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陶瓷装饰艺术与社会需求之关系

2018-04-21胡涛

景德镇陶瓷 2018年1期
关键词:陶瓷装饰形式

胡涛

陶瓷的产生是为了解决人类日常生活所需的问题,陶瓷的发展也顺应因人类进步而对生活器具产生的新的需求。陶瓷从最初的天然无雕饰,到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逐渐创新的精美装饰,从最初的只为生活用具,到随着人类的审美情趣的变化而逐渐成为集生活功用和精神内涵于一体的工艺品,经历了漫长的几千年。陶瓷之所以能从单纯的用具逐渐升华为可供观赏的艺术品,是因为人类社会对陶瓷器具功能从只要满足日常生活所需逐渐提高到要满足精神所需、满足悦目所需而至。

今天,笔者想就陶瓷发展中的其中一部分“陶瓷装饰艺术与社会需求之关系”谈谈个人的见解。首先,想释说一下什么是“陶瓷装饰艺术”和略举一下传统的陶瓷装饰形式:

一、“装饰艺术”释义

“装饰”这个词在西方最早出现于17~18世纪,泛指艺术修饰;在中国最早出现于5~6世纪,指修饰、打扮,如《后汉书·梁鸿传》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女求作布衣麻履,织作筐绩之具。乃嫁,始装饰入门”。《辞源》对装饰的解释是“装者,藏也,饰者,物既成加以文采也。”指的是对器物表面添加纹饰、色彩以达到美化的目的。

“艺术”是“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运用,通过感受得到的形式展示出来的阶段性结果”。对于艺术,杜大恺先生在《牙说》中说:“艺术的目的在于实现审美,……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多样性”。

“装饰艺术”有人说是“使被装饰的主体得到合乎其功利要求的美化”。笔者个人的见解是:对需要呈现内涵的载体,利用各种工艺手段对其进行装饰,且以不同的艺术语言表达或社会、或个人所需表达的思想。

何谓“陶瓷装饰艺术”呢?将上述名词释义综合起来,总结为“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运用”,利用陶瓷工艺手段对陶瓷进行装饰,使陶瓷能“得到合乎其功利要求的美化”。此“合乎其功利要求的美化”,应该是既能让陶瓷艺术创作者充分表现自己的艺术主张、个性风格、思想情感,还能满足人民群众或生活、或精神的审美需求。

二、传统的陶瓷装饰形式

传统的陶瓷装饰形式有色釉装饰、雕刻装饰、彩绘装饰、综合装饰:①色釉装饰有单色釉、杂色釉(窑变釉、花釉)、结晶釉、裂纹釉等;②雕刻装饰有印(压)花、刻花、划花、剔花、雕花等;③彩绘装饰可在釉上、釉下、釉中进行,有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古彩、墨彩、墨彩描金、粉彩、新彩等;④综合装饰是指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装饰形式运用到同一件作品上,产生新的艺术效果的装饰形式。

其次,笔者还想谈一下社会对陶瓷“装饰内涵”和“装饰形式”之需。

陶瓷存在的价值是与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既可以作为国与国之间交流的“使者”,亦可作为民众的日常生活用品和艺术欣赏品。因此,人类社会对陶瓷装饰艺术的要求可大可小,既可为“大国之需”,又可为“民众之需”。由于“国家”和“民众”对陶瓷使用的目的不同,则对其“装饰内涵”和“装饰形式”的要求就会不同。这里,笔者想分两点阐述:

1、大国之需

陶瓷于国家来说是外交工具,对其“装饰内涵”和“装饰形式”的要求,是与外交对象相关的,要因外交对象的不同而异,其因素很多,由于篇幅所限就不一一细说。

陶瓷于国家还能作为政治宣传工具,因为陶瓷艺术与国画紧密相关,国画作为国家政治宣传工具的职能被移植到了瓷画上,当然多以壁画的形式呈现,比如景德镇的大街小巷、旅游景区都能看到宣传国家政策、宣传正能量、宣传民俗文化等陶瓷壁画。

陶瓷还可作为城市建设的宣传工具,这个是因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不同城市的建设理念而异的,不同城市的文化背景和建设理念决定了陶瓷“装饰内涵”和“装饰形式”的取向,当然以雕塑形式为多,比如从外埠进入景德镇城区的每个入口都有以“瓷文化”为主题的陶瓷雕塑。

2、民众之需(这里要分创作者和使用者)

陶瓷于创作者来说可以是释放情感的工具。陶瓷从泥到成品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创作者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欲抒发的思想情感来塑造器型、施加釉彩、描绘图画。当然,这样独具特色的作品要与民众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民众才会选择。

陶瓷于使用者来说:一要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不同的群体对陶瓷实用功能的要求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在造型、功能上能多样化,能解决使用者的日常生活问题;二要满足不同审美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精神向往的群体对陶瓷装饰之要求是不同的,这就要求陶瓷创作者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为,只有文化内涵各异,精神面貌多样,才能让不同的民众各取所需。

总之,陶瓷装饰艺术在中华民族走进新时代时,应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之向往的精神需求和对高品质现实生活的实用需求为主导。

中华民族已步入新的时代,生活在新时代的人们,对陶瓷装饰艺术的要求与以前大有不同,人们渴望在日常生活用品中注入新的内容,即新时代中的新思想、新风尚、新文化、新气象等,因此,满足新时代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新时代陶瓷创作者的工作目标。在这里,笔者想谈谈个人的两点想法:

1、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变化,我们可以把日用瓷陈设化。过去,我们的陶瓷分陈设瓷和日用瓷两大类:陈设瓷只为观赏用,追求精美;日用瓷只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种器具,追求实用。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比如,人们喜欢在户外活动,喜欢旅游。走出去,请进来,成为当今人们的生活常态。因此,人们对随身携带的和用来迎宾待客的日用品,就不只是要求实用了,而是需要在实用的基础上其能体现使用者个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品位。人们希望自己使用的瓷器既能解决生活所需,又能赏心悦目,在迎宾待客时能获得朋友们对自己精神修养的赞赏。所以,我们在创作日用瓷的时候,要考虑提升其精神内涵、提升其装饰品位。

2、对陶瓷装饰的形式不能局限于传统,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满足新时代人们对陶瓷装饰艺术的审美追求。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区分大众和个体,即要分别满足大众所需和个体要求。解决这个问题不难,陶瓷自古就有皇家用瓷和民间用瓷之别,自古就有外销和内销之别,我们有成功之经验可取。只不過我们现在还要区分民间不同层次群体之所需,因为,我们不仅要满足本地不同层次群体的需求,而且要满足全国、全世界不同群体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多学习异地、异国文化,多了解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的人们的想法,多借鉴异国、异地的艺术表现手法,多汲取其它艺术门类的经验。当然,我们不能一味迎合他人,而放弃自己的艺术主张。我们要在坚持自己艺术主张的同时,有选择性地满足与自己艺术主张相吻合的社会群体的需求,这也是艺术为何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因,这也是艺术为何会出现多门类、多风格的原因。

陶瓷,有社会需求,才会产生,才能存在。陶瓷装饰艺术有社会群体欣赏,才能获得艺术价值的认可。在以社会需求决定陶瓷存在价值,以社会群体的审美情趣决定陶瓷装饰艺术之艺术价值的社会关系中,对于陶瓷装饰艺术,笔者主张:创作者应博学多才,应深入社会,艺术表达手段要与时俱进,思想要顺应社会需求。不过,也要在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保持个性风格的同时,去满足民众或生活、或精神的需求。虽然陶瓷需要社会中的不同群体选择了才有存在的价值,但创作者们也不能因“利”完全放弃自己,迎合他人。

猜你喜欢

陶瓷装饰形式
趣图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DIY装饰沙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陶瓷艺术作品
DIY节日装饰家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
陶瓷鉴赏
百花园地中的装饰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