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2018-04-22龙莲英

当代旅游 2018年4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核心素养

龙莲英

摘要:作为一线的教育者,在笔者看来,核心素养理念的范畴会广于素质教育理念的范畴。在小学阶段中、在语文学科中落实核心素养目标对于小学生而言效能更大。毕竟对于小学生而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在扎实的语言基础上,素养的养成需要建立在学科优势与学情需求的融合上。基于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我们要促使学科教学符合核心素养教育的大背景。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最能展现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就是展示资源中的人文性、生活性、创新性,最能实现教学目標的方法,就是构建语文特色,体现语文素养的课堂。作为小学语文教育者,笔者建议,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遵循核心素养理念,将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目标不断地调整,让现在的目标更为贴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更为贴合社会取材需求。下面笔者就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对如何结合核心素养背景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进行分析。

一、教师肯定核心素养教育观

在笔者看来,这一点对于落实新课改是极为重要的。对于教师而言,我们的观点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方向,而我们的教育方向又限定了学生的发展轨迹。基于此,在我们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先从教育发展的角度确定正确的教育观。要明了,良好的语文素养会使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变得轻松自如,语文教材中不乏会有一些经典之作,文章中往往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可以在学习中置身于文中,体验文章的语言美,感受作者情感发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对待事物的看法,让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健全的思想。在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于社会的现象有明确的分辨能力,让学生懂得发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只有教师拥有“大”教育观,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我们才能开展适宜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教育。

二、进行亲情教育

亲情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情感,缺乏亲情教育,学生的成长幸福感会弱化不少,对于学生的情感、思想发育也会造成种种不良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实施的是最基础的教育,我们要注意从学生的身边找素材,从学生的生活需求适时开展教育活动。例如,在学习《无言的父爱》这一课时,课文写了父亲无力购买价格昂贵的玩具来满足孩子的要求,就花了四个月时间,日夜辛苦劳动,给孩子造了一间木头玩具屋。与众不同的父爱使孩子时刻不忘,优良的品格让孩子终身受益。教师就可以以短篇写作的方式或者读后感的形式让学生描写自己的父亲,这样学生可以更投入地去进行文章的学习,通过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父爱,激发自己对父亲的崇拜和敬仰。其实在笔者看来,能够感悟到情感之美,尤其是享受亲情之美,学生会生成极大的幸福感,会成为帮助学生养成乐观向上性格的最大助力。

三、高效化开展阅读教学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相比其他教学方法,阅读过程中,学生与美、情感、思想距离最近。在经过教师积极引导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同时完成信息的输入与信息的输出。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和探讨。学生之间可以分享自己阅读的优秀作品,文中的优美句子和得体的用词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都有着一定的帮助,而且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对于同样的文章、同样的段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和情感体验,这也是学生进步的体现,而且这样的讨论也很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成为提升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基于此,笔者建议,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多种方式开展阅读训练,让学生拥有感悟生活的能力,学习语文的能力。

四、让学生参与实践应用

阅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提出的教育理念有一点有别于传统教育理念,那就是在“学以致用”中强化了“用”。通过养成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完成学生高效化的学。这种教育理念显然对于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帮助。语文虽然作为文学类学科,但是其应用性是很强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以此实现对学生教育的全面发展。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注重教材内容的讲解,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对于语文的学习没有用武之地,因此教师应该找准时机,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这样对于学生全面的发展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写作业占据了重要的部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好的用词和优美的句型结构,教师可以针对这些知识让学生进行模仿,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其实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可以参与的实践活动是非常丰富的,阅读、写作、调查、表演、比赛、演讲……都是适宜学生参与的活动形式。

五、开展口语训练

语言类知识的教学自然离不开说。事实上在人们的理解中,语言教学的作用就是让学生会“说”。对于小学生而言,听读说写四项活动中,他们最喜欢的就是“说”。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妨对此加以应用。当然,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息息相关的。没有丰富的语言知识的储备,对于写作和口语能力的提升也是无从说起。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对于好的段落和用词多加阅读,形成自己出口成章的习惯,当然任何教学手段都要讲究技巧,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育者,笔者建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意用基础的方法完成基础的教育目标。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小。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注意让小学语文教学回归小学化、回归语文化。努力通过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让学生拥有核心素养,而不仅仅是完成应试教学。

参考文献:

[1]刘世辉.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研究,2017.

[2]徐碧良.小学语文中核心素养教学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小学核心素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