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段语文朗读教学的方法

2018-04-20陈卉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低年段优化方法朗读教学

陈卉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段朗读有这样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实际操作过程中,低年段的朗读教学往往流于形式,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难以真正提高低年段孩子的朗读水平。低年段朗读教学如何落到实处,教师应当进一步思考和探究,通过巧用资源激发兴趣、妙用示范指导学生、优化朗读教学环节设计、拓展朗读教学新领域等途径,探索优化朗读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 低年段;朗读教学;优化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段朗读有这样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实际操作过程中,低年段的朗读教学往往流于形式,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难以真正提高低年段孩子的朗读水平。低年段朗读教学如何落到实处,教师应当进一步思考和探究,探索优化朗读教学的方法。

一、低年段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时间不足

一节40分钟的语文课,学生的朗读时间本就不多。而低年级孩子对于教师课堂上的指令往往不能快速、高效地完成。遇到同伴合作时,他们甚至会因为分工不明确耽误大量的时间。这样一来,低年级孩子课上的朗读时间更是少得可怜。长此以往,低年段的朗读环节基本成了“走过场”。

(二)指导不当

笔者发现,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教师在朗读指导环节给予学生最常用的提示不外乎朗读时要注意停顿和重音,注意节奏,尽量做到有起有伏,要读出感情等。这些都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外在指导,学生能做的仅仅是刻板地复制和记住老师的话,努力使自己的朗读达到以上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不充分的指导和评价对学生的朗读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优化低年段朗读教学的方法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蕴藏情感的最佳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巧用资源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充分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学生逐渐养成从“要我读”转为“我要读”的良好朗读意识。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可以巧妙运用自己身边的资源,将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1.巧妙利用课文录音

播音员的朗读准确、规范、声情并茂,与之相配的情境音乐渲染出课文的意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课文融入感情基础,又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因此听课文录音,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能力,感受到声音的无穷魅力。

2.充分运用课文插图

一二年级的孩子思维发展以形象思维为主,故苏教版语文低年段的很多课文不仅充满童趣,教材中的插图更是精心挑选。因此,教师在朗读指导环节,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插图,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以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6课《谁的本领大》为例,课文插图鲜明地展现了两种状态的风和太阳,一种状态是他们各自竖起大拇指,骄傲地吹嘘自己的本领大;另一种状态是风和太阳都真诚地为对方竖起了大拇指,好像在夸赞、欣赏彼此的本领。这样的图片,生动有趣,孩子们可以清晰地看出风和太阳心理的变化,在读课文时便会不由自主地切换心情和语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类插图,带着学生一起探讨插图人物的心理、情绪等,将人物的对话演绎得更加生动。

(二)妙用示范指导学生

教师成功的示范朗读,是一种对学生更现实、更直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当学生遇到不易读准、难理解的字词句或学生情感把握不到位时,教师可以示范朗读。语文课堂中的朗读可以加强学生与教材的对话,是拉近学生与课文情感的重要桥梁。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情感,注重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为例,在朗读第2自然段泼水的场景时,学生始终没有读出欢乐、热闹的气氛。于是笔者先抓住“早早地”“早已”“互相追赶”“个个”等词语,引导学生在大脑中把握重点字词,接着通过自己的朗读帮助学生构建泼水的画面。

(三)优化朗读教学环节设计

小学低年段儿童的无意记忆仍占主导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导,并设计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学环节,使教学过程在学生心理上留下深刻印记。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说,想要切实有效地进行朗读指导,朗读教学环节的设计尤为重要。

基于低年段学生心理特点,结合班级学生朗读现状,笔者设计了以下朗读环节:

好的环节设计既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又保证了学生自由朗读的时间,给予学生更多表达的机会。结合学生朗读情况,教师再进一步给予学生切实有效的指导,层层深入,循序渐进,使学生读得扎实,读得高效。

当然,对于一些有趣的故事类文本,教師还可以设计让学生“演读”,在表演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人物的语言,体味故事的情境。这相比于前面提到的跟读、模仿读,很显然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要求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四)拓展朗读教学新领域

低年段孩子往往把学习当作一种游戏,学习活动本身是否有趣,成为他们学习的主要兴趣来源。因此,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笔者充分利用班级QQ群,开展了培养“小小播音员”活动,鼓励班级孩子每天将自己的课文朗读发在班级QQ群里,朗读的内容以近期学习的课文为主,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性地朗读已学课文。这样一来,每个孩子都有了展示自己朗读的机会,也能在群里欣赏、学习到班级其他孩子的朗读。在此基础上,笔者每天抽空听孩子的朗读,及时向家长提出建议和方法指导。然后教师每周评选出一名“小小播音员”,“小小播音员”有机会在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朗读,例如去学校的广播站录音,并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这样的活动形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

(五)“赏识评价”鼓励学生

低年级孩子的情感容易外露,容易转化,常受外界情境的支配,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生生评价在课堂中经常见到,但很多情况下,学生的关注点都是哪里读得不好,哪里读错了,很少能够说出优点是什么,而接受评价的学生如果总是听到负面的评价,久而久之容易丧失信心。所以教师在朗读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处处以人为本,不仅要用生动简明、赏识激励的阳光评价,更要引导和提醒学生在参与评价时多用“赏识性评价”,以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努力进步。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在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运用科学的方法,不断在实践中反思,以进一步优化朗读教学方法,为孩子朗读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2011.

[2]李莉.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意义及策略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9(2).

[3]樊爱霞.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有效措施探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4).

[4]魏超.徜徉于有声有色的语文教学之中——谈情感朗读的训练指导[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3).

责任编辑 邓 振

猜你喜欢

低年段优化方法朗读教学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农村初中英语朗读教学初探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查询优化方法研究 
灵活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
优化电力通信网运行方式
谈低年段学生书法兴趣的培养
低年段儿童“唱读”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低年段书法课激趣法宝之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