美元。农牧产品在拉美对中国出口总商品中的比重从2010年的20%上升至30%。

以上数据说明了中国在拉美的投资与贸易大多集中在农牧业等初级产品上。这也预示了如果中国不调整投资的策略、结构和思维,会在多种程度上遭到被“替换掉”的拉美传统势力所进攻。同时也因为单向性思维的投资模式,最终将造成中国在拉美本土的经济损失。拉美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自然延伸,因此未来中国在拉美的投资布局也会影响“一带一路”其他沿线国家与中国的互动和现实效果。

南美宜发展生物多样性经济 经济马车更需文化基础

2018年1月1日,笔者一行三人赴巴西、阿根廷、智利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通过进入巴西大豆种植区、中国锂矿投资地、中国投资港口、中国经济投资活跃的旅游区域观察和采访获得的现场知识,思考中国与拉美互动的战略。与一般的调查不同,我们采取的是人类学的“多音位”调查方式,特别邀请了巴西土著夏湾提人(xavante)拉法约先生作为我们在巴西本土声音的代表人。拉法约先生是巴西马托格罗索区域土著文化保护与巴西利亚土著权益运动的协调人。

每天除了赶路和调查采访,我们晚上还要进行三种语种的讨论,从夏湾提土语到葡萄牙语,再从葡萄牙语到英语,然后我们分别用中文、葡萄牙文、英文进行写作,通过各自的渠道对外传播。当我们熬夜写作之时,拉法约先生用语音软件和现场谈话向他的夏湾提同乡现场解释我们的研究。在部分旅程中,拉法约先生的葡萄牙裔妻子安娜和年仅几个月的女儿也参与其中,安娜把我们带到土著社会的母系网络中,和我们一起讨论子女养育问题以及如何组织更多基层女性参与到文化保护和政治互动中来。

2013年,笔者曾有幸作为第一个中国人进入拉法约的“老家”——巴西热带雨林区域的夏湾提村庄,并把当地的一个热带雨林童话转述成诗经体和半文言体故事《息树记》,同时再通过绘本制作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文化转译工作,将巴西的另一种非物质特产——土著记忆和多元生态文化,用文创产品的形式呈现出来。

2018年1月的开年旅行,有一个心愿就是把这个中文绘本再送回到拉法约的夏湾提老家。我们在现场跟当地的孩子、家长和长辈讲述这个新版本的故事,同时还现场测试当地人的中文理解水平。

我用甲骨文的方式书写了水、山、月、石、日等十几个与自然有关中文词汇,当地人竟然全部猜出来各自对应的字形和字意,其中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心灵相通。

我们从巴西利亚驱车18小时进入马托格罗索的雨林过渡区,在沿途中透过窗外经常看到连绵不断的大豆、甘蔗等单一作物种植地,我们一方面感叹中国投资大豆种植区的规模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在思考更具有前瞻力的投资和文化互动模式。

在与马托格罗索的企业家、政府代表、农民代表讨论时候,我们提出另一种发展思路与他们商榷:巴西有着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生态多元性和地貌多样性,这些多元地貌还有第二层多元性——历史、文化和族群的多样性,殖民历史、本土政治、土著文化形成了非常独特的文化过渡区和生态岛,我们一起思考有没有可能把这些资源开发出具有经济效益的产品,好让中拉经济互动摆脱常规的初级产业化、简单物品贸易、工业品加工模式。

在植物利用和生态知识整理方面,我们向当地人特别介绍了中国和巴西可以在中国科学院框架下进行亚马逊植被的深度研究工作。例如,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在环喜马拉雅地区的民族植物学、种质基因库、菌物学研究方面与巴西存在诸多共同性,中巴在共建植物多样性与资源可持续利用联合实验室、分子生物多样性实验室,以及植物分类与资源可持续利用实验室等方面,存在重大科学、经济和文化价值。此外,中国和巴西还可以在西双版纳的纳版河流域热带雨林、巴西亚马逊雨林进行生态多样性和文化传承比较研究。

当地科学家、学者和企业家表示,如果能将巴西丰富的生态信息档案化、知识化、资源化,可以有效解决当地生产形态单一问题,并产生更多元的生态保护、经济利用、文化传承机制。

其中具体的方法包括,获得与马托格罗索大学合作的机会,在位于热带雨林核心区域之一的巴西马瑙斯自贸区和中国的上海自贸区发起成立一种文化对接机制——雨林城市文创机制,将马瑙斯和上海的文化、物产、生活方式、创意产品渠道打通,并通过中巴创造、巴中互动、“土洋结合”和手工科技集成方式创造独特的文化创意产品,孵化独特的第三产业集群,然后通过这个集群来合理分布开发区、农业区、景观区、文保区、生态敏感区的复合产业形态。

我们在巴西的夏湾提村庄和当地的长老会现场开会,讨论如何进行村落布局,我们达成的方案是在2018年为当地完成一部热带雨林土著生态口述史,并完成50种以当地生态为内容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绘本创造,采用土著叙述、葡语表达、中国元素整合来形成一种独特的雨林到城市的知识创意接力。

上海阅读派文化交流中心的理事长李晶晶将通过西班牙、法国、德国、美国的设计,以及美编、创意团队把这些产自雨林的“知识特产”,以文化产品的方式在上海的各种文化中心、图书馆、社区中心进行文化配送。通过这种文化(culture)到创意(create)的C2C方式创造一种多元文化的生态型贸易和农业系统。

除此之外,金砖五国智库还将通过整合在青海水源地区域的生态马桶设计,开发出巴西热带雨林过渡区可以使用的“雨林厕所”,设计方案免费供给拉法约所在的夏湾提村落使用,并组织协调巴西的相关政府和企业支持,提供经费开发出具体的应用形态,通过点滴的努力促进雨林文化与都市文化共存。

2018年2月,我们与印度驻上海总领事馆、上海阅读派文化交流中心、上海静安文化馆联合推出以植物保护和文化传承为主题的生态展演《植物的咒语》,通过艺术展示、书法、绘画、中国古琴和印度音乐等综合形式向公众展示金砖国家在生态环保上的想象力,其中植物的展现部分就包括此次考察巴西热带雨林的成果。

寻找矿业发展的自然美学的“况味”

南美的地理辽阔和城乡分离,让人产生出一种独特的地理和心理空间格局感受。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你能感受到丛林和城市在某个侧面长在了一起,富庶和贫穷时常隔着一层“窗户纸”。在阿根廷的胡回(jujuy)和萨尔塔(salta),往往隔着一条河或是一条街,就能产生两个国家和两个世界的感受: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富庶历史街区,一个是破败凌乱的贫困街区。加上南美的“慢速交通”和低网络连接性,在南美的时间感受延长了。城市之间的通勤经常是十几个小时,四五小时是家常便饭,即使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内交通,两个并不远的地区往往需要两个小时。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公交車被当地人戏谑为“送牛奶车”,因为只有牛奶车才会频繁短距离到站卸货,晃晃悠悠行走。

南美许多国家的经济都是资源导向型。虽然工业水平发展不一,但是南美国家一直就以出口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为生计来源。为了考察锂矿、盐矿的开采,我们一行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乘车前往港口城市罗萨里奥(Rosario),再从罗萨里奥进入胡回,又从胡回进入盐湖区域的“锂三角”区域。为了方便停靠观察,我们的车程长达30多个小时,最终参观了苏斯克斯(susques)周边浩瀚的salinas grandes大盐矿和adlante锂矿区。

当我们采访了胡回的矿业部主任、并在盐湖区进行了整整一天的现场考察和与工人访谈之后,我们加深了资源的“生态魔咒”感受:当地人也知道单纯锂矿资源型开发的生态软肋,卤水锂矿的开采会逐渐透支盐湖水体和周边湿地的生态承载力,这还不包括在提炼锂矿时需要增加的各种具有强污染的化学物质。虽然盐湖区处于极端干旱的区域,但曾经也是水草风貌之地,有着多种复杂植被和动物昆虫物种,可是随着开发的加剧,当地人已经发现一些草场退化了,灌木丛整体枯死,围绕矿区的聚居区当地的居民都是通过凿井而饮的方式解决用水,而一些生活污水往往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通过地表径流进入自然水体,甚至直接汇入盐湖,其生态影响可想而知。

锂矿区当地人称自己为原始土著,他们觉得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因为人类的行为过于贪婪,而遭到大地母亲的报复。在以往的盐湖开采中,当地人都会进行祭祀,早期的开采甚至形成了中国历史学家所熟悉的“盐马古道和商路”。从人类学的视角看来,祭祀也许从科学视角看是一种“蒙昧”,但实际上它展示了当地文化的一种精神互惠性、自我反思性和有限性开发思维,也就是说属于自然地理和精神地理的范畴,这在当地土著人的生活中是一体的。即使是神和大地母亲之神,也是需要“吃饭”的。在即将离开锂矿区之时,我的当地同事告诉我要买一些可可树叶撒向大地母亲,如果没有任何表示会让大地母亲怨恨。可可树叶作为一种功能性树叶,当地人时常咀嚼它来获得能量和心理安慰。

拉美的锂矿是一种与人类社会未来息息相关的战略储备,围绕它的资源争夺是国际政治的重要话题,以下几组数据有助了解拉美锂三角对于世界科技社会的贡献度。

智利化肥和化学品公司(SQM)是亚洲投资者最新关注的锂矿企业。据路透社报道,中国金沙江创投公司拟购买该公司20%股份,按照目前的价格,这些股份价值19亿美元。SQM是世界最大锂矿生产商,其资产主要位于智利北部。2017年5月份,公司宣布,计划将智利碳酸锂年产量增加到1.5万吨?6.3万吨,以满足全球需要。2016年,智利碳酸锂产量为1.2万吨,居第二位。

中国还获得了阿根廷科沙里—奥拉罗兹锂矿项目重要股份,这是SQM与美洲锂业(Lithium Americas)在6月份成立的合资企业。中国赣锋锂业向美洲锂业投资1.72亿美元,成为该公司单一最大股东,所持股份达到19.7%。这个投资4.25亿美元的项目计划2019年投产,初步计划每年生产碳酸锂2.5万吨,随后将扩大生产一倍。

此外,中国和韩国公司都在竞标参与投资建设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湖碳酸锂项目,该项目预计投资为9亿美元。乌尤尼锂矿预计年产碳酸锂5万吨,另外还将生产氯化锂和氯化镁。

比较这些未来社会急需物资开发区的现实生态困境,它告诉我们,中国投资拉美的锂矿开发需要新的生态模式,才不会被妖魔化的同时避免走西方殖民者开发的老路,其中首要的思路是寻找拉美资源开发新思维,具体来说就是把资源开发与产业布局结合,产业布局与城市形态设计结合,城市设计与未来社会远景规划结合。

第一是建立高地文明(highland)协作区。在前西班牙殖民时代,南美有过辉煌的印第安文明遗产,这些文化保护和生存经验非常值得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进行再阐释和再挖掘。在阿根廷,我们看到了许多区域博物馆都在进行高地文化的考古和公共展示,我们认为,可以比较不同区域的高地遗产,例如喜马拉雅文化圈中的尼泊尔、中国西藏、印度高地的高地文明协作模式,建立高地文明协作区。

第二是引入旱地耕作和天文型建筑模式比较文明试验区的概念,通过比较和转移来自以色列中东地带、中国新疆、北美荒漠、南美干旱区的旱作型文化、聚居、生产、物产模式,创造多种知识融合的机会和产业发展机会。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就是按照一个飞行器模型设计的前瞻型景观社会,尽管这些设计背后存在现实应用的缺陷,但是这些低密度建筑、丰沛植物、功能区划模式的确产生了一定景观和现实效果。对于南美的这些生态脆弱、资源丰厚、地貌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区域,应该研究设计出新型的天文型建筑城市和未来型城市。与巴西利亚的概念型城市不同,拉美的这些矿区要有“况味”就需要把城市的本体设计成一种未来观念,而非简单美学形态。

在我们调查阿根廷苏斯克斯盐湖区期间,当地土著正好在庆祝圣玛丽宗教节日,来自周边和部分偏远区域的土著都将自己教堂的圣像抬到当地,进行环绕村落的仪式,时间长达一天。这类文化在南美的许多矿场集中地很普遍,因为矿区往往就生活着土著,但是目前的矿产开发往往与土著合作较少,更多体现出一种对立和竞争关系。如果能够依托矿区设计出具有前瞻型、未来型、理念型城市,并通过标志性、功能性的建筑和生态布局,将土著文化与未来城市设计结合,可以产生出另一种新型盈利形态和文化传承模式。

第三是引入未来型天文型城市的设计和知识研发。南美的地理趣味性在于他们的地理有一种超现实的永恒性,那些外星式地貌不仅是南美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也是现代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外太空人类学、灾害地理学、未来超级城市的理想试验地。如果地球的气候变化不可逆,人类整体的趋势是向更为精细化、精确化、科学化的仿生学和天文学聚居形态发展。而在这些奇特生态环境进行新型城市规划、新型建筑设计、新型大学知识形态设计、跨文明比较和知识协同,可以产生极为独特的中国—拉美科技经济体和文明实验的机会。

在智利著名的Lickan Antay天文台观测区域就生活着当地的土著Coyo人,前述的阿根廷盐湖一带有土著库雅人(colla,库雅曾经是一个帝国,最终被印加人所征服),如何把当地火星型地貌与土著文化遗产结合,将南美印第安文化与未来星际型城市结合,将是重要的思维课题,也可以产生独特的文化景观。而对于跨国投资而言,中国要讓“一带一路”倡议区别于西方国家的马歇尔模式和殖民模式,首先就是要创造出具有新的本土认同的全球文化景观。

不仅有大豆、咖啡、红酒、樱桃和甘蔗这些初级产品贸易,还要有科技、建筑、知识范型的生成和流动,中国可以在拉美找到自己发展的镜像:如果可以在生境和文化圣境保护基础上,向世界售卖“通天星空”、碧澄海水、外太空想象力、未来能源解决方案,这将形成特殊的全球生态治理引领模式,让中国和拉美一起走出“后发展”和后殖民语境,形成新的全球治理模式和案例尝试。

(作者为人类学博士、BRICS Futures智库创立人)

猜你喜欢

土著拉美巴西
土著节
拉美,热情奔放的神奇之地
走进拉美
巴西战舞
何处得清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