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古诗词提高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价值探析

2018-04-22李娜娜

当代旅游 2018年4期
关键词:古诗词

李娜娜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古诗词的运用,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提升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思维能力,能够提高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等方面。

关键词:古诗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利用价值

实现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是我国当今语文教学的重要的核心的教学目标,我国学者林崇德提出,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课堂和课外的主动性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并在现实的语言运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语言经验和语言品质;是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正确的人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下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的语文教学是实现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和为以后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

一、提升小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生进行一系列语文活动的基础。语文就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问,人们的一生几乎离不开对书面语和口头语言的理解,离不开利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各种信息,那么语言的建构能力、运用能力在人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传统古诗词的学习,是提高我国小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和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徑。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文明古国,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国积淀了丰厚的民族文化遗产,大量的古诗词就是这份丰厚的文化遗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部分遗产的学习继承,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与运用能力,提高表达效果,美化日常语言和文学作品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近代屡遭西方列强的侵略,最终使我国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之中,从而导致了近代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从新文化运动开始,我国开始了以反传统为思想主流的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反对旧文学,主张新文学,新文学不仅是文学创作要表现新的思想、新的价值观,而且,还是对旧文言文进行革命,主张用白话文进行文学创作。新文化运动中的新文学运动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新时代,但是,由于当时矫枉过正,也使后来中国用白话文所创作的大多数作品,缺乏传统文言文的洗练、典雅和特有的韵味,而中国港台地区,由于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较小,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比破更多些,因此,解放后,使我们感到,港台的文学作品,流行歌曲的歌词的语言更有中国传统诗词的语言的韵味,更加典雅,而大陆的文学作品和歌词的语言虽然更加容易为人们的理解,但是,缺少了中国传统文学古诗词语言的韵味。我国古诗词语言优美凝练,语言读起来韵味十足,更显典雅之气。在我国大量的古诗词作品中,有不少形式优美,语言洗练,意义容易理解,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背诵的古诗词。

二、对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作用

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积累,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国古诗词不仅韵味悠长,语言优美,颂咏古诗词是一种美的享受,而且,背诵古诗词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虽然,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是,通过背诵古诗词,也可以培养提高小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比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学生通过思考联想到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而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将抽象的人的感情,形象地比喻为深深的潭水,从而表达出了作者与朋友王伦之间的深厚情谊。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庐山瀑布的雄浑高悬。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虽然,小学生很难自己理解其中所表达的哲理,但是,经过导师的点播,小学生也是可以理解的。学生通过阅读背诵张继的千古名篇《枫桥夜泊》,学生通过感悟和想象,是能够感受到该诗所表达的诗人作为游子的愁绪的。我国古诗词中这样优美、富有哲理、委婉表达诗人感情的古诗词,比比皆是。

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国传统古诗词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辉煌历史的证明,也是文化遗产的实体,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解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是对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一个基本要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中国古诗词的兴趣是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与传统的重要途径。首先,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大量的古诗词中,包含着一种文学之美,要享受这种美,必须通过对古诗词进行阅读背诵,通过阅读和背诵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学,古诗词之美;其次,从小学生阶段就注意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的学习,能够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要做到自觉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必须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中国近代有一段时间,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十分的盛行,将中国包括古诗词的传统文化的价值几乎全盘的否定,这种民族虚无主义必然导致对民族的自我否定,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的泛滥,导致民族精神的崩塌。从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古诗词的喜爱,而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也适合对古诗词的背诵,这种对古诗词的兴趣的培养,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从而培养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从而能够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从而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继承。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对中国传统古诗词的兴趣,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植锷:古诗词意象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顾之川: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6(03).

[3]温秀珍:提高古诗词素养二法[J].名作欣赏,2007(19).

猜你喜欢

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古诗有意思》(全8册)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巧设“主问题” 赋予古诗词教学画面感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
猜诗词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突围
中国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