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让新乡贤回得来,待得下,干得好?

2018-04-20聂姚

新城乡 2018年3期
关键词:乡贤文化

聂姚

城市文明的挤占,让乡贤文化存活的土壤异常贫瘠。在此情境之下,有人不禁叩问“乡贤何在”?本刊记者经过多地调查发现,有的地方出现新乡贤“回归”现象,但在回归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政府如何引导乡贤回归?乡贤怎样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相应作用?新乡贤建设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关系?

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石龟寺村73岁的乡贤调解员吕祥杰在“乡贤评理堂”调解村民的矛盾纠纷

问题一:新乡贤如何回归?地方政府应该做什么?

2015年,浙江新闻客户端连续推出了《老家喊你回乡创业》系列报道,呼唤有志青年返乡创业。不过据常山县新昌乡黄塘村党支部书记廖红俊表示,虽然共有100多在外创业精英、公司企业老总揭下招贤榜,但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没招到。

记者梳理发现,当前新乡贤主要以离退休干部和退隐企业家为主,如何吸引离乡贤达人士从都市隐士变为新乡贤,还是个难题。地方政府可以将其纳入农村发展的系统工程中予以考虑,搭建平台,投入资金,并完善考核机制。乡贤文化在体制性建设时还需避免體制性弊端,以免其流于形式,或荒腔走板。

目前虽然呼吁乡贤回归,但很多地方目前并未设置相配套的具体规范和措施,在推进中难免会存在问题和隐患。

在四川省省委一号文件中,提出推行“岗编适度分离”新机制,但对于如果距离退休还有一段时间,回乡任职原职务是否保留、回乡后带动村社发展的目标任务等,需进一步细化。特别是闲置宅基地、农房等租赁优惠政策、回乡创新创业支持举措等,都要跟上。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文学平认为,任何地方都可能有乡贤存在,但却不一定有认可宣传乡贤的制度性措施,亦不一定有培育乡贤并让其充分发挥作用的途径。乡贤的自发形成是一回事,培育、用好乡贤,却是另外一回事。

问题二:新乡贤从哪些方面对乡村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认为,发展“新乡贤”文化,“能人”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不仅可以树立榜样,引领正确的价值观,还能够发挥其所长,带动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展。

湘西怀化辰溪县城郊乡炮台村年逾古稀的原党支部书记、老党员张远星,在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走出家乡,到外地经商。后他回到家乡,花费数百万积蓄,在当地流转了300多亩荒地种植红豆杉,不仅修复了家乡的生态环境,还带动了当地群众的就业,被村民们赞誉“好乡贤”。

被称之为“当代愚公”的刘吉传是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谢圩子村人。2005年,他从镇派出所辞职,变卖家产后再贷款,自筹资金50万元,在村东的马陵山中建造了一座可容20万立方水的水库,解决山下5个村的5000多亩土地和邻县江苏东海县农民土地的浇灌问题。他和妻子周学云在山上一住就是8年,坚持绿化荒山,在1100亩的山地上栽下了40多万棵树。2008年刘吉传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2013年被评为“山东十大好人”。

新乡贤参与治村的目的之一就是把村民培养成有知识、有能力的农村主人。新乡贤通过身体力行,把新的基层自治方式与现代新风气融入农村生活,在润物无声中影响群众的观念和看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能光依赖乡贤的力量来建设乡村,而是要让农民吸收乡贤的知识以及文化,内化成自身的力量,变成新时代的新农民,才能保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三:新乡贤建设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关系?

新乡贤建设是当代乡村治理的迫切任务,是实现村民自治的有力助推,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处理多方面的关系。

文化建设决非一朝一夕之事,久久为功。必须是要经历长时期沉淀下来的价值观念、制度风俗、行为模式和物质成果才能成为真正的文化。个别人的行为,不足以塑造出文化,短时间的群体行为,也不能成就文化。文化是长时期的群体行为的结果。时间跨度长,涉及的人员多,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异化,文学平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进行防备:

预防乡贤沦为乡愿。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于建嵘对本刊记者表示,作为乡贤,“贤德”是首位和基础。道德品质的问题,需要长时期才能认定,不能因为短期带来的作用被误推为“乡贤”,更要防止乡贤为了保住乡贤之美誉而沦落为“乡愿”。

预防乡贤沦为家族或宗派势力代言人。延续上千年的宗法制度使得家族观念在乡土中国显得根深蒂固。部分地区仍存在宗族势力,因此要谨防乡贤沦为宗族或宗派的代言人。

预防乡贤以德代法。乡贤有化解邻里纠纷之职责和功能,但乡贤未必对现代法律理念和法律制度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如果一味以自己熟悉的道德标准来判断邻里纠纷的是非曲直,以道德规则代替法律规则,这就有可能损害法治的实施。

预防乡贤滥用声誉而攫取资源。乡贤是得到公认的德行卓著之人。倘若有人利用自己的道德声誉,以其为掩护,非法攫取乡里的公共资源或侵占他人的合法利益,这样就不但不能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反而会败坏乡风乡俗。

新时代建构新乡贤文化,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乡村、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恢复乡贤文化、建立乡贤管理机制是解决今天农村问题的关键,积极探索推动乡贤壮大回乡制度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于乡贤组织的建立与管理,这样才能让乡贤回得来、待得下、干得好。

猜你喜欢

乡贤文化
打好“四张牌” 奏响乡贤“同心曲”
“蜀”润乡贤,“陶”享美好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让新乡贤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宋泽平:当代乡贤赋能乡村振兴
“人大代表+乡贤”助力乡村振兴
南安乡贤再发力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