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进党打“台湾价值牌”与“反改革牌”恐难奏效

2018-04-23王建民

世界知识 2018年7期
关键词:柯文台独民进党

王建民

蔡英文上台执政后的表现与施政效果,与大多数岛内民众的期待有很大落差,其执政陷入了新的困境。当前,蔡英文与民进党可以说已无计可施,在高举“转型正义”大旗效果不彰后,现在又高举“台湾价值”与“改革”大旗,试图打击未来有可能挑战其“总统”大位的台北市长柯文哲与最大政治对手国民党,预计也难以奏效。

蔡英文为何操作“台湾价值”

民进党能够在台湾政坛迅速崛起,原因是复杂的,是多方面的。不可否认的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民进党标榜的民主、进步、自由、人权、公平、开放、法治,以及后来的“台湾主体性”与“无核家园”等价值理念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民进党一路取胜的重要软实力。特别是在台湾政治转型与民主化进程中,民进党还有一个重要的政治逻辑,即追求民主=追求本土化=追求“主权独立”,也就是以民主包装“台独”,将本土化、“台独”与民主化融合,成为一个抽象的民主自主价值。

民进党还将本党价值上升为“台湾价值”。在所谓的“台湾价值”中,有许多是人类普遍性的共同价值信仰,如民主、进步、自由、平等、人权、公平、开放、法治等;有些是民进党独有的价值,如本土化(包括极端本土化)、台湾至上主义(台湾优先)、台湾“主体意识(性)”等。民进党将上述一切美好的价值标签“私有化”,认为是民进党的价值追求,也是“台湾价值”,民进党即代表本土,代表台湾,代表“台湾价值”,非民进党或非绿营政党价值或信仰则不属于“台湾价值”。

蔡英文在一次讲话中强调,柯文哲必须就“台湾价值再作一次确认,让民进党支持者觉得他是可以一起作战的人”。柯文哲则回应,“打高空”没有用,他也很想知道蔡英文的“台湾价值”是什么。于是“台湾价值”再次成为岛内讨论的焦点与热点。其实,蔡英文的用意很清楚,民进党的支持者或绿营选民开始怀疑柯文哲的“台独”信仰或绿营路线,认为柯文哲开始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岸一家亲”理念,违背了所谓的“台湾价值”,也就是背离了“台独”价值。如果柯不给予澄清,民进党支持者就不一定再支持他,双方合作可能就会生变。不用讲,蔡英文就是要柯文哲明确他的政治立场,让他明确表达认同“台湾主体性”,认同“台独”,认同“反中”“拒中”。

什么是“台湾价值”?蔡英文在2015年访问美国纽约侨社时表示,“多元才是台湾价值”。2016年蔡英文在其就职演说中进一步强调“台湾价值”是“多元、平等、开放、透明、人权”。没错,这些可以视为“台湾价值”,但又何尝不是当今人类世界共同倡导的社会价值?!

那么,蔡英文要柯文哲确认“台湾价值”究竟是什么意思?蔡英文不仅是要以台湾领导人身份给一个虽属绿营却不属于民进党的市长下指导棋,而且还要其按照蔡英文的个人意志选择政治信仰。这充分暴露了蔡的“皇权思想”、“台独”意识与“台独”立场。蔡英文在与柯文哲会面时表示,“台湾价值除了台湾主体性以外,年轻人的居住权利与环境也是台湾价值”。可见,蔡英文认定的“台湾价值”之核心是“台湾主体性”。“台湾主体性”实际上就是以台湾本土化至上,就是要确认“台湾价值”中的“台独”思想。

民进党正在摧毁其信仰的民主价值

然而,我们不去争论意识形态至上、以“台湾主体性”为核心的“台湾价值”,就民进党长期以来标榜的民主、自由、人权、开放、法治等价值观察,这些价值在蔡英文执政后逐步被扭曲摧毁,正在走向崩塌。

重新执政后的民进党,实现了从“中央”到地方、从行政到“立法”的全面执政,掌握了一切军政大权与教育、经济资源,建立了新的“绿色王朝”。但执政后的民进党,却未能坚守、落实它长期主张与标榜的民主进步价值,反而开始摧毁和践踏这一价值。

民进党号称民主进步党,以民主与进步对应国民党的专制与落后,自然容易获得民众认同。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台湾开始的政治大变革正赶上世界第三波民主浪潮,民进党提出的一系列彰显进步的政治改革口号,无不符合普通民众的期待。

可是,民进党在第二次当政后却逐步背弃了原有的价值。首先是破坏法治,侵犯人权。民进党在“立法”问题上以“党意”立法,针对特定政党制定特别法律,自行设立凌驾于司法之上的超级权力机构(党产会),不经法律程序自行认定国民党的附随组织,以便下令“查封或没收财产”。特别是民进党不断扩权,强化对社会政治的安全管控,以特别法律严格限制退休军警官员到大陆的参访活动,甚至对所谓违规违法者以取消退休金等手段进行政治法律恐吓;对新党青年展开非法搜索拘提,以特定法律打击统派政党。不仅如此,在台湾民粹主义高涨与“台湾优先”的社会气氛下,长期以来,民进党还对陆配、陆生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主张,严重侵犯了其人权。

其次是反民主,搞专权,开民主倒车。民进党以民主起家,却在上台执政后公然废除台湾民主政治最基础的水利会自治选举,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彻底瓦解国民党的基层支持力量。“立法院”本是台湾代议民主政治的象征,“立委”应依法监督行政,善尽“立法”,但在民进党主导下,“立法院”民进党团变为民进党中央的“表决部队”或蔡英文的附庸。蔡英文提名持“台独”立场、极具争议的人物陈师孟为监察委员获得绿营一致支持就是典型例证。民主、人权在民进党的权力面前,只是“台独”的遮羞布,在“台独”价值面前一文不值。可以说民进党执政后的反民主行为已是数不胜数。

再次是背离开放、多元价值。蔡英文与民进党不断强调多元、开放是台湾的重要价值。然而,民进党实行的却是两套标准:如果是推动“文化台独”政策或者为“台独”分裂活动护航,民进党就强调“开放、多元”;如果是统派高举统一大旗,认同一个中国,宣传“一国两制”,或主张两岸扩大开放,民进党就以违背“台湾主体意识”或以危及台湾安全为由进行丑化、遏制与打击。

民进党不再谦卑和倾听民意,而是獨断专行。民进党与蔡英文是依靠劳工与社运团体的支持上台的,然而当政之后,为了权力或巩固权力,民进党与蔡英文对劳工的意见不再重视。在劳工休假制度改革问题上尤其典型,蔡英文下令党籍“立委”迅速通过“一例一休”的“立法”,结果造成多输结局,民怨沸腾。此外,民进党又在劳工强烈抗议下再度强势完成修法,加重了劳工的不满。这些足以证明,蔡英文与民进党的第一要务是巩固政权。所谓的价值——关心弱势群体,只是他们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幌子。

就连民进党提出的“非核家园”与“台独”两大“神主牌”价值也有崩塌的危险。民进党一直将建立“非核家园”作为反国民党与谋取政治利益的重要旗帜,但是以燃煤、燃气与再生能源取代核能,在岛内造成了缺电危机,空气质量严重恶化,“非核家园”价值面临崩塌。就“台独”这一“神主牌”而言,虽然“台独”势力把蔡英文推上权力之巅,但在残酷的政治现实下,掌权后的蔡英文只能搞些“去中国化”的“文化台独”活动,不敢大张旗鼓地高唱“台独”,更不敢搞冒险的“法理台独”,这让“激进台独”势力感到不满。蔡英文的“台独”边缘策略也招致了大陆的严重警告,反而可能加速统一进程。如此一来,台湾民众对“独立”的追求与认同开始出现动摇,支持“台独”的民众人数开始下降。也就是说,民进党最拿手的“台独牌”也正在失灵,“台独”价值观开始松动,一旦未来达到某个临界点,民进党大势将去。

以“反改革”之名污蔑国民党与抗议民众

民进党执政即将满两年,政绩与成效是好是坏,大家有目共睹。从民众对蔡英文执政的满意度与信任度大幅滑落以及持续不断的民众抗议行动,可以感受到民众是失望的,是不满的。然而,民进党不自我反省与检讨,却对所谓改革持不同政见者或是表达反对者,以及对民进党执政不满意的民众与反对党,统统扣上“反改革”的政治大帽子进行污蔑与攻击,企图以此推卸执政失败的责任,为执政无能找借口。

民进党秘书长洪耀福不久前在出席一场公益活动时表示,近一兩年网络上、街头上的反年金改革、“拔蔡总部”及对妇联会处理反弹的群众,都是反改革的保守力量。他还强调国民党的基础并没有因为2016年选举溃败,民进党的目标是在年底选举中让反改革的力量死心,必须让国民党再输一次,让台湾再赢一次,台湾才能真的长治久安。

民进党秘书长的这番言论充满了强烈政治斗争的敌对思维,充分暴露了民进党的险恶用心、反民主心态、狭隘心胸、权力傲慢与民粹心理。

首先,洪耀福把民进党定位为改革者,是改革的化身,代表了先进力量、进步力量,其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不能反对的,否则,就是反改革的。其次,洪将反对者和最大在野党国民党明确定性为反改革者,不赞成或反对民进党改革的民众是保守势力,是国民党的“支持基础”。民进党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年底的“九合一选举”,让这些所谓的反改革者、保守势力“死心”,让国民党再输一次,让国民党的“支持基础”彻底溃败。

这就是民进党秘书长洪耀福的政治逻辑,也是民进党的政治逻辑。他用简单的政治二分法把台湾社会分为改革者与反改革者,要打击反改革者,消灭反改革者。

事实上,任何改革,都会引起争议,尤其是在民主政治体制下。在多元社会,一项政策或改革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这是最普通的政治常识。在民主政治体制下,在野党必然会对执政党的改革与政策提出质疑或表达反对立场,全球范围内的民主政治体制均如此。民进党以自己的政治标准与政治逻辑来定性改革与反改革、进步与反进步,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

民进党与蔡英文一直标榜台湾是一个多元社会,强调“多元文化是台湾价值”。可是,洪耀福竟然将不同声音或反对者视为反改革的保守势力,这岂不是自己打脸吗?难道要让台湾回到“一言堂”时代吗?这岂不是开历史倒车?

暴露了民进党强烈的“台独”意识与险恶用心

其实,这一政治思维背后充分暴露了民进党强烈的“台独”意识与险恶政治用心。洪耀福将反改革或保守力量矛头直接指向国民党,认为“让国民党再输一次,让台湾再赢一次”,台湾才能真的长治久安。问题是,民进党的诸多改革,反对者不只是国民党和支持国民党的泛蓝民众,也有“台独”政党和曾经支持民进党的社运团体与环保团体。为何洪只将国民党视为反改革的保守力量,让国民党再输一次?特别是洪将“国民党的输”与“台湾的赢”相提并论,就是将国民党与台湾对立起来,隐含了国民党是“不爱台湾”的,是“害台湾”的,甚至是“卖台”的。这与民进党长期以来认为国民党是“外来政权”、是“倾中卖台”的、“不爱台”的思维是一致的,也与民进党长期视国民党为不共戴天的政敌认识是一致的。民进党上台后强势推动并制订“政党及附随组织不当党产处理条例”与“促进转型正义条例”等,就是要彻底打跨国民党、消灭国民党!台湾“前行政院长”林全不久前对外透露,民进党希望能够长期执政20年,这充分显露了民进党的政治野心。

依洪耀福的逻辑,国民党如果在今年底的“九合一选举”中输了,保守势力就死心了,台湾就会长治久安。这完全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与幻想。谁都明白,台湾会不会长治久安,不在于国民党的力量大小,不在于国民党的生死存亡,关键在“台独”。只要“台独”意识与“台独”势力存在、发展,岛内“统独”矛盾与社会对抗就不会停止,两岸关系的紧张与对抗也不会停止,台湾就不会长治久安。也就是说,只要民进党高举“台独”旗帜,推进“台独”活动,就会引发激烈的政治对抗、社会对抗、两岸对抗,台湾就永无宁日。可见,民进党与“台独”才是台湾不能长治久安的最大根源。洪耀福不是不了解两岸的政治现实,而是有意倒因为果,误导民众,企图以惯用的政治伎俩谋取政治利益,将民进党执政的无能与失败归于不善战的国民党,归于抗议民众。

(作者为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名誉院长)

猜你喜欢

柯文台独民进党
斥“台独”狂人
寒冷的子宫
台湾“大选”与民进党务实派的演进
日本民进党成立
认清五大类“台独”真面目
台南孙中山铜像被拉倒 国台办:“台独”不得人心等6则
民进党大腕北京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