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循证护理干预及施行意义研究

2018-04-20邢娜

医药前沿 2018年12期
关键词:血透病患循证

邢娜

(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透室 江苏 苏州215000)

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DDS)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者常见并发症,其属于精神以及在神经症状为一体的症候群[1]。

DDS在血液透析进行中或者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发生。文献指出[1],DDS发生率为3.40%~20.00%之间。和以往相比,我国临床护理理念发生了一定转变,循证护理在这种环境下营运而生。所谓循证护理,主要指的是以病患自身愿望以及现有资源为依据,提出护理问题、查找证据,合理运用证据,对病患开展临床护理。该护理方式在多种疾病的护理中均取得了满意效果。为了分析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循证护理干预及施行意义,本文对其进行全面探讨,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6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72例血透者为研究样本。病患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男患者42例,女患者30例。年龄区间为25.28~77.96岁,平均年龄为(46.28±10.22)岁。原发性疾病情况:高血压肾病22例,肾病综合征26例,痛风肾4例,糖尿病肾病19例,狼疮性肾炎1例。Cr为176~709μ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1~52ml/min.受试者均接受循证护理,受试者自愿接受实验调查,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案

1.2.1 检索、确定过程

(1)确定问题

了解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个人资料,确定DDS为影响血透的并发症之一。同时将影响患者血透以及远期生命质量相关问题视为研究课题。就发生机制来讲,发生可能和酸中毒纠正之后,氧离曲线向左偏移,引起脑缺氧有关联性,另外也和BUN、脑部组织反常性酸中毒等诸多代谢物质清除速度过快有一定关系。DDS一般存在于非急性肾衰、尿毒症以及急性肾衰BUN以及血Scr偏高者中[2],尤其在首次透析以及透析诱导期患者中。暂停透析者重新开始透析后,也会引起透析失衡,进而出现DDS。

(2)文献检索

收集“万方”“知网”“龙源”数据库中“核心期刊”项目,时间段选择2010年以后相关资料,找寻证据。邀请专家对数据的可靠性、公信度进行评价,获取研究证据。

(3)应用证据

利用上述资料,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全面探究出现DDS的原因,制定出针对性护理计划。

1.2.2 护理方案

(1)常规护理

患者在接受透析之前,应接受心理疏导。以消除不良心绪,护士为病患阐述治疗机理,缓解内心原理。确保病房内温度适宜,安放窗帘,避免外界光刺激以及声刺激。保证患者的休息品质。

(2)症状护理

轻度DDS:常规吸氧,若患者呕吐,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第一时间记录呕吐时间、性质,清除呕吐物,保证呼吸顺畅[3]。

中度DDS:常规吸氧,静注浓度为3%的氯化钠注射液40~60ml或者等剂量高渗葡糖溶液。也可使用20.0%甘露醇脱水,避免脑水肿。观察抽血后电解质变化,做好血压监测。

重度DDS:当病患出现意识不清、抽搐后。应第一时间平卧,并将缠好纱布的压舌板放在臼齿间侧,保护病患安全,在床边设立护栏,以防坠床。在必要情况下,注射镇静剂,后观察病患用药后情况,以免病情恶化。

(3)DDS预防措施

第一次接受血透治疗者以及血透诱导期者,可将高渗葡糖溶液加入到透析液中。也可以在透析后1h使用浓度为50.00%的葡糖注射液60~100ml,透析结束后使用3%氯化钠溶液40~60ml,对血液内溶质进行补充[4]。

第一次接受透析治疗者应开展诱导透析,透析时间为2h,血流量为200ml/min。以此为基础,第二次透析时间增加0.5h,血流量保持在200~220ml/min。第三次时间为3.5h, 血流量为200~250ml/min。逐步将时间增加到4h,血流量200~250ml/min。建议使用小面积透析器,持续透析3d。每周进行1~2次,每次3~4h。

透析前,完善准备工作;透析中,观察患者DDS情况、面色、神志、反应以及血压变化;透析后,对病患开展临床宣教,避免DDS。

低钠血症者应使用高钠透析液,避免DDS。最近几年,临床使用调钠透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DDS。

(4)饮食干预

处于诱导期间内,患者应严格控制水摄入量。具体为:水摄入量应以前一天尿液量为基础,增加500ml,氯化钠摄入量控制在5g/日,控制蛋白摄入,低脂饮食,以免血液内BUN含量急速上升。积极调整干体质量。透析期间内,体质量上升不应超过干体质量的4.00%~5.00%。避免透析过程中出现DDS。

1.3 统计学方法

实验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比循证护理干预前后DDS发生情况,计数资料开展χ2计算,当P<0.05,证实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见表。

表 病患干预前后1个月DDS发生率情况[n,%]

3.讨论

3.1 循证护理可全面促进护理学发展

循证护理的出现,全面解决了既往护理人员仅凭临床经验以及专业技术处理临床护理问题中出现的问题。护士应当养成严谨化、科学化的思维方式,除了重视循证证据之外,也要侧重临床实践,令整个护理过程变得更加科学、安全[5]。

3.2 循证护理能够促进最新科研成果在临床中应用

开展循证护理过程中,护士在寻找最新网络资讯以及期刊资料过程中,也应知晓现今护理理念,运用科研成果,及时修正既往护理方式,并将改良后的护理方案应用于临床。

3.3 循证护理能丰富护士知识储备量,提升科研水平

循证护理要求护士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丰富自身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护理任务。

3.4 循证护理为整体护理的有效延伸

当代护理理念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循证护理能以批判性、发散性思维,寻找出最佳的护理行为,进而对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患者以最小的成本,获取优质的临床服务,加速护理学发展,全面丰富有关学科内容。

本实验指出,对于接受血液透析者,开展循证护理,能全面降低DDS发生率,缓解患者内心不良心理,提升生活品质,值得进一步推广。

[1]李文茜,吴李莉,陈霞.循证护理干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9).112-113.

[2]郜建玲.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2):2096-2097.

[3]周秀华.循证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并发症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25):2306-2307.

[4]梁虹,吴煌福,李飞,等.循证护理干预对保护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35):99-102.

[5]黄瑞芬.循证护理对提高感染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9):813-814.

猜你喜欢

血透病患循证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循证护理》稿约
超声对规律血透患者造瘘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调节性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尿毒症血透患者的动态变化与临床意义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