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养小镇开发模式初探

2018-04-22黄佩芝

当代旅游 2018年4期
关键词:开发模式开发策略内涵

黄佩芝

摘要:本文简要叙述了康养小镇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了康养小镇的开发模式,提出了康养小镇的开发策略,以期对我国康养小镇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康养小镇;内涵;开发模式;开发策略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极大的促进了旅游和康养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了我国城镇化进程。由此,特色旅游小城镇的建设成为当今城市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热门议题。如今,涵盖养老、养生、医疗、物联网、文化、体育、旅游等诸多业态的康养产业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成为备受国民关注的新兴产业,全国特色小镇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大量以康养为主题的旅游特色小镇正在出现,是契合当今旅游发展和城镇建设的有力载体。

一、康养小镇的内涵及特征

(一)康养小镇的内涵

康养小镇是指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以“健康”为小镇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的一种特色小镇。

首先,康养小镇将康养产业(生产)与生活、生态结合起来,对于养老功能,要高于养老院;对于养生功能要高于疗养院;对于养病功能,要高于医院。这是一种个性化、品质化、定制化服务产品和品牌。其次,融入文化和旅游,这种文化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休闲、康养、度假氛围,这种旅游可能以一种旅居的形式来体现,大多数论述认为,“康养小镇”与旅游关联紧密,目前来看,旅游是实现“康养小镇”导流的主要方法之一,一般来说,旅游元素一定会超过康养元素,这就需要增加文化修养、体育健康等休闲运动业态;最后,融入生态环境,乃至景区,有时还要融入乡村、田园、森林、湖泊和海滩等环境。

(二)康养小镇的特征

(1)生态环境较好

适宜创建发展康养小镇的地区,一般应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这是实现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如,生态康养的“六度理论”就对康养的生态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此,可依托良好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体验、度假养生、温泉水疗养生、森林养生、高山避暑养生、海岛避寒养生、湖泊养生、矿物质养生、田园养生等养生业态。

(2)产业特色鲜明

康养小镇的产业应该是以健康为主的,如养老产业、休闲农业产业、度假休闲、健康食品产业、体育产业等,这些产业都必须以健康为出发点,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拓展和延伸产业链。如,以农业产业为基础的康养,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主要以健康农产品、农业风光为基础和元素,或者是具有康养属性、为康养产业提供生产原材料的林、牧、渔业等融合业态,去满足消费者有关生态康养产品和体验的需要。如:果蔬种植、农业观光、乡村休闲等[1]

(3)功能明确

康养小镇不同于一般的小镇,它的功能性更强。以体育产业为例,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户外露营、户外体育运动、定向运动、养生運动、极限运动、传统体育运动、徒步旅行、探险等户外康体养生产品,推动体育、旅游、度假、健身、赛事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

(4)规模较大

因为康养小镇要将健康疗养、医疗美容、生态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体育运动、健康产品等业态聚合起来,且康养比较传统的观光休闲来说,需要更小的承载密度,才会让人有更大的舒适感,因此项目占地面积通常会比较大,投资金额高。

二、康养小镇的开发模式

(一)文化+康养模式

康养小镇的开发,需要深度挖掘当地独有的宗教、民俗、历史文化、长寿文化等,在旅游功能和旅游活动体现养生文化底蕴的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及现代生活方式,运用创意化的手段,打造利于养心的精神层面的旅游产品,通过具有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内部装饰、景观小品、环境设计、名称意象等方式,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使游客在开拓视野的同时,能够感悟文化、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如依托宗教资源,打造文化度假区、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打造国学体验基地等[2]

(二)生态+康养模式

以原生态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健康养生、休闲旅游为发展核心,重点建设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生态种植等健康产业,一般分布在生态休闲旅游景区或者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 即依托项目地良好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体验、度假养生、温泉水疗养生、森林养生、高山避暑养生、海岛避寒养生、湖泊养生、矿物质养生、田园养生等养生业态,打造休闲农庄、养生度假区、养生谷、温泉度假区、生态酒店/民宿等产品,形成生态养生健康小镇产业体系。

(三)度假产业+康养模式

居住养生是以健康养生为理念,以度假地产开发为主导而形成的一种健康养生方式。这种养生度假区向人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居住空间,更重要的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除建筑生态、环境良好、食品健康等特点外,它还提供全方位的康疗及养生设施及服务,并为人们提供冥想静思的空间与环境,达到在恬静的气氛中修身养性的目的,许多旅游区的度假别墅都属于这种模式。

(四)体育+康养模式

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将体育、旅游、度假、健身、赛事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户外露营、户外体育运动、定向运动、养生运动、极限运动、传统体育运动、徒步旅行、探险等户外康体养生产品,使人们通过合理的运动,达到康体健身的效果。

(五)医药+康养模式

康疗养生产品的构成主要是以中医、西医、营养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人体生理行为特征进行的以药物康复、药物治辽、针灸火罐等治疗方式为主要手段,配合一定的休闲活动进行的康复养生旅游产品,包括康体检查类产品。它是医疗旅游开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外,食疗养生也是现今康养方式中较为普及的一种形式。食疗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机体功能,用食物代替药物而使疾病得到治疗、使细胞恢复功能、使人体恢复健康的一种方法。以前的人通过食疗调理身体,现今的人通过食疗减肥、护肤、护发等。

(六)养老社区模式

有一定的环境资源,同时拥有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年群体,将医疗、气候、生态、康复、休闲等多种元素融入养老产业,发展康复疗养、旅居养老、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老年体育、老年教育、老年文化活动等业态,打造集养老居住、养老配套、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养老度假基地等综合开发项目,為老年人打造集养老居住、医疗护理、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养老小镇。带动护理、餐饮、医药、老年用品、金融、旅游、教育等多产业的共同发展[3]

三、康养小镇的开发策略

(一)因地制宜

首先根据自身特色,确定小镇开发类型。如,景区或景区周边有宗教文化基础,适合作宗教文化型康养小镇开发;有温泉这一核心资源,适合作温泉型康养小镇开发;有医药产业基础的适合作医养结合型康养小镇开发等等。

若无特色资源,可以植入相关特色与功能。对于无明显特色资源的小镇,要进入康养小镇开发,通过旅游的搬运功能进行特色植入。这类型一般仅适合长寿文化型、生态养生型,医养结合型或养老小镇型开发。如,长寿文化型前期需统计小镇长寿老人数量,如果数量较多,可渲染小镇的长寿概念,进行长寿文化型小镇开发;医养结合型需导入医药产业,形成医药种植产业链或形成医药产业园等,进行医养结合型小镇开发等。

(二)多元化开发

康养小镇必须强化健康养生养老主题,进行多元化开发。把“医养结合”作为发展康养产业的突破口,借鉴国外做法,逐步推广“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以健康养生、休闲养老度假

等健康产业为核心,进行休闲农业、医疗服务、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多功能开发,丰富产品和服务。

(三)系统化运营

立足于小镇自身特点,以市场化开发为主导,把经营、管理、运营三者结合,围绕着人、财、物三大要素进行有机系统化运作,确定项目的开发主体、开发模式、招商及运营模式等,形成系统高效的运营管理流程,推进健康产业链的高效发展,实现小镇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刘亚玲,李瑾,张越.镇安县云盖寺红豆杉康养小镇建设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2018,46(01):89-91.

[2]何莽.基于需求导向的康养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5(02):41-47.

[3]田园文旅热讯.探讨:康养小镇相关政策、开发路径、开发类型[EB/OL].www.sohu.com/a/225116861_100102855,2018-03-08.

猜你喜欢

开发模式开发策略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体验旅游开发ASEB分析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浅谈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与优化策略
邢台微营销市场前景与开发模式研究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