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2018-04-22朱宇钒王东秀黄菲

当代旅游 2018年4期

朱宇钒 王东秀 黄菲

摘要: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从化市北部与良口镇相连处,是经原林业部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十大森林公园之一,自建成以来,其独特的森林、水体、岛屿、生物等生态旅游资源,成为广州市民节假日造访的定向吸引力;本文通过分析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开展接待旅游活动与保护生态旅游资源之间存在的矛盾,研究保护性开发的有效手段,达到保护与开发相协调的最佳状况。

关键词:流溪河;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

一、历史背景

早在五、六十年代,党和国家老一辈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陶铸,郭沫若等曾先后到过这里观光。陈毅曾五游流溪河而不厌,并赋诗赞日:“评比岭南风物,景色此间多”。陶铸生前曾规划把这里建成“第二庐山”。胡耀邦还亲笔题写“流溪河森林公园”。不少中央、省、市领导亲临视察,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佳作。称赞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是北回归线上的一颗绿色明珠。

二、地理、气候与资源概况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州市郊区从化东北部,距广州93公里,交通便利,大广高速和105国道可以自驾直达;公园总面积8813公顷,其中1958年建成的流溪河水库,在旅游开发利用后,被称作“流溪湖”,面积1146公顷,蓄水量3.6亿立方米,水深约70米,起着蓄水发电、供应广州市60%市民饮用水、农田灌溉、滋养林木等作用,所以流溪河有着“广州市的母亲河”之称。这里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丰富,物种众多。年平均气温20.3℃,平均最高气温31.9℃,平均最低气温11.8℃。年降雨量平均2000毫米,由于山高林密,加上有湖光山色调节小气候,因而形成了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以湖光山色、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胜地。它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保健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公园。在碧波万顷的湖面上,分布着大小二十二个岛屿,如白玉镶翡。在公园的东南部,耸立着五指山、牛角山、鸡忱山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六座。其中鸡枕山海拔1146.7米,是公园内第一高峰。这里水中有山,山中有水,山水互抱,美如蓬莱仙境。烟雨时节,从山上望湖,远处之苍茫,烟波浩渺;近处水波不兴,浮光跃金。在湖上看湖,水天一色,碧波万顷。并且各类生态资源在不同季节呈现千姿百态的景观,令人流连忘返。园内设有山庄豪华别墅、中西式高中档客房7座共三百多个床位、餐厅一次性可容纳300多人就餐、大小会议室5个和歌舞厅、商场、山泉泳场等设施,有水上游乐、与猴同乐、彩弹野战、瑶旅族风情园、孔雀园、观鹿园、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等10个游乐项目,建立流溪彩虹、流溪香雪、珍稀植物园等12个人文景观,开辟南山瀑布,小漓江、翡翠群岛等13处自然景观。出产流溪茶、话梅、冬蜜等多种土特产品。公园内有被子植物134科401属819种。近年还引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00多种;有陆生脊椎动物24目61科158种,其中有白颈长尾雉、蟒蛇、金钱豹、穿山甲、白鹇等20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三、保護与开发的主要矛盾

(一)保护与开发现状

(1)公园内大部分林地保护完好,但别墅区建设在树林里并对游客开放,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破坏了森林的原始性,并影响地被植物的生长,客房产生的生活污水仅经过简单的处理便排放进入流溪湖,接待量越大,则污染越重。

(2)主体游览区游道的铺设用材大部分采用防腐木板,新铺装的木板能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和影响力,施工简单,对环境破坏小,但防腐木板极易受天气影响,暴晒和雨淋在从化地区是相当常见的,久而久之会导致木板老化开裂、腐朽,极易造成游客踏空摔伤的事故,据调查,防腐木板的平均可用寿命低于8年,之后必须得重新投入相当的人力和物力,二次或多次铺设都会对现状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3)水面交通方面,景区对部分狭窄的水面铺上浮桥,打造了另类游道带来的不同体验,且对流溪湖水体几乎没有影响;但从码头到其他岛屿的交通工具,景区选择了柴油版发动机的游船,这种交通工具的最大缺点就是噪音与油污污染。

(4)流溪湖周边居民众多,民房无一例外高于湖面,根据《广州市流溪河流域保护条例》:

第二十二条 流溪河流域水质应当符合水功能区划和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水务、环境保护、农业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流溪河流域专项整治或者联合开展综合整治,削减河道内源污染,控制点源和面源污染,修复水生态功能。

第二十八条:流溪河流域内生活污水处理率应当逐步提高,2020年年底前,流溪河流域内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应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应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第五十一条:流溪河流域河流生态修复应当采取合理配置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等综合措施,并做好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改善河流水质,提高水体自然净化和修复能力。

根据以上条例的规定,目前仍有多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便直排湖中,污水入湖区域水质明显差于其他地方,解决居民生活污染源已经成为保护水质的首要任务。

(二)主要矛盾的解决办法

(1)林下别墅区虽然在节假日能创收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从保护资源的角度出发,不如将别墅区恢复至开发前状态,减少人为污染源,并增加地被植物,防止雨期地表径流冲刷裸露地表土,同时也能相应减少由此带来的修复、维护等开支。

(2)既然无法解决众多周边居民搬迁的问题,那就应该针对各村寨排放情况,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分拣设施,更多地应用生物降解技术,确保流入流溪湖的水质达标。

(3)流溪湖沿岸裸露的赤壤土和风化砂石,在游客看来没能体现出美感,缺乏可观赏性,如果可以引进水生花卉,用软网加浮筒,上端固定在岸边,远岸端浮于水面,即便是水位升降都不会影响花卉植物对湖岸的造景,且每逢花期时节,也是一道可以吸引更多游客的风景。

(4)建议水面交通方式改为纯电驱动模式,一者没有直接污染,二者噪音小,再次还可以在游船顶上加装光伏发电板,闲时忙时都可以为电池组充电,节省了燃油费用的开支,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流溪河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情况进行了调查,找出了目前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及景区管理人员的重视,如能采用,对流溪河生态旅游资源而言,实属幸也!

参考文献:

[1]徐建英、吕一河,《保护区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从居民感知到景观评价.

[2]《广州市流溪河流域保护条例》.

[3]《绿色环保项目》50例;[加]Jamil Shariff肖洋译.

[4]张争胜,《广东地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